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建築民居>

女兒節的別稱叫什麼,鬥牛節確定不是鬥牛舞?

建築民居 閱讀(8.84K)

關於女兒節的傳說,可能我們很多朋友並不是很瞭解,這個節日來源於日本,在中國廣元是很盛行的,但是其他有些地方是根本不知道這個節日的,或者說在他們那個國家,女兒節是叫別的名字的,那麼女兒節又叫什麼呢?

女兒節的別稱叫什麼,鬥牛節確定不是鬥牛舞?

  女兒節的別稱
  女兒節又稱“鬥牛節”。
農曆四月初八,湖南江永縣各村寨未出嫁的瑤族姑娘,相約到風景優美的山林或泉水邊野餐。每人帶幾樣食品,必須在家中煮熟或在火中煨烤便可食用的。

其中幾樣必不可少:一是花蛋,煮熟,在蛋殼上繪上自己設計的織花邊的圖案;一是花餈粑,在糯米餈粑的一邊刻上繡荷包的花樣,每個餈粑的花樣不能重複,帶多少個餈粑則不論;一是花糖,蜂蜜與熟米粉製成,用黑、白兩色芝麻鑲上各種頭巾圖案。這三樣不必人人都做,但一群聚餐的姑娘中必須三樣都有,爭奇鬥豔,稱為“鬥牛”,父母兄嫂必須支援,但不能代勞,必須姑娘自己動手製作。姑娘們這一天穿上節日盛裝,帶上“三花”食品和其他食品到野餐地點說笑打鬧,追逐嬉戲。姑娘“鬥牛”不許小夥子偷看。只要姑娘們發現小夥子並喊出他的名字,小夥子就得乖乖受罰,為姑娘們撿柴燒火、煨烤食品、尋找野果、採摘山花,不能逃跑。如逃跑,為姑娘們傳出去,就受到恥笑,難再得到姑娘的青睞。

3月3日是日本傳統的女兒節。每逢此時,有女孩的人家都會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長。

女兒節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在日語裡的被稱作“雛祭”.又因為舊曆3月3日是桃花盛開的時節,因此又有“桃花節”的叫法。很多日本人認為,女兒節源自中國,在融合了日本本土文化之後才形成了今天的節日。

據日本史料記載,在8世紀的平安時代,京都(當時日本的中心)的上流宮廷貴族女子間已經盛行在人偶身上換穿衣服的遊戲,後來又出現了向河水中投放人偶以求吉祥的習俗。到了江戶時期,幕府正式將每年的3月3日定為女兒節,每到這一天,日本民間都會舉行盛大的慶典,祈願女孩們健康成長。

擺放人偶是女兒節的最大特徵,這些身穿錦衣的宮裝人偶以精美華麗和做工細膩著稱。女兒節人偶的擺放非常講究,在特製的雛壇上,一般為3層、5層和7層等奇數排列。一個標準的人偶雛壇的頂層為“天子與太后”,以下各層可根據需要配以三女官、負責奏樂的五雛童、侍從以及聽差等。在擺放人偶的同時,還要輔以“桃花、燈籠、梳妝檯、日用品”等裝飾,一些地方的習慣中還會放上白酒和菱餅等食品。

在女兒節擺放的人偶很多是長輩贈送的,在過去,它甚至成為女性出嫁時重要的嫁妝。如今,外公外婆通常會事先準備好紅包,讓年輕夫婦們按照自己的意願選購人偶。女兒節的人偶一般在3月3日之前數日開始擺放,結束後則要及時收藏起來留待來年再用。據說,一旦人偶擺放時間過長,將會影響女兒的婚嫁。

女兒節在日本還被叫做人偶節,就是日本人說的雛祭也是女兒節,其實女兒節也是特別有意義的一個節日,想要更多的瞭解女兒節,關注我們網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