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揭祕耳順之年是什麼意思,耳順代指什麼年紀

風土人情 閱讀(2W)

孩提時候最調皮,整天被父母在院子裡追著打。這個時候能給予我們最大安全感的就是爺爺奶奶。爺爺奶奶身上散發的是慈祥溫和的味道。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疼愛我們,也是因為他們到了人生的“耳順之年”。“耳順之年”是哪個階段的年齡稱謂呢?小編來為大家揭祕。

揭祕耳順之年是什麼意思,耳順代指什麼年紀

  耳順,亦稱作耳順之年,耳順的意思是聽得進不同的意見或是清楚理解聽到的話,也有解釋說聽別人言語就可以判斷是非真假。今用耳順或耳順之年指人到了六十歲的年齡,是六十歲的代稱。六十歲也可稱“花甲”、“杖鄉”(還鄉之年)。

成語出處:
  《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上文可譯作: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學有所成);四十歲時遇到事就不會迷惑;五十歲時懂得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清楚理解聽到的話);到了七十歲能達到順著心願做事,而不會超越社會所認同的規矩。

相關語錄:
  鄭玄注曰:“耳聞其言,而知其微旨。”是說聽人所言,能懂得隱涵於言辭之內微妙的意旨,言辭之外尚未說出的深意。鄭玄注義可說是最早的解釋了,具有相當的權威性。
  南北朝皇侃《論語義疏》引李充雲:“耳順者,聽先王之法言,則知先王之德行,從帝之則,莫逆於心。心與耳相從,故曰耳順也。”其說同鄭玄義。
  劉寶楠《論語正義》曰:“聞人之言,而知其微意,則知言之學,可知人也。”概括三家言,解釋的意義相同。俗話所說,聽人聽聲,鑼鼓聽音,能知曉話語之間的深刻涵義,不少聰明人都可以做得到,未必需要到六十了才修養達致這樣的境界。

小結:人一旦到了“耳順之年”,自然會淡泊平靜許多。雖然口中的話少了,但是心裡卻是越來越透亮。別看一些“耳順”的大爺大媽們整天悠哉地帶孫子,年輕時候可能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