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人物>

楊亦鳴

國學人物 閱讀(2.89W)

楊亦鳴

楊亦鳴

他是目前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6年,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頒給了他,以表彰他在神經語言學研究方面的成就,當年他還不到50歲。這是中國人文社科最高獎,前三屆頒給了王力、季羨林、俞敏等80歲以上的大師。他就是江蘇師範大學語言能力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楊亦鳴教授。

楊亦鳴開創的“透視分離法”被譽為“近代音研究的一項新方法”。然而,他的科研道路並未沿著傳統語言學的方向繼續發展。上世紀90年代初,楊亦鳴開始注意到國際語言學研究的轉向。自此,楊亦鳴和他的創新團隊將全部身心投入到這趟漫長的科研征程中。

①一個“拼命三郎”

作為長江學者,楊亦鳴教授仍然堅持在本科生的課堂上講授《語言學概論》。在這群大一新生眼中,他永遠穿著一身熨燙平整的白襯衫、西裝褲,一絲不苟,就像他對待學術的態度。

頂著一頭蓬鬆白髮走在校園裡的楊亦鳴甚是惹眼,除非走近細看,否則你不能瞧見隱匿其中的幾綹黑髮絲。如果你對楊亦鳴的工作強度稍加了解,恐怕就不會對他那一頭花白頭髮感到驚奇了。

據楊亦鳴的徒弟張強回憶,楊亦鳴為了“熬”一篇論文,曾經三天三夜在辦公室“閉關”研究。每當需要資料時,辦公室的門縫裡就會遞出一張小紙條,心領神會的徒弟們便將相應的文獻送進這間屋子。當第四天大門敞開時,桌上只有他啃了幾口的燒餅,而另外準備的盒飯仍摞在原處,一口未動。

這種“拼命三郎”的精神,正源於楊亦鳴對學科發展有著深切的責任感:“我們會踏踏實實做好學術,目標肯定是爭取做到中國最好的,為中國在世界上爭取自己獨有的學術地位。”神經語言學是一門全新的學科,存在太多未開發的領域,沒有可借鑑的經驗,需要做大量探索性的工作。而楊亦鳴自己就是一個標杆,儘管他總是說:“我算不上有遠見,我相信青年人會看得更遠。”

② 舊理論上蔓新枝

江蘇師範大學的語言學學科團隊是我國神經語言學的開拓者,自20世紀90年代初起即將語言學理論知識與神經科學等相結合,設立神經語言學研究方向,招收和培養國內首批神經語言學博士和碩士人才。目前學科研究涉及閱讀障礙,神經詞彙學,神經句法學,神經語音學,手語、口吃以及失語症等語言障礙的神經機制等,取得了高水平研究成果。

2008年,江蘇師範大學在原語言研究所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力量基礎上,成立了我國唯一獨立建制的語言科學學院,教育部副部長、時任國家語委主任郝平為學院揭牌,並指出“江蘇師範大學語言科學學院的成立是中國語言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2010年1月,學院發出一封寄往荷蘭的論文,4個月之後,這篇修改了5年之久的論文——《中英人群發展性閱讀障礙:從不同的語言中分離出閱讀障礙效應》被國際腦科學頂級期刊Brain(《腦》)刊登,Brain編輯部以“文章寫作和構思出眾,是本領域具有開創性的重要成果,作者應該為此成果而感到自豪”來評價這篇僅被改動兩處標點符號的處女作。這是國內第一篇發表在Brain雜誌上的語言學研究論文,論文發表後,2年內就被SCI期刊引用40多次。

文章的第一作者——該團隊的博士生胡偉,那年才31歲。

在楊亦鳴看來,年輕人“早日挑大擔”比什麼都迫切:“青年人做科研沒有劣勢,只有優勢,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從年輕時做起的,青年人應該知道這一點,只要做就會有優勢,不做才是劣勢。”

③ 小團隊有大力量

楊亦鳴教授的專著《語言的神經機制與語言理論研究》獲得了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十一五”之後,神經語言學研究小組又被遴選為江蘇省第一批科技創新團隊,“語言認知科學與文化藝術”學科獲批江蘇省優勢學科。

神經語言學屬於語言學、認知科學、腦科學、心理學、電腦科學、生物醫學等相關前沿交叉科學,科研時遇到的難題往往無從借鑑。這非常考驗個人及團隊的創新能力。

在學科草創之初,團隊裡的年輕人大多是文科背景,當時經費也十分緊張,沒有做實驗需要的磁共振裝置。他們跑遍徐州大小醫院,終於在一家醫院找到了合適的裝置。但是他們仍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自學物理知識,動手做反應按鍵盒,線上路上包裹防磁材料,製作可以放入磁體間的反光鏡、毛玻璃鏡框,說服被試者參加實驗。他們就是靠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從而收穫了大量寶貴的基礎資料,使後續研究得以前進。

2014年,神經語言學研究團隊承擔了由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舉辦的,以“語言能力與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為主題的首屆世界語言大會的主要籌備和策劃工作。同年6月,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以“‘多言多語’促進溝通”為題報道了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我國合作召開的世界語言大會。楊亦鳴帶領的科研團隊及其研究成果在大會中展露風采。

長路漫漫,上下求索,楊亦鳴和他的創新團隊以科研為信仰,以創新為靈魂,在新的起點上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