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民間工藝>

牛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民間工藝 閱讀(1.33W)

我們中華56個名族,因為文化的差異所以他們有很多屬於他們自己的節日,比如接下來小編要說的牛王節。在節日大全中記載牛王節是較為特殊的一個節日,為什麼說它特殊呢?因為它是因地區不同風俗和節日都是不同的。詳細瞭解和小編來看看吧!

牛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牛王節是許多民族群眾的傳統節日,節日內容一般都是體現對牛的崇敬和感謝,時間各有不同。仡佬族牛王節為農曆十月一日,土家族、布依族、壯族、侗族、瑤族牛王節為農曆四月初八。

牛王節“又稱之為”敬牛王菩薩“或”祭牛王“。每到這一天,當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殺雞備酒,點香燃燭燒紙線,在牛廄門前敬牛王菩薩,祈願它保佑耕牛身軀健壯,無病無災。牛王節是仡佬族民間特有的節日,在農曆十月七年級。每到這一天,當地的仡佬族殺雞、備酒、敬奉牛王菩薩,祈願牛王保佑耕牛體魄健壯,凡養牛戶屆時都要讓耕牛休息,用最好的飼料喂牛,還要用上等糯米打兩個粑粑分別掛在牛的兩隻角上,把牛牽到水邊,讓牛”照鏡子“,使它興高采烈,然後取下粑粑喂牛。據仡佬族才人說,這一天是為牛做壽,酬謝耕牛對仡佬人民所作的貢獻。養牛人的家,到了這一天都要停止使役,讓牛在家休息,並把牛廄收拾得乾乾淨淨,墊上厚厚的軟草,用最好的牧草和飼料喂牛。同時,還要用上等糯米打兩個餈粑,分別掛在牛的兩隻角上,再把牛牽到水邊,讓它從水中照見自己的影子。然後取下餈粑,給牛吃掉,說這是替牛祝壽。有的地方,還要放一串鞭炮,給牛披紅掛綵,表示祝賀。沒有養牛的人家,也要備辦酒、肉、香、燭、紙線,到自家的田或土邊祭祀牛王菩薩,祈求它保佑自己早日買上耕牛,或租借別人的耕牛使用時順順當當,乖乖地聽他使喚,耕起地來又快又好。

相關傳說一
  據民間故事《牛王節》記載:”以前布依族種水稻是把種子撒在沼澤地、河水邊和溝水邊,由它自己長,莊稼長得不好。後來用牛耕田耙地,同時用牛糞作肥料,莊稼越長越好。為此,自古以來布依族人民愛牛如愛寶,與牛相依為伴。四月八這天,均在不同的地域,採取不同形式的活動,歌頌為布依族農耕稻作做出巨大貢獻的牛“ 。故由此得名。

來源傳說二
  傳說天湖旁有一頭因犯天條被玉帝罰下凡間受罪的,它被土家族青年捨命渡天湖的精神所感動。一天深夜,它潛水偷渡過天湖,進入仙谷田裡一陣亂滾,讓身上粘滿了穀粒,但在潛回時身上的仙谷被水沖走了。幸好,鼻子尖尖上和耳朵裡還有幾十粒仙谷沒被沖走,它把谷種送給了當地的土家族、苗族人。從此土、苗人民有了谷種,年年五穀豐登,過上了好日子。但卻因身受重傷和苦累,死於農曆四月初八,土、苗人非常悲哀,他們將按照安葬土、苗老人的儀式進行了厚葬。並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八日這天,給所有的牛披紅掛綵,用最最隆重的禮儀來祭奠。由此形成了”牛王節“。

相傳很久以前,居住在這裡的土家族、苗族人民都靠捕獵野獸和採摘野果度日,長年身受飢餓的威脅。寨子旁邊有一個天湖,據說天湖那邊種有金燦燦的仙谷,人們對於能吃到天湖那邊的仙穀米非常向往。但天湖深而無際,波濤洶湧,無法渡過。為了生存,一些年輕人冒著生命危險,紮起木排想渡過天湖去盜仙谷,可總是一去不歸,葬身湖底……土家山寨的強壯小夥子越來越少,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孤寡年幼者,只能在飢餓和野獸的威脅中苦苦掙扎。

來源傳說三
  唐末宋初,老百姓為逃避戰亂搬遷到這裡依山建起房屋。由於耕牛力大,耕種莊稼十分賣力,人們便在山腰上修建了牛王廟進行祭拜。清初,有一年農曆三月十八,白蓮教組織教徒攻打大力寨時,戰馬患上瘟疫,村民們認為這是牛王菩薩暗中相助,遂開始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十八這天,舉行為期3天的”牛王會“。如今,祭拜牛王的程式簡化,已經演變成人們開展民俗活動與交流的形式,並延伸為公雞交易盛會。

小結:以上就是牛王節的資料,更多請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