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錫伯族風俗,錫伯族服飾

風土人情 閱讀(7.18K)

錫伯族 --簡 介  


 

錫伯族風俗,錫伯族服飾


    錫伯族,現有人口十七萬餘人。主要分佈在新疆伊犁地區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和遼寧、吉林等省。錫伯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跟滿語很接近。錫伯族兼用漢、維吾爾、哈薩克語。錫伯文是民國36年(1947年)在滿文基礎上改變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錫伯族世居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紀中葉西遷至新疆察布查爾等地,現多數居住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霍城、鞏留等縣,在東北的瀋陽、開原、義縣、北鎮、新民、鳳城、扶余、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錫伯族人喜愛騎馬射箭。因而,錫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譽。他們能歌善舞,“東布林”是錫伯族特有的彈撥樂器。
   
    早期的錫伯族人世代以狩獵、捕魚為業,察爾查爾以種水稻為主經營農業,牧業也比較發達。

 
錫伯族 --歷 史  


     錫伯族史稱“席伯、西伯、席北”,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和遼寧省瀋陽、義縣、風城、吉林省扶余等地。錫伯族是古代鮮卑人的後裔。相傳鮮卑拓跋部於四世紀末葉進入黃河流域建立北魏政權,鮮卑最初遊牧於大興安嶺東麓,世代以狩獵、捕魚為生。16世紀編入蒙古“八旗”後,其社會組織發生了急劇變化,生產上轉入穩定的農業經濟。18世紀中葉,清政府為鞏固西北邊防,將部分錫伯族遷往新疆,爾後這些錫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開拓了自已的第二故鄉。但有少數鮮卑人沒有遠離故土,仍然居住在綽爾河、嫩江、松花江流域,這部分鮮卑人可能就是錫伯族的先民。 

 
錫伯族 --禮 儀  


     錫伯族過去在飲食上有許多必須遵守的規矩,比如經常食用的發麵餅,上桌時分天、地面,天面必須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擺在桌沿一邊。吃飯時不得坐門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飯桌、飯碗,或把筷子橫在碗上。全家進餐按長幼就座,以西為上,過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
   
    晚輩路上遇見長輩要問安並讓路;平輩見面要相互問好。客人來訪,兒媳要出來裝煙、倒茶,若裝煙、倒茶的與客人輩份相等,客人應起立或欠身雙手接;客人告別時,全家要出來送至大門口。
   
    錫伯人打圍有個古老的習俗,不論獵取的東西多少,所有參加者無論大小都是平均分配,即便過路人碰到分獵物時,也毫無例外地分得一份。不過,獵物的頭和蹄子應分給首先命中者,這是一種獎勵。錫伯人認為,獵物是大自然賜予大家的,不是屬於哪一個人的,不能獨用。
   
    錫伯人不光把打圍看成是取得食物的手段,同時還把這看成是一種團結和吉祥的象徵。 

 
錫伯族 --節 慶    


    錫伯族民間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每年農曆除夕前,家家都要殺豬宰羊,趕做各種年菜、年餅、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動手包餃子,正月七年級五更餃子下鍋;八年級要吃長壽麵。做長壽麵時先做好肉湯,然後將面另鍋煮熟,撈出過水,食用時加肉湯,象徵著送舊迎新。某些節日時間雖然與漢族相同,但過法卻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如“春節”、“端午節”、“元宵節”等,在過節形式上均與漢族有差別。
   
    新疆的錫伯族把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日定為西遷節,錫伯語稱“杜因拜專扎坤”。過西遷節時,家家吃魚,戶戶蒸肉,屆時還要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擺野餐。過去各家各戶都要製作麵醬(米順),盛入瓦缸中,作菜餚的調味品。
   
    懷親節:新疆錫伯族同胞稱為“杜音拜專扎坤”,是錫伯民族的西遷戍邊紀念日,因時間是農曆四月十八日,所以叫“四、一八節”。
   
    這是二百餘年來錫伯人民的傳統節日,紀念一部分錫伯族西遷祖國西北邊疆的伊犁地區,駐防戍邊的英雄業績。又有懷念親人之意。西遷官兵出征的前一天,西遷官兵及家屬與送行父老兄弟姐妹親戚故友齊集在太平寺“錫伯家廟”,共進了離別飯,共飲了離別酒,為戎裝西遷的同胞餞行。從此,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日,在錫伯村屯,都要在寺廟內拱灶,殺豬,吃高粱米飯,每戶都去當家人,進行聚餐,來紀念錫伯族西遷的歷史壯舉,暢敘保衛祖國西北邊疆的業績,緬懷離別的骨肉同胞。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燈節,也是錫伯族的“抹黑節”。這天家家掛燈籠,鑼鼓喧天,花炮齊鳴,高蹺、龍燈、秧歌隊扭上街頭。家家吃元宵(即“湯園”)。夜間點上元旦供神用殘燭,繞屋一週後還到倉庫房中照一照,以免盜竊之災。據傳說,這天“五穀之神”要下凡,人們這天互相往臉上抹黑,認為人們替五穀承受了黑禍,祈求五穀之神免掉莊稼的黑穗病。這一天,人們清早起來,把晚間準備好的抹黑布(抹鍋底灰)或氈片帶上,上街相互往臉上抹黑,也有成群結夥挨家串戶去抹黑。見到老年人,先請安,後跪一腿,再向老人額頭上抹一小黑點,以示尊敬。後來逐漸成為青年叔嫂、姐夫、小姨間的一種娛樂性的活動。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這一節日的“抹黑”已慢慢被移除了。
   
    正月二十五日,俗稱“填倉節”。農戶家家向糧倉焚香禮拜,插香於糧囤上,還用柴草灰在囤的周圍灑上灰圈,灑灰圈時還口唸著:“大囤滿,小囤流,今年豐收好年頭”。並在大門前灑上灰圈,藉以避邪。
   
    祭地節,是錫伯族的傳統節日每年春耕開始前選日進行。節日這一天,每家選擇一頭肥豬,在自家後院設定的祭壇上,先用清水澆豬身,家長燒香在豬身上晃三下,口唸著祝詞,面向西天行跪拜禮,祈求地神和天神保佑人畜兩旺,喜獲豐收。然後宰豬,將豬血灑在底墒鬃毛埋進土裡。在把豬頭煮成半熟品供在祭桌上。如果節日的這天或隔日下於,那麼這年就是豐收年吉兆。如果節日這天或隔日颳大風,那麼這年可能是災年的凶兆,就要到祈年樹下祭拜地神和天神,祈求消災滅難。
   
    搶千燭,錫伯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三日舉行。接前各家各戶開始準備做燭。燭是一種特殊的用面和清油做成,做好後送到指定的廟裡。燭的數量不限,然後有喇嘛將燭排好,廟裡做一隻特大的燭放在中間向著月亮,周圍是各家送的小燭象徵群星。有時小燭多達千餘多支。節日的早晨,喇嘛事先點燭祭祀,這時,人們已趕到廟裡。等到一聲令下宣佈搶燭開始,大家也不怕燭火燙手,經過激烈的爭搶,人們把搶得的面燭帶回家去,再做成烤麵餅,當天早晨食用,他們認為節日搶得面燭,家中無子會有子,有子的今後人丁回更加興旺。
   
    錫伯族祭星,是錫伯族傳統的節日,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七日舉行。節日這天,各家選一隻肥公羊,用水洗乾淨,宰後,在院中放一張桌子,把羊放在桌前,在再在院靠西屋的牆角放一小炕桌,在上面擺七根蠟燭,擺成北斗七星的樣子,然後點燃。又在院的西北牆上按北斗七星的位置錠好事先削好的七根木樁,在每根木樁上點燃一根蠟燭。將當晚煮好的羊腿供一夜,祈禱七星保佑。 

 
錫伯族 --婚 俗   


     錫伯族的婚姻,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的婚姻,由父母包辦,擇配講究“門當戶對”。錫伯族本姓禁止通婚。清代還有“旗民不交產,旗民不通婚”的禁令。在習慣上,“骨血正流可婚,骨血倒流禁婚”,即舅父的女兒可以嫁給姑母家的兒子,而姑母家的女兒不能嫁回舅父家與舅父的兒子結婚,五服之外不限。過去男女十七八歲結婚。還有一種招養老女婿的習慣,沒有獨生子的人家,為了養老送終,招女婿作為繼承人。
   
    婚禮前,女方家長要請位“送親婆”,他必須是兒女雙全,乾淨利落,善於辭令,同時又是屬相與新娘屬相不相剋的人,陪伴新娘去婆家,在禮儀上隨時地給新娘以指點,直到拜完“天地”為止。同樣,男方家也要請位“娶親婆”,她也得是和送親婆條件相同的長輩婦女,在新郎新娘拜完天地、雙親之後,接替“送親婆”的義務,照顧好新娘。
   
    錫伯族婦女認為離婚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如果姑娘出嫁後被丈夫“休掉”送回孃家,這對父母、本人都是極大的恥辱,在社會上也要受到責備。一旦夫妻不和睦,親友們極力從中說和調解,以免家庭破裂,經反覆調解,夫妻沒有和解的餘地時,才離婚。
   
    由於婦女的社會地位低,當家庭不和睦,夫妻感情破裂時,婦女無權得出離婚要求,而丈夫可隨意提出“休妻”。離婚後,丈夫將負擔女方一定時期的生活費用。以後各自另行擇偶,互不相干。
   
    再婚時的婚禮,如果有一方未婚,其結婚程式與一般成婚無差異;如果雙方都是二婚者,婚禮儀式從簡,只宴請一些近親好友祝賀成親之事。
   
    搶婚。這是錫伯族締結婚姻的一種古老方式。根據年代不同等原因,又有象徵搶婚、半硬性搶婚和硬性搶婚等不同方式。硬性搶婚常常是發生在下列某種情況:
   
    女方曾與男方相愛,之後女方又有新的戀人,或者是一位姑娘被幾個男青年同時求愛,都想娶這個姑娘為妻子。其中某個男青年為了捷足先登,便邀請至親好友幫助,採取得前搶親;有的在姑娘被搶走途中,又被另一夥搶親的幫夥攔劫,趁機搶走。
   
    有的男青年一直沒有姑娘與他相愛,由於年齡較大,便請族中親屬幫自己搶婚。但事先必須調查清楚女方必須是沒有相愛的人,年齡也要相仿。搶親的方式是先禮後兵,搶親前必須通知女方去搶親,在搶親隊伍出發時(黃昏時分),先派出先鋒三人去通知女方,之後就在女方門外監察女家動靜,採取應急措施。女方得信後,在夜深人靜,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只好倉惶應急。搶親的男青年如能抱著姑娘放置在馬背上,姑娘身體任何部位都沒有沾地,二人共乘一匹馬回來,這便是搶親的勝利。因為姑娘感到,這小夥子在重重包圍之中,在自己奮力抗拒下,竟能將自己搶回來,因而產生了敬佩愛慕之情。認為此人強悍有力,智勇雙全,是錫伯族青年中的能手、英雄,所以也就不再掙扎喊叫了。此時女方家長聽不到女兒的叫聲,知道女兒已經默許,也就不再追趕了。女子被搶到男家,徵得女方同意便立即舉行婚禮,招待親友。接著男方請人到女方家提親,經過討價還價之後,男方將聘金財禮送給女方家中,婚事便告結束。 
 
錫伯族 --服 飾  


     錫伯人的長袍,系大半截的長袍,底邊在膝下半尺許,袖口為馬蹄形,可以捲上,可以放下,下身穿的長褲,外加“套褲”(只有兩條褲腿,沒有褲襠和後腰),春秋穿的是“夾套褲”,冬季則穿“棉套褲”。
   
    錫伯族男子服裝喜用青、灰、蘭、棕等顏色,服飾與滿族旗裝樣式基本相同。為便於騎馬、勞動與操作,身穿左右開襟的長袍和短襖,上套坎肩,下著散腿長褲腿帶,扎腰帶,腰帶上經常掛上菸袋荷包,腳穿布靴,頭戴笠帽(夏)、氈帽(冬)或禮帽,當官的一般在長袍上套馬褂。
   
    婦女穿戴要講究些,大襟長袍要粘花邊或繡花寬邊,愛套穿坎肩,坎肩有對襟的,有大襟的,也貼花邊,長褲扎黑色腿帶,腳穿繡花鞋。少女與未婚姑娘,一條長辮,用各色“毛線”扎辮根,不剪頭髮簾,頭上、辮梢愛戴些花,耳戴金(銀)耳環,穿著淡雅漂亮的旗袍。右側腰部的衣兜口內,掖一條彩色手帕,一半露在兜外。腳穿繡花布鞋,顯示出青春的活力。媳婦的服飾與姑娘無大差別但比姑娘穿著要鮮豔。髮型也不同,媳婦梳的是“盤龍髻”,額前有“劉海”,腦後有“燕尾”,頭頂上烏髮蓬起,盤成髻形,日常生活中將辮梳成雙辮或兩“抓髻”,合起成為一個大“疙瘩髻”。頭髮抹頭油,沒有頭油的,用榆樹皮泡的水也粘稠光亮。面部可以塗粉,口可以塗口紅,可以染指甲等。頭部髻上插著金簪,腕上佩帶金(銀、玉)手鐲。
   
    上年紀的婦女出門時,手裡還要拿個菸袋,串門時互相裝煙進禮。

 
錫伯族 --飲 食  


     錫伯族大多數習慣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為主,過去食用高粱米居多。麵食以發麵餅為主,也吃饃饃麵條和韭菜合子、水餃等。受維吾爾族影響還吃抓飯和烤饢,喝麵茶、牛奶和奶茶。
   
    肉食來源主要依靠家庭飼養,多以牛、羊、豬肉為主。
   
    習慣製作各種醃菜。每年秋末,家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等切成細絲醃製鹹菜,當地稱之為“哈特混素吉”,有時可供全年食用。錫伯族還喜歡在夏季製作麵醬以調味。
   
    典型食品:錫伯族愛吃韭菜合子、南瓜包子等食品,還有:發麵餅,錫伯族常吃的主食;燉魚等。 

 
錫伯族 --建 築  


     錫伯族的庭院大小不等,有的面積三四畝,有的則七八畝。庭院都是南北長方形,四周都栽有各種樹木。庭院都用矮牆圍成,以防牲畜家禽進入。庭院一般都以住房為中心分成前後兩院。前院小、後院大,前院一般都種有果樹(蘋果、杏、桃、棗、葡萄等)和各種花卉。為防止家禽入院亂竄,大部分人家又把前院圍以幾十釐米的小矮牆,並安上小巧的木門。有些前院大者,把牛羊圈、草棚修在前院一角。在前院緊靠住房的旁邊,一般都搭上固定棚,安鍋灶,以便夏日天熱時做飯用餐。出口處一般設在前院。後院比較寬大,都種果樹、楊樹、榆樹、蔬菜、玉米等。大部分人家把牛羊圈、豬圈、雞窩、菜窖、停車場等修在後院。
   
    錫伯族的住房日益向磚木、鋼筋水泥結構相結合的房屋發展。過去的那種從清代遺留下來的人字形大屋頂房,已被淘汰。個別村莊只是作為文物保留。這種房屋的造型是從滿族學來的,它的造價較高,用工、用料較多。
   
    現在的住房,逐漸趨向磚木結構與“來蘭皮”結構相結合的房屋。有許多房屋,鋼窗、鋼門取代了木窗、木門。個別農戶還蓋了樓房。


錫伯族 --禁 忌  


     錫伯族人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製品;不許坐、踩或跨過衣帽、被、枕;穿過的褲子、鞋襪不能放高處;不許坐、踩鍋灶,也不許坐或站立在門檻上;不能在屋內吹口哨,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碟等;若大門口掛有紅布條或一束草,表示家有病人或產婦,外人不得入內。 
 
 
錫伯族 --宗 教  


     錫伯族過去信仰多神,主要供奉保佑家宅吉祥和子孫繁衍的神靈—“喜利媽媽”,將小弓箭、小靴子、小搖籃、銅錢,有條、背式骨(豬年的膝背骨)等物系在一條絲繩上,裝在低袋內,掛在室內西北牆角上,生男孩添放一張小弓箭,生女孩添放一條布條,增加一輩人,則添放一個背式骨。供奉“喜利媽媽”的古老傳統,直到現在黑龍江省一部分錫伯族農民家庭中遺傳下來。過去還有信仰薩滿族和喇嘛教的。農曆四月十八日是錫伯族紀念先民西遷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