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保安族習慣 保安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風土人情 閱讀(2.47W)

保安族是眾多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之一,主要是生活在中國的青海地區。因為信仰的原因,很多的民族特色文化,民族風俗都按照信仰來完成的。那麼關於保安族的習慣,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保安族習慣 保安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保安族信仰的伊斯蘭教,主要包括老教和新教兩個教派,屬於嘎底林耶派和伊合瓦尼派。各派在教律上基本一致。大約在清代早期,伊斯蘭教在我國西北地區的發展中出現了“門宦”。在保安族地區主要形成了崖頭門宦和高趙家門宦兩個門宦,都屬於嘎底林耶教派。

清真寺是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保安族穆斯林同樣也在清真寺舉行禮拜、講經宣教和從事宗教經堂教育、培養教職人員、舉行宗教活動等。保安族清真寺多為中國宮殿式古典建築,內設大殿、宣禮塔、沐浴室、教長室、經房及滿拉房。積石山縣內凡有穆斯林聚居的自然村都建有清真寺,保安族聚居的保安三莊都有自己本村的清真寺(梅坡寺、大墩寺和甘河灘寺)。保安族不分教派、不分門宦、不分民族都在同一個清真寺裡做禮拜,這是保安族宗教信仰的一個顯著特點。

保安族十分注重禮節,講究禮貌。相見時先說“賽倆目”(意為問候祝安)。保安族非常尊重長者,忌子女不孝,長幼無序。保安族人民熱情好客。客人到家,立即請到炕上,用最好的茶飯招待。先是倒茶,接著端上乾鮮果品、手抓羊肉、雞肉等食品,並再三揖讓,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感到高興。

保安族的婚姻習俗,為男娶女嫁及一夫一妻制。結婚之前的儀式,主要包括說親、下聘禮和送大禮等。送大禮時,保安族中還有女方的親房戶族分別請男方送禮人吃席的習俗,名曰“叫客”。叫客越多,越能顯示女方親房戶族多和彼此團結。女方接受大禮後,便商定舉行婚禮的日期。婚禮一般包括娶親、送親、鬧宴席場等程式。整個婚禮過程呈現喜慶的色彩,男女老少同樂,有“三天無大小”之說。婚禮大都選在伊斯蘭教的“主麻日”(星期五)舉行。按保安族的習俗,新娘三天不吃男方家的飯,以示父母對女兒的關懷和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

保安族喪葬習俗嚴格遵循著伊斯蘭教規定的“土葬”、“薄葬”和“速葬”的原則。一般早亡午葬,晚亡晨葬。“麥體”(即屍體)停留最多不超過一天。人去世後要請阿訇唸經,由本教阿訇或教徒中有名望的兩人給亡人“抓水”(洗屍)、“穿卡凡”(用白布裹屍),然後移入“塔卜”(清真寺內用的公共抬屍匣)。安葬時,亡者親屬要請阿訇在“麥咱”(墓地)誦讀《古蘭經》,親屬將亡人安葬於挖好的“拉海堤”(即墳墓西壁挖好的偏洞),堵好洞口,將土緩緩填人坑內,並向每人散發“海底耶”(施捨金),錢數根據家庭條件而不同。亡人的衣物,分送阿訇、親友及困難人,或遵遺囑送到別處,但亡者家屬不能留。葬後三天,家裡人還要去墓前悼念,以油香等食品分贈親友,以示對亡人的追悼。

小結:保安族人信仰伊斯蘭教,所以伊斯蘭教禁止的食物,當地人是基本不吃的。當地婚禮都是一夫一妻制度,保安族有很多古典的建築的清真寺,當地人是不吃豬肉,非常尊敬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