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彝族三絃舞具體都有傳承意義?

風土人情 閱讀(1.65W)

彝族的三絃舞是族人們代代相傳的民族特色舞蹈文化,雖然現在不同的地區,可能舞蹈會有一些改變和差異,但是改變並不會特別大。那麼關於彝族三絃舞具體都有哪些傳承意義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彝族三絃舞具體都有傳承意義?

三絃舞是有很多種形式的,有分為大三絃,還有小三絃舞,這些都是完全不同的。三絃舞主要就是歡樂的時候所跳的舞蹈,平時休閒的時候跳的舞蹈。三絃舞的動作並不會特別多,簡單易學也是受歡迎的特點之一。

撒尼舞蹈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大三絃、跳叉、跳刀、跳鼓、跳霸王鞭、跳獅子、跳老虎和織麻舞等。最為著名、最為流行的就是跳大三絃,

也即“撒尼跳樂”。“撒尼跳樂”是彝族人民最為喜愛的歌舞,他們用“是人不跳樂,白來世上活;昕見三絃響,心喜腳板癢”來表達他們對大三絃舞的熱愛之情。

跳大三絃的基本動作是走三步踢兩腳,並以此為基礎不斷地變換隊形。所以又稱為三步樂或跳樂。三步樂又分慢三步樂和快三步樂。慢三步樂節奏緩慢,只用小三絃伴奏,適合中老年人跳。快三步樂基本形式是男子彈著大三絃,女子邊拍掌邊翩翩起舞,使用大三絃和竹笛伴奏,整個舞蹈節奏歡快,情緒熱烈,充分地表達出撒尼青年樂觀開朗、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深受彝族人民的喜愛,也為其他民族所欣賞。

石林地區的民族歌舞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名聞中外。彝族各支系的歌舞屬於典型的民族民間歌舞,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生活性,它源於生活、反映生活,充分地表達了彝族人民的情感。正因為如此,它也深受其他各族人民的喜愛,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彝族三絃舞被有關學者譽為遠古舞蹈的“活化石”,對研究舞蹈的起源與發展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對增強群體意識、民族團結有積極作用;對營造歡樂、熱烈氣氛有良好效果。上世紀六十年代,到莫斯科參加世界青年聯歡活動的撒尼青年在聯歡會上表演的彝族三絃舞轟動了整個聯歡會。近20年來許多國外遊客到石林旅遊時觀賞過大三絃舞蹈,因而在國際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絃舞是彝族從祖上流傳下來的舞蹈,這種舞蹈是屬於自愈性的,一般都是在晚上的時候伴隨著三絃琴一起跳。舞蹈的動作非常的有勁,動作非常的瀟灑自如,然後會有一些青年的女生和男生以前互訴情愫。

小結:三炫舞已經被列入了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當地的代表特色之一,當地人也有條大三絃舞蹈迎客。現今的彝族三絃舞已經非常的出名了,迎客舞已經逐漸的走向了全國,走到了國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