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仡佬族建築都有哪些的特點

風土人情 閱讀(2.71W)

仡佬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是中國人口比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這個民族在中國存在的歷史,十分的悠久,他們擅長紡織、刺繡。那麼仡佬族的建築文化,你具體都瞭解多少,一起來了解仡佬族的民居文化吧!

仡佬族建築都有哪些的特點

仡佬族是貴州高原上最為古老的一個民族,有人認為它是“古夜郎”的後裔。仡佬族大多住在山區。民諺說:“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巖旮旯。”

仡佬族先民的民居形式,以“幹欄”為特色。見於《魏書·僚傳》:“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幹蘭’。”又見於《新唐書·南蠻傳》:“人樓居,梯而上,名為‘幹欄’。”《溪蠻叢笑》記:“仡佬所居不著地,雖酋長之富、屋宇之多,亦皆去地數尺,以巨木排比……杉葉覆屋。”《黔南苗蠻圖說》記仡佬“所居屋去地數尺,架以巨木,上覆杉葉。”

1949年以前,貧苦的仡佬族有住巖洞的,有在樹上搭棚巢居的,還有用小樹樹編成三角形的“千腳棚”,以及把“千腳棚”架在矮小土牆上的“塌塌房”。

一般仡佬族的住房,有木結構的“穿鬥房”,有石結構的石板房,還有茅草房。穿鬥房以木做樑架,厚木板裝鑲作壁。石板房用石築牆體,薄石板蓋屋頂。茅草房多以板築泥牆,屋頂蓋茅草;也有的木構架樑柱,用竹編為骨,外面塗泥做牆,屋頂蓋茅草為房。

民居建制,多為二層樓居建築。中間為堂屋,供祖先牌位及待客,無天花板及樓板。兩側為臥室及廚房,樓上設糧倉。畜欄稱“圈藏”,附於正房之後或左右兩端,略矮,忌與住房屋脊相接。院落格局,有三合院、四合院,正房兩端有耳房,左右側建廂房。

居屋通常為長三間五柱落腳結構。財力富裕者建長五間、不足者修獨間。大多數住房仿漢族房屋格局,為一列三間平房。中為堂屋,兩側為廂房,每間廂房又各隔為前後兩小間,用前一小間作廚房外,全用作臥室。前一臥室有一火炕,火坑裡終年薪火不絕,是家人每日就餐處。每天勞作完畢,全家男女老幼皆圍爐休息或閒談。親朋來往亦在火坑旁接待交談。堂屋與廂房之間均有門互通。堂屋正壁前置方桌一張。磨、桶、犁、簸、盆等常用器具亦多放於堂屋內。只有婚喪、祭祖時才在堂屋舉行。屋頂下安樓枕,上鋪籬笆,一般不住人,作堆放糧食用。屋前為平地,俗稱“院壩”,用作晾衣物、晒糧食、放雞鴨。院壩兩側各為牛、豬圈和堆放柴草的簡易房屋一間。與住房構成三合院。屋後或院壩前為菜圃,三合院四周多有桃、李、犁樹或竹叢。仡佬族住區大部地處貴州高原,山多平地少,古稱“跬步皆山”,可謂“開門見山”。

仡佬族分佈在不同的地域,不同地域的仡佬民居有著不同的特點。

居住在黔中一帶的仡佬族村民,其住房與附近的布依族和漢族“屯堡人”大同小異,多為石板房。

居住在黔西北一帶的仡佬族同胞,多住茅草房,茅草蓋得特別厚實、整齊,簷下收尾處精心編織造型各異的帶狀結,如同蓋瓦屋面的“封簷板”,有尚好的藝術效果,被人譽為“貧女巧梳頭”。

小結:仡佬族居住的房子,一般都是兩層,中間為廳堂,祭祀祖先和接待客人。當地一般都會,在自己家周圍圍上柵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