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海洋民族——京族傳統體育活動

風土人情 閱讀(2.4W)

每個民族節日都是生機勃勃的,畢竟節日的存在從某一個角度上來說,是為調節人們的生活服務的。而生命在於運動,人們在這些節日中所表現出來的活力,更為這些節日添了不少的喜慶氣息。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獨有的體育活動,像內蒙古的同胞們流行摔跤。那海洋民族——京族的傳統體育活動是什麼呢?游泳嗎?還是讓我們看下正文吧。

海洋民族——京族傳統體育活動

“捉活鴨”、“摸鴨蛋”
  京族漁民的民間體育運動與他們的海上生產有密切的聯絡,如“捉活鴨”這項體育活動,就較量參賽者的水性高低。每逢節日,京族青年自動組織起來,舉行“捉活鴨”比賽。他們先把一隻鴨放進海里,讓鴨游出一段距離,參賽選手們紛紛跳下海去抓鴨子。鴨在前面遊,選手們在後面追,哪個抓到鴨子哪個就是勝利者,就把這隻鴨獎給他。“摸鴨蛋”是將一些熟鴨蛋丟進海水裡,待鴨蛋已經沉到水底之後,參賽的選手們紛紛躍入海水中,潛到海底去摸鴨蛋,誰摸著誰得,得多者為勝。

跳竹槓、花棍舞
  “跳竹槓”是京族漁民慶豐收的舞蹈活動,其活動方式如下:將兩條長木槓平行排放,上放8條竹竿,分為4對。操竹竿者為8個男子,每邊4人,雙手拿竹竿,對面相向。

一鼓手有節奏地打著鼓點,操竹竿的人按鼓點節拍,敲一下木杆合一下竹竿,或是敲兩下木槓,合一下竹竿。青年女子便在竹竿之間跳躍,不能讓竹竿碰著腳,跳的方式為“單跳”和“雙跳”兩種。

“花棍舞”原是祭祀舞蹈,在哈節中才跳,由哈妹一人、二人或四人表演,在送神時驅趕野鬼。後來變為娛人舞蹈,其它節日也跳。舞蹈都穿白色長衫,表演時兩手各拿一條長約一尺多的木棍,木棍上纏著彩色花紙,先唱後舞。舞蹈以手腕繞花棍為主,動作變化較多。伴奏的鼓點越快,演員也越舞越快,給人一種豪放莊嚴的感覺。

頂頭
  民間俗稱“頂頭”是一種跪地以頭相觸推頂的遊戲。比賽雙方面對面地兩手撐地,雙膝貼地而跪,兩顆相觸,相互用力推頂著,如果雙方在體力上勢均力敵的話,賽一輪往往要十分鐘甚至二十分鐘,直到有一方被頂翻在地,才宣告結束一輪,要連續進行三輪然後才定勝負。勝者往往要敗者當眾表演一個節目,有時也有罰飲酒或喝清水的。如果被罰者仍不服輸,在受罰之後可以再重新比賽。

兒童遊戲
  京族兒童的遊戲樣式也頗多的。例如,以海上的彩貝為玩具開展的“捉貝”(相當於漢族的“捉子”)、“走田”(相當於漢族“豬仔褒”)、“趕狗佔窩”(即漢族的“趕狗”或“打狗”),還有一種盛行的“捉迷藏”,民間俗稱“黯雞估”。開始時大家圍成一圈,由領首的“小頭頭”隨意拿出一件物品(如大螺殼或彩貝之類),順序傳遞,迅速交接。傳遞物到誰的手上接不穩而掉了,誰就當“黯雞”,夥伴們就用一條毛巾把他的雙眼蒙牢,他就像一隻“盲眼”一樣,伸開雙手瞎撲,撲向夥伴們。誰要是逃避不及,就會被“黯雞”抓住,然後“黯雞”就摸被抓到的人的頭和腳,“估”(猜)他的姓名,如果“估”中了,就會換被抓到的人來當“黯雞”,否則,原來的“黯雞”就得當下去,等到抓著人,又猜中了,才能把毛巾解開,讓被猜中者去“黯雞”。遊戲就這樣反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