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盤點懸棺葬旅遊景點

風土人情 閱讀(6.92K)

在我國南方少數民族的傳承裡,有一種名為懸棺葬的喪葬習俗,是一種非常富有神祕氣息的民間習俗,而經過歷史的演變,民族之間的內部交流之後,這些懸棺葬的遺址有一部分已經成為了時下最熱門的旅遊景點,而近日,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懸棺葬的景點有哪些吧。

盤點懸棺葬旅遊景點

  天下奇蹟:雲南懸棺
  在雲南,今昭通地區沿金沙江、白水江、關河流域的懸棺不說是絕無僅有,肯定是分佈最多、最為集中的地區。就已知情況,鹽津縣的豆沙關、底坪、棺木巖、靈官巖,威信縣的瓦石、石洞、永善縣地黃華,不下10餘處;巖樁、巖墩、巖龕、巖溝、巖洞等各種懸棺葬的形式一應俱全。尤其是豆沙關懸棺,儲存最多、最完好,地勢最險峻,被學者稱為“上古遺存,天下奇蹟”,“懸棺博物館”。

  豆沙關懸棺在鹽津縣豆沙鄉石門村關河南岸的絕壁上,緊傍213國道。秦開“五尺道”、漢修南夷道、隋造偏樑橋閣、唐開石門道,都無一例外地選擇豆沙關作為人滇的門戶。“關津樞紐”,“南滇鎖鑰”,名不虛傳。關河北岸,“五尺道”貴跡、石門關古城堡、唐貞元十年御史中丞袁滋冊南詔題名摩崖,昭示著這裡曾有過人文蔚起的繁榮。關河南岸,削壁騰立,參天而起,高達四五百米,懸棺就存放於絕壁半腰一工方形巖坎內。20世紀30年代調查有棺40多具,此後,或墮落入關河,或被好奇者、居心叵測者破壞,今仍存有10餘具。遠眺,在清淡得近乎透明的天穹下,在沉重得勢將傾倒的絕壁的陰影中,屍棺累累,凌空懸置,確實會讓人生出許多難以言喻的思緒,臆想出許多神魔怪異的故事,難怪熊大人要苦苦祈告“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萬歲兮無厲無殃”。

  奇聞異事:僰人懸棺
  懸棺的主人,一般認為是春秋時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東北一帶的僰人人,故稱“僰人懸棺”。不過僰人在明末清初的時候,遭到了明朝官府的殺,並且對倖存下來的僰人進行強行教化。僰人為了掩藏自己的身份,並且他們逃亡到的地方也沒有條件讓他們舉行懸棺葬,而改為了靈魂葬,就是把代表先祖靈魂的碎片(好像是銅板)放到一個金屬筒裡,再把這個筒放到崖縫裡。而且僰人的後裔身份證上寫的是彝族。可靠嗎?1932年,幾位昭通籍的學人曾對豆沙關懸棺進行考察,據當時留下的考察文字,棺內遺體的骨較今人碩大,手足骨亦較粗壯,也較長,推測身高在1。8-1。9米間。棺木用整根原木鑿空成形,長約2米,高約50釐米,寬約41釐米,棺蓋厚約41釐米。按木質紋理,似為杉木,形制古樸。同樣在1932年前後,一位美國學者對威信長安的懸棺進行考察,也得出與周夢雲大致相同的認識。如此說來,“僰人人懸棺”應該成為結論了。

總結:關於懸棺葬還是有很多不被人所知道的祕密的,就好像上述所說的這兩個,就是因為它們的未知與不可思議才變得如此受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