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解讀婚禮習俗 拜高堂

風土人情 閱讀(2.22W)

掀蓋頭、跨火盆、拜高堂這些傳承了千年的婚禮儀式,沒結過婚,各位一定也有參加過很多次婚禮了吧。今天的結婚大全,各位朋友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中國古代傳統婚禮習俗,瞭解一下中國的偉大婚俗文化吧。

解讀婚禮習俗 拜高堂

  “堂”這個字,《說文解字》是這麼解釋的:“堂,殿也。”也就是說,在最初,堂和殿是一碼事兒。

但隨著封建社會出現,帝王越來越高貴,連字眼都要有專用的,所以從唐代之後,殿專門指帝王的居所,和堂就區別開了。

老百姓住的屋子,有堂屋,就是正房。

“高堂”這個詞裡的“堂”,指的是內堂。

內堂是什麼地方呢?是父母的居所。過去的習慣,是要到父母的居處去問安,問候尊長的起居——您今天怎麼樣?

是不是挺好的?至於這個“高”字,有一種解釋說,是因為要在高大的廳堂裡拜見父母;

而另一種說法認為,“高”字表示一種尊敬之意。

不管怎麼解釋,“高堂”本來是指一種處所,是顯示父母之尊的地方,所以久而久之,就引申為父母的代稱了。

“堂”這個字,經常被引申為母親的代稱。比如剛才說到的內堂,有時就專門指代母親。

還有一種文雅的稱呼“萱堂”,也是對母親的敬稱。

這個詞出自《詩經·衛風》中的一句詩,大意是說,要在北堂種上萱草。

什麼是萱草呢?說起它的另外一個名字,大家肯定熟悉,就是忘憂草。

也就是說,古人認為在北堂種萱草,可以忘憂。

那麼這個“北堂”是指哪裡呢?

一般就是母親所住的屋子。所以人們就用“萱堂”來指代母親的居所,引申為母親的代稱了。

做兒女的,在外面不管有多少愁怨,回到家裡,吃幾口母親做的飯菜,和她發幾句牢騷,什麼事兒都放下了——母親就是兒女的忘憂草。

中國傳統婚禮習俗源於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歷史積,喜慶吉祥成為中國式婚禮上的主旨。

那麼古代中國結婚有什麼習俗呢?
  一、三書
  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分別是“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

“禮書”——禮物清單,當中詳列禮物種類及數量,過大禮時交換;

“迎書”——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二、六禮
  是指由求親、說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續。

分別為“納采”——俗稱說媒,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

“問名”——俗稱合八字,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納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議定;

“納徵”——又稱過大禮,男方選定吉日到女方家舉行訂婚大禮;

“請期”——擇吉日完婚,舊時選擇吉日一般多為雙月雙日,不喜選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選六是因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緣;十一月則隱含不盡之意。

“親迎”——婚禮當天,男方帶迎書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三、安床
  在婚禮前數天,選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將被褥,床單鋪好,再鋪上龍鳳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貴子。

抬床的人、鋪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齊全、婚姻和睦、兒女成雙,自然是希望這樣的人能給新人帶來好運。

四、嫁妝
  女方家裡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嫁妝最遲在婚禮前一天送至夫家。

嫁妝除了衣服飾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徵好兆頭的東西,如:剪刀,寓意胡蝶雙飛;

痰盂,又稱子孫桶;花瓶,寓意花開富貴;

鞋,寓意白頭偕老;尺,寓意良田萬頃等等。當然各地的風俗和講究都不一樣。

五、上頭
  男女雙方都要進行的婚前儀式。也是擇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頭婆梳頭,一面梳,一面要大聲說: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上頭”是一個非常講究的儀式。梳頭要用新梳子,助“上頭”的人必須是“全福之人”,即這人是六親皆全,兒女滿堂之人。

六、撐紅傘
  迎親的當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攙扶中孃家門,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頭頂撐開一把紅傘,意為“開枝散葉”,並向天空及傘頂撒米。

七、換庚譜
  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換家譜,作為定親的憑據。媒人提親後,如男女的時晨八字沒有相沖,雙方就會換庚譜。

八、過文定,過大禮
  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帶著一些禮品到女家,禮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禮等,並正式奉上聘書。

“過文定”舉行後,就會舉行“過大禮”的儀式,這是訂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儀式;

因為這儀式過後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約。跟“過文定”一樣,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帶同聘金和各種禮品到女家;

而女家亦會準備回禮禮品。禮品皆是均雙數以取其“好事成雙”之意。

九、哭嫁
  據《禮記》記載“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在古時,因為交通沒有現代的方便,女兒出嫁後,就很難有機會可以見到家人。

而事實上,出嫁後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樣,隨時可以返回孃家探望家人的,回孃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

此外也有以下的說法:說哭嫁是源自古時婦女不能擁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們會用哭嫁的歌聲,來控訴古時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十、蓋頭
  娘子通常會以一邊長三尺的正方形紅圍巾蒙在頭上,這紅色的圍巾稱為叫“蓋巾”,俗稱紅蓋頭。

通常是男掀女的紅蓋頭。對於蓋頭這種婚俗,一般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說蓋頭是為了遮羞;

而另一種說法是說源自於古代的掠奪婚,表示新娘子蒙上蓋頭後就永遠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十一、迎親
  古代婚配時,男方必須去迎親。“親迎”是六禮中最隆重的禮節。

沒有迎親的新郎,就沒有出嫁的新娘。古代親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車的,比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轎去迎親。抬轎的人必須身體強壯,遇上別人家的花轎,絕對不可以與他們碰頭,必須繞著走。

迎親回來時,還要找一條路回去,以取不會走回頭路之意。

如果途中經過廟,祠,墳,井、河等處,必須由男方娶親的人手張紅氈子將花轎遮著,作為“避邪”的意思。

如果在途中遇見出殯的隊伍,迎親的人會說“今天吉祥,遇上寶財!”因為棺材的諧音為“觀財”,亦即看到財寶的意思,這樣說主要是為了圖個吉利。

小結:現代中國的婚禮結合了中國傳統以及受西方影響的元素已經比較簡單化了,沒有之前那樣繁瑣了。雖然古代人的結婚方式比較繁瑣,但是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