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揭祕及笄是什麼意思,及笄之年多少歲?

風土人情 閱讀(1.85W)

人的一生很短暫,青春時期更是稍縱即逝。男人尚好,很多男人越老越有魅力。女人就不同,年紀大了就成了“黃臉婆”了。古時候,每個年紀都有特定的年齡稱謂,女人最美好的時候應該就是“及笄”了。“及笄”是什麼意思,是指的多少歲呢?小編為你來解答。

揭祕及笄是什麼意思,及笄之年多少歲?

  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
  及笄,指女子可以盤發插替的年齡,一十五歲光景。笄,替子,以答結髮如成人,相當於男子之冠禮。古代女子已許婚者十五而替,三十而嫁;未許婚者,二十則笄。古時女子一般十五歲許婚,結髮上替。《禮記·內則》日:“女子十五有年而笄。”鄭玄注:“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說文》日:“答,首笄也。”是笄與答為同義詞,古時男女通用,後來分稱男子系發穿冠之物為答,女子固髻之物為笄,因而稱女子初結髮成髻之時為及笄。

女子的及笄之禮,與婚禮較為接近,其時以十五歲始,最遲也不過二十歲。因為上古時代以十五歲為女子適婚年齡,二十歲為成婚最遲的期限,而笄禮則行於許嫁之時。周制:“女子許嫁,笄而醛之,稱字。”注云:“許嫁,已受納徵禮也。笄女禮,猶冠男也,使主婦女賓執其禮。”《公羊傳》則說:“婦人許嫁,笄而字之,死則以成人之喪治之。”例如《左傳·禧公九年}):“秋七月乙酉,伯姬卒。”以成人禮治喪,就是一例。但女子年十五至二十,是應論婚之歲,雖未許嫁,亦可行笄禮。《禮記·雜記》則說:“女雖未許嫁,年二十而笄,禮之,婦人執其禮。”注云:“雖未許嫁,年二十亦為成人矣。禮之,酌以成之,言婦人執其禮,明非許嫁之笄。”賈公彥曰:許嫁笄,當使主婦對女賓執其禮,其儀如男子也,又許嫁者用醋禮之,不許嫁當用酒釀之,敬其早得禮。由此可見女子的“及笄”之禮與成年的關係,比婚姻更密切,故年在十五歲至二十歲之間,雖未受聘亦行笄禮。後世遂稱女子許嫁之年日及笄。

小結:十五歲左右的女生不需要任何裝扮,明眸皓齒,粉面桃花。小編作為一個“半老徐娘”,心裡苦,但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