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東鄉族習俗,盤點東鄉族的風俗習慣

風土人情 閱讀(1.97W)

東鄉族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背景,其起源可追溯至13世紀20年代末,東鄉族文化是由多個名族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東鄉族中有一種無簷的帽子,其實就是來源於蒙古族的腦帽。多個民族文化的碰撞融合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別具一格的東鄉族文化,那麼,東鄉族的風俗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一起去了解下吧!

東鄉族習俗,盤點東鄉族的風俗習慣


  一、東鄉族食俗:
  東鄉人的基本飲食,以小麥、青稞、玉米和豆類、洋芋(馬鈴薯)為主食。通常人們的麵食種類有:“饅頭、麵條、油香等。最負盛名的“拉拾哈”(“拉麵”或“刀削麵”)、炸油香、“尕雞娃”和手抓羊肉等飲食為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其中吃“尕雞娃”很有講究,把整雞各部位分為13個等級,“雞尾”最珍貴,一般給席上的長者或尊貴客人吃。

東鄉族的飲食上喜吃飯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東鄉族每日三餐不離洋芋。洋芋既可當菜,又可當飯。煮、燒、烤、炒均可,特別是冬春二季。東鄉族還喜把青稞面,大麥面做成“鍋塌”或“瓊鍋饃”作為主食。

東鄉族熱情好客,以雞待客是東鄉人的傳統禮節。東鄉人在宴席上吃雞十分講究,通常把雞的各個部位分成13個等級,按輩分吃相應等級的部位。在13個部位中,雞尖(雞尾部)最為尊貴,一般只有席間主客和年長者才有資格享用。

東鄉族製作“棧羊”肉,獨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鍋上蒸“發子”,屠宰棧羊吃發子是東鄉族改善生活的一種形式,當地有句諺語說:“先來的發子比後來的肉香”。東鄉族還善於把棧羊肉製成清湯羊肉,美味可口,滋補營養,老少皆宜。

東鄉族人喜歡喝紫陽茶和細毛尖茶,一般每餐離不開茶,多數用蓋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壺的。蓋碗亦稱“三炮臺”,即由茶蓋、茶碗和底盤座組成。

(1)食俗:
  東鄉族聚居在中國西北部甘肅省境內,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主要為信仰宗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

東鄉族的日常飲食多為小麥、青稞、玉米、豆子、穀子、蕎麥、胡麻和沙甜肥大的“東鄉土豆”;“東鄉土豆”水少面飽,沙而甜,含澱粉量高,東鄉人常用土豆作點心、醋、粉條等多種食品,深受人民喜愛。

副食是鮮嫩醇香的“棧羊”、牛、雞、蛋、蔬菜和瓜果。他們一日三餐,飯菜合一、多原料合烹是其飲食的顯著特色。如青稞炒麵,拌胡麻煮的稠湯;嫩麥穗煮熟磨成長“麥索”,拌炒菜、油辣子、蒜泥合食;青稞、豆子混合磨粉,用酸漿水和勻做成麵疙瘩;麵粉攪成糊,加土豆丁和酸漿水製成的“散飯”;稠麵漿加韭菜、胡蘿蔔、鹹菜、蔥花、辣椒、蒜泥、酸漿水做的“攪團”;牛羊頭蹄湯加各種糧食煮成的“羅波弱粥”。

東鄉族飯食中也有單料單做的,如青稞發酵後蒸熟的“鍋塌”,硬麵團放在瓊鍋中焐熟的“瓊鍋饃”,發芽小麥磨漿夾在兩層薄餅中烙熟的“芽嘗”,小米麵用滾開水攪成糊狀在炕洞焐熟的“米麵窩窩”。由於許多糧食事前都要粉碎,所以東鄉族中每戶都有一副小石磨,相當精巧。

在日常飲食中,東鄉人特別偏愛土豆製品,幾乎餐餐不離。在時在炕火灰中焐,有時放在火上烤,有時加羊肉絲炒,有時煮爛用青稞面、酸菜、蒜泥拌吃,真是百變百吃不厭。

東鄉人一日三餐,都是盤腿坐在炕上圍著炕桌吃。東鄉族人吃飯時先敬老人動口品嚐,席間吃肉、喝飲時要先敬老人動口。婦女一般另席就餐。凡有客人到家,一定要讓客人在炕上的首位坐下(坐位以炕內靠牆的為首位),然後端上蓋碗茶、麵餅、麥索、辣子炒土豆等款待客人。

東鄉族的陪客習俗也很有特色,男客人由男主人招待。一般男主人在炕邊給客人添茶取飯,自己不坐也不吃,婦女一般避而不見;女客人由女主人招待,女主人可以陪同客人坐下一起吃。

在招待來客時,他們要侍立一旁,一再勸客人吃飽、喝好,這叫“伺客”,東鄉族伺客吃雞時有一種獨特的習俗--禮讓雞尖。“雞尖”是指雞的尾巴骨。一隻雞燉熟後要剁成13塊,即雞尖(雞尾)、胯子(兩塊)、大腿(兩塊)、勺勺肉(兩塊)、叉子骨(三塊)、翅膀(兩塊)、雞頭等十三塊,長輩吃大塊,小輩吃小塊,雞尖最為貴重,一般都獻給客人。

得到主人所敬“雞尖”的那位客人,不能立即吃掉“雞尖”,而是要待大家吃到最後時,再夾起“雞尖”,禮讓給自己認為有威望的人或同輩人。一般席間客人互相禮讓“雞尖”是常規客套程式,誰也不能隨便接受。要是那一位客人吃了“雞尖”,象徵他代表大家吃了席上的雞,說明他是主客,今天的雞是專為他的光臨而宰的,感到十分榮幸、自豪。

東鄉族的肉製品也是自成章法。如吃羊,全羊下鍋清煮;內臟(當地稱為“發子”)切碎盛於碗中,調進姜米、花椒、蔥花、細鹽,用籠蒸熟。進餐時,先上“發子”後上全羊,故有“先來的發子又後來的肉香”之說。待到上全羊時,要將各個部位(如脖子、肋條、前後腿、尾等)依次入席,使餐桌上樣樣俱全。煮過羊的湯,則加精肉少許和各種調料,最後端上,也是求“全”。

東鄉族的筵席也別具一格。每逢節慶,都要擺“古隆伊傑宴”,意為“吃麵食”。主要食品有炸油香、麻貼(油花小饅頭)、酥饊(大麻花)、仲卜拉(3公斤左右的白麵蒸饃)、拉拾哈(刀切面)、錕鍋子(果糖蛋奶餡料的發酵餅)、蕎麥煎餅、芽嘗、米麵窩窩等。客人來後全部上炕,主人負責招待而不陪吃。

開席前由德高望重的老人致頌詞,大家靜心恭聽,此為“告畢”;然後眾人邊吃邊議,山南海北地聊天,此為“論”。客人的食興與談興愈高,主人愈高興,說明飯菜精美,客人滿意,待客熱情。

東鄉族人在農閒時,往往十來個合得來的人有“打平夥”的習慣,即除一人作東不出錢外,其他人攤份子買只羊到東家連做帶吃。以後各家輪流作東。若是東家拿出自養的羊,過後折成錢糧由眾人分攤。東家做飯時,要另行準備油香、饅頭、蓋碗茶(八寶茶、紫陽茶、細毛尖茶均可),並將羊肉煮熟分割成胸、背、肋、前腿、後腿、尾巴六大塊,配搭成堆,人各一份;羊雜碎和脖子肉切碎煮湯後,也是人各一大碗,大夥吃不完的食物也可以帶回家。東家除一份肉、一碗湯外,還獨得羊皮。

進餐時,大家高高興興邊吃邊“論”,不論多長時間,東家都要招待到底。這種聚宴表現出東鄉族農民尋求友誼與支援的心理,以及平等合作、睦鄰敦親的願望。

東鄉族人喜歡喝綠茶。一般群眾每餐都離不開茶,多數用蓋碗泡茶,也有人喜歡用小茶壺泡茶。茶葉短缺時,人們還採些當地的一種乾草當茶葉。東鄉人把平時喝茶稱作“刮碗子”,其中的含義除了喝茶外,還有聊天的意思。

東鄉族的飲食禁忌與信仰宗教的其他民族基本相同。突出之處在於注重禮儀,例如來客,主人要率領全家成員出門迎候;敬茶端食均需雙手呈送;老人坐炕必居上方,老人未食,晚輩不可動筷;媳婦送菜必須躬身進出;晚輩不能當著老人的面抽菸,更不能在自家的老人面前喝酒。

(2)特色飲食:
  “麥索”是東鄉族風味食品,將還沒有完全成熟的青稞或大麥,摘下來蒸熟,用小石磨碾製成筷子頭大小的柱狀體,拌上大蒜、辣椒麵吃,獨具地方特色,是東鄉人用以待客的珍貴食品。有時也用油香、手抓羊肉、雞肉等待客。

“羅波粥”是一種特製的美味可口的肉粥,和回族人愛吃的肉油飯相類似,其作法是,在肉湯裡放入小麥、青稞、蠶豆、扁豆、玉米和肉絲,煮成糊狀即成,美味可口,若再泡上油香,就是東鄉族的上等佳餚。

二、婚戀習俗:
  東鄉族婚禮受宗教的影響,基本上由父母決定,男女青年不得謀面相談,大多通過媒人中間傳話。一般先由男方請媒人到女家說親,女方應允後,男方就要送“訂茶”做見面禮。之後便履行正式的訂婚手續,即送彩禮。屆時,由男方及其父親,叔伯、媒人、陪客共攜彩禮赴女家。彩禮分兩種:一種是茶葉、紅糖、糕點等,一是經媒人事先議訂的衣服,現金及耳墜、手鐲等。東鄉族有些山區還有訂婚送饅頭的習俗。男方家將當年收下的小麥磨成白麵蒸成饅頭,每個約1公斤,頂部預先抹點薑黃,用刀稍稍切開,蒸熟後,雪白的饅頭頂部如開黃花,預示親家來年五穀豐登。

婚禮當天,新郎與娶親隊伍來到女方家。請阿訇念結婚證詞。如此婚姻才被社會所承認。如有一方表示不願意,阿訇則不能強行念“尼卡”,婚約即為無效。到新郎家門前,新娘要由送親的兄弟抱下馬車進院子。親朋好友歡聚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賀。賓客中一人帶頭呼“哈利”,眾人和之,並按拍節擊掌或拍手臂,腿彎曲成騎馬的姿勢,左右轉圈。唱詞由賓客即興編唱,內容大多為新郎英俊,新娘美麗,夫妻恩愛,永不分離等讚美之詞。婚禮高潮期間,人們還戲謔性地將新郎的父親或叔伯等長輩臉上抹鍋黑,翻穿羊皮襖,腰繫鈴鐺,頭頂破帽,手腳象徵性地捆住,或是使之倒騎毛驢“亮相”,人們稱之為“戲公公”。

其它婚禮習俗,如新婚之夜鬧房砸枕頭。新婚之夜,戲鬧的小夥子們手持早已準備好的枕頭,朝炕角上蒙著面紗的新娘砸去,護衛新娘的女友們則組成一道防線,將砸過來的枕頭反砸過去,鬨笑呼叫,場面十分熱鬧。然後,女友們揭去新娘面紗向眾人“亮相”,並開啟箱籠,出示珍貴的嫁妝。至此,夜深人靜,新郎、新娘便進入洞房花燭的夢鄉。第二天晚飯,新娘則要下廚擀長面,稱“試刀面”,男方家則要請鄰里的老人來鑑賞新娘的茶飯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