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建築民居>

什麼是壓歲錢壓誰錢

建築民居 閱讀(3.02W)

作為一個除夕風俗,壓歲錢一直在小孩子的童年裡擔當一個美好的角色。每年到了除夕夜那天,小朋友早早地吃完飯,穿好新衣,就準備等著大人的壓歲錢了。可是也就是這樣的風俗,導致很多家長都不堪重負,因為壓歲錢不僅僅給自己的孩子也要給親戚朋友家的小孩,因此,壓力山大。

什麼是壓歲錢壓誰錢

關於壓歲錢來歷有兩種說話:
  一是: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閤眼。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為“壓歲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為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裡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

另一種說話就是
  據說,在歷史上,舊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兒女者,用盤、盒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贈送,這就是“壓歲盤”。後來,“壓歲錢”取代了“壓歲盤”,這就是現在付給壓歲錢的方式。
  清代,壓歲錢帶上了去邪、祈福的成分,《燕京歲時記·壓歲錢》記載:“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這裡,是指帶方孔的銅製錢。自紙幣代替金屬製錢以來,便改用紅紙包封之以示吉利。清代曾有人寫詩描繪了兒童得到壓歲錢時的喜悅心情:“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錫蕭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本來過春節時,長輩給小孩子賀新年的錢,含有暖暖的親情。可是現在變味的‘壓歲錢’更像‘人情債’,而且數目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長輩不堪其‘壓’,一直喘不過起來。壓歲錢看似來得容易,可孩子的壓歲錢大都是父母的辛苦錢,做父母的往往還要還別人的人情債,給多少還多少這幾乎成了壓歲錢現象的交換規律。以前壓歲錢點到為止,大家都窮呀,只是圖個喜慶的氣氛,給的人和拿的人都高高興興。現在壓歲錢變了味兒,錢數逐年看漲,幾十塊錢根本拿不出手都得以百元作單位了。承受不起不說,有的人還以所給壓歲錢的多少來判斷親朋的親疏遠近,本來大過年和和氣氣的弄得個心情不快花錢找氣生的尷尬境地。有的借壓歲錢顯示財大氣粗,有的家長對孩子用壓歲錢不加引導,大人們的崇富心理使孩子借壓歲錢攀比,這使一些人把這種傳統習俗弄歪了,違背了這種風俗本來的內涵

結束語:看完了上面的文章,你現在明白了為什麼我們除夕那天要給壓歲錢了嗎?不僅僅是一種風俗的沿襲,更多的是大人對小孩子的健康成長的一種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