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占卜>命理解析>

重陽節如何趨利避害

命理解析 閱讀(2.32W)

重陽節如何趨利避害呢?重陽的源頭,上可追溯至先秦以前。《呂氏春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那麼重陽節如何趨利避害呢?

重陽節如何趨利避害

重陽節如何趨利避害

另有一說: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fú xì:古代民俗,到水濱洗濯,洗去宿垢)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民俗:

祭九皇大帝:九皇大帝,是道教傳說的星神。九皇大帝為北斗七星星君(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加上左輔、右弼兩星君的合稱。北斗星的信仰分為兩支,一曰北斗星君、二曰九皇大帝。現代大陸和臺灣較盛行北斗星君的信仰。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則自當年泉州、漳州、潮州等地區傳入了祭祀九皇大帝之習風。傳說鬥姆元君乃北斗眾星之母也是斗極之母,化育九星,凡能在特定時日祭祀九星,可得消災清吉。道藏《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經》中,鬥母化現出北斗諸星,並向漢明帝說法,告知要在舊曆九月七年級到九月初九禮拜九皇大帝,可保四鄰無難、一家平安。其道統亦將北斗星君、南鬥星君、東鬥星君、西鬥星君、中鬥星君合稱九皇大帝祭祀。

  登高:自古民間就有在重陽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金秋九月天氣涼,此時登高遠眺有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陽糕: “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賞菊: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飲菊花酒:每逢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溼沾羅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佩茱萸:古代在九月九日這天,還風行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茱萸節。茱萸可入藥,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了。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稱為“辟邪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