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其他國學>

木版年畫的傳承,木版年畫現狀如何呢?

其他國學 閱讀(2.54W)

年畫是我們國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種民間藝術,而且很早就出現了,我們在古建築上看到的守門神很多就是一種年畫,而且是木版年畫。明清到時候,木版年畫特別火,反正幾乎每戶人家都會有。現在呢,就比較少見了。木版年畫的現狀如何,要怎樣傳承下去呢?

木版年畫的傳承,木版年畫現狀如何呢?

 木版年畫作為非物質性的活態遺產,因特異的人文和獨特的技藝而存在;它不只是一種客觀的學術物件,也是一種傳統的精神生活,更是一種文化生命。

我國的民間藝術燦如繁星,木版年畫無疑是其中最奪目的。木版年畫具有極高的人文價值和藝術價值。它蘊含的人文傳統之深厚、承載的資訊之密集,是其他民間美術難以企及的。從藝術價值上看,木版年畫遍佈全國各地,其地域風格多彩多姿,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此外,木版年畫與繪畫、雕版、民間文學戲劇交匯相融,也是其他民間文化無法比擬的。正因如此,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將木版年畫列為整個民間文化普查的第一個專項。

從藝術人類學的視角來看,木版年畫這項技藝包括歷史、地緣、生產、生活、民俗,還有年畫的分類、張貼、工具、材料、印刷過程、銷售以及畫店、藝人和傳承等多個方面。不能把年畫看作孤立的藝術現象,而要整體性考察各個產地的年畫與其歷史人文、自然環境、民俗生活以及地域心理的文化血緣等,把它作為一種文化學、人類學和美術學的研究物件。

對於木版年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學者團體與政府部門各有職責分工,前者做的是搶救,後者做的是保護。事實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概念帶有政府官方意味,對於學者來說它屬於“民間文化”。這兩個概念的區別體現在視角與訴求的差異。“民間文化”側重於將文化看作一個整體,但政府保護則強調必須把遺產專案化,這兩個概念角度不同,但目標一致。

民間文化走向學術化、精英化,是其在當代發展最突出的特點。古代民間技藝的傳承是自然形成,老百姓會用“泥人張”、“石刻趙”、“木雕黃”等名號來稱呼手藝高超的人,卻沒有“傳承人”之說。但置身於當前這樣的社會轉型期,要實現文化傳承,就需要認定傳承人。讓那些有傑出技藝的傳承人成為領軍人物,由他們把文化傳承下去。因此,需要傳承人也具有文化自覺意識,既要有手藝,也要有理論;既要熱愛自己的技藝,也要勤於整理技藝相關的文化,不斷提升自己。

傳統年畫隨著傳統習俗的改變和社會現代變革,出現了瀕危局面,傳統手工製作的木版年畫被機器膠印所取代,現代化的發展,使民居的建築格局也發生了極大改變,傳統年畫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正帶著昔日農耕社會田園牧歌的一抹餘輝,艱難地行走在仍在城市化著的鄉村以及城市中傳統文化愛好者和收藏家中間。僅能夠在天津楊柳青、河北武強、山東濰坊、河南朱仙鎮、四川綿竹、陝西鳳翔、福建漳州、廣東佛山、湖南灘頭等地僅存的年畫作坊看到這些尚存的年畫。中國政府已經啟動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傳統木版年畫也和許多其他瀕危的傳統民族民間藝術一樣,被列入了搶救和保護物件。

中國民協副、河南省文聯副夏挽群說:“木版年畫在農耕時期的民俗基礎已經消亡,人們已經不再張貼年畫,木版年畫已經從實用的年畫變為收藏的年畫。同時,現代人的審美傾向也在發生變化,如果木版年畫不能應世而變,不能適應當今時代和市場需求,就會逐漸萎縮、弱化甚至消亡,最後變成博物館裡的標本。”

木版年畫有其作為文化遺產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是不允許在商業化、市場化的過程中肆意改變的,否則就會喪失了其文化和歷史價值;但另一方面,今天傳統文化面臨著與當代社會相適應、相協調的問題,面臨著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的問題。如果簡單地拒絕市場化、商品化,非遺很可能會失去其現實的生命力。

小結: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年味越來越淡呢?就是因為有太多的傳統文化被我們拋棄了,我們只想著方便省事,導致過年都跟平時沒有太大差別,熱鬧是有的,味道卻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