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建築民居>

湛江年例的由來,湛江年例的資料

建築民居 閱讀(9.89K)

每到春節過後,粵西的一些地區開始殺雞殺鴨,準備大魚大肉,幾個村大家開始籌備一個更熱鬧的活動那就是年例,年例的歷史悠久,從古代到現在大家越辦越熱鬧,除了有好吃的,歡樂的活動更是少不了,當然了每個地區的年例時間都是不一樣的,現在和小編一起去看看湛江年例是怎麼樣的吧。

湛江年例的由來,湛江年例的資料

  湛江年例:
  年例,漢族民間歲時習俗。春節過後,湛江各地的年例活動如百花競放,遍及廣大城鎮鄉村。年例與春節等傳統節日不同,是粵西地區特有的以祭祀為主的群體性節慶,主旨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以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形式豐富多彩,富有神祕色彩,甚至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

年例起源
據地方史志記載,年例活動歷史悠久,且非粵西地區獨有。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欽州志》和清嘉慶《靈山縣誌》都記載了當地跳古鄉儺鬧年例的場面。但是,各地的年例活動中,粵西的年例活動卻以其隆重、規模大、範圍廣、群眾參與性強、流派眾多等特點而獨樹一幟。

所謂風俗,是指人們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具體的社會條件下形成的群體性的生活習尚。年例風俗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廣東通志》載:“雷州府於元宵鳴鑼鼓,奏管絃,裝鬼扮戲,沿街遊樂。”記載了當時雷州府跳儺舞鬧元宵的場景。

廉江市吉水鎮每年農曆二月二的“伯公巡遊”,據廉江《石城縣誌》記載,可以追溯至明朝,且明朝清官海瑞的老師樑逵就在吉水鎮。直到今天,吉水鎮每年農曆二月二的年例巡遊,還能看到《海瑞赴廉謝恩師》的木偶飄色表演。

光緒《茂名府志·風俗》卷六“風俗十二”篇記載:“自十二月到是月(農曆二月)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或官紳禮服迎神,選壯者赤幘朱藍其面,衣偏裻之衣,執戈揚盾,索厲鬼而大驅之,於古禮為近。”城鄉各居民以社為單位,按各自原定的社日集資舉行祭社盛典,以祈風調雨順,年豐人壽,俗稱“做年例”或叫“祭社”.[1]

年例形成
  關於年例的形成漢族民間存在三種比較廣泛的說法。
  說法一:湛江年例由元宵節衍化而來。這種說法的依據有二:一是各地做年例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正月,一般從正月八年級開始,至元宵節為高峰,清明之後淡去;二是湛江很多地方的年例時都張燈結綵,頗具廟會性質。隨著漢唐以後中原文化習俗逐漸滲透粵西大地,元宵節持燈嬉遊的習慣也被接受,於是漢族民間便把元宵節、廟會、社祭、地方祖先遷移落腳紀念日等等擴大化,每年都熱鬧地舉辦一回,後來逐步演變成現今隆重熱烈、極受村民重視的民俗節慶--年例;

說法二:年例的興起與冼夫人有一定關聯。這種說法的依據有二:一是有史料顯示,“年例活動最初由冼氏家族興起,長期演化後成為今天的年例”.二是湛江有許多冼夫人廟,在湛江各地的年例遊神常能見到“冼夫人”.據瞭解,生於高州的冼夫人是南北朝時期嶺南百越族的著名領袖,率兵平定海南540年的兵亂,為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作出了卓越貢獻,她對粵西及海南等地有深遠的影響。

說法三:做年例是為了驅瘟逐疫。據說古時候有一個瘟神,常常作惡粵西人民,搞得民不聊生,於是,粵西人民自發開展驅瘟逐疫活動,但瘟神十分狡猾,當一個地方驅趕它的時候,它就跑到另一個地方,為此,智慧無窮的粵西地區人民便採取各地各村有“年例期”的做法驅逐瘟疫。

這種說法與傳說中“年”的由來同出一輒,考究起來也非空穴來風。雷州半島自古多雷,雷州古老的民俗“雷儺舞”,源自古代雷州古越族人對雷神的崇拜,舉行的一種敬雷儀式,每年正月廿八日雷首公誕辰,雷州城鄉舉行盛大的誕期節慶,開展舞雷儺活動。雷州的雷儺舞活動分佈於雷州市的南興、松竹、白沙、雷高、附城、沈塘以及麻章區的太平、湖光等鎮的村莊。至今,雷州松竹鎮東角村、仙排村、塘仔村仍然傳承著這種古老的雷儺舞。

以上三種說法都沒有充足的史料予以考證。事實上,一種民俗的形成是複雜而漫長的過程,由特定的自然環境和具體的社會條件孕育而成,存在諸多因素。民俗專家的觀點比較一致,認為年例是以祭祀文化為核心,由歷史上多次南遷帶來豐富多元的文化與土著文化交融為補充,不斷髮展演化而來的多元文化,再以民俗的形式傳承下來。

關於歷史上的遷徒,《雷州府志》有記載:“自漢末至五代,中原避亂之人多家於此。”移民遠遷,把來自中原的釋道儒多元宗教文化帶到雷州半島,再與雷民俗文化交融。原湛江群藝館館長、民俗專家朱衛國認為,年例是一種信仰文化,歷史上幾次遷徒,來自中原、福建、江西等地的各支各脈以習俗的方式保留了祖宗的習慣、信仰和圖騰,傳遞著一種遙遠的文化密碼。

關於年例的起源,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設想:在遙遠的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征服自然的能力薄弱,對天地萬物心存敬畏,於是祭祀之風盛行。在偏遠封閉的粵西地區,祭祀之風更盛,歷代因戰亂、官宦、貶謫、經商等原因南遷的中原漢族人,經過五次輾轉來到這裡落腳、生活、繁衍,生生不息,複雜的民系和越楚文化、漢閩文化、海洋文化與土著文化交融凝聚,相互滲透交融,形成了一個具有湛江特色的群體。而由同一宗族發展而來的村落或者部族,會在每年初春或者清明前後農閒時節,舉辦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動,祭天祭地祭神祭祖,然後大家聚在一起大吃一頓,為了豐富活動內容,還開展舞醒獅、燃社火、遊神、演木偶戲,鳴銃炮、送瘟神、燒紙船、插彩旗等活動,祛除凶災惡毒,祈求新的一 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身體健康、國泰民安。這種約定俗成的活動慢慢演變成一種包括飲食、戲曲、民俗、祭祀等在內的大文化體,這就是年例。[2]

年例流派
由多元文化與土著文化交融發展而來的湛江年例文化,同樣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具體表現為幾點:

各地的年例日不同,大體從正月八年級起至清明節,其中十五、十六日是高峰。清明之後的其他時段,有些地方也有年例,入秋以後的年例叫“翻秋年例”.在天數上,一般為一天,也有兩三天的,比如吳川梅菉頭的年例是正月十六、十七兩天。次數上,一般一年一次,有的村莊是一年兩至三次,比如吳川蘭石鎮多條村莊一年中有3個甚至3個以上的年例,其中蘭石村有6個年例節,分別為正月十三、三月三、四月四,六月十六,七月七、九月九。其中正月十三的年例節最隆重,家家戶戶大擺宴席、遊神、唱大戲,其他幾個節則小做。

為何年例日各有不同?
其一、年例節也叫“神誕日”,是敬神祭祖的日子,所選定的日子可能與所奉的神的誕辰、宗族搬遷日、祠堂落成日等有關。

其二、文化圖騰各異。年例民俗活動中常見的圖騰有龍、獅、儺等,但各地各有講究,如遂溪縣是醒獅之鄉,多以舞龍舞獅為主,但遂溪殷屋村卻有“獅子不能進村”的習俗,所以,該村只能舞龍和舞鷹雄。雷州烏石是個港口,當地有一種蜈蚣舞,舞完了用竹篾燒火趕走瘟疫,以祈禱海不揚波,人丁興旺。吳川梅錄舞貔貅,為的是鎮宅避邪,廣納天下財。雷州松竹等地和麻章舊縣舞儺,為的是驅疫慶豐收。

其三,各地供奉的神不同,所供神的數量也不一樣。比如吳川梅菉頭村的祖廟供有94尊神像,包括康王、冼夫人、關帝、華光等,到年例時,遊神的隊伍浩浩蕩蕩,頗為壯觀;松竹鎮山尾村的三寶堂供奉菩薩、玄壇雷首與三山公;白沙鎮東嶺村的雷麥陳三殿宮供有雷神、麥陳二將;南興鎮下田村帝帥廟供奉北帝、南極、天罡、玄壇與上元;太平鎮東岸村供奉三官公、關聖公與觀音,家家戶戶奉祀雷首公;太平鎮調浪村奉祀萬天雷首保運天君、五顯火輪華光大帝、英武、觀音與梓童諸神;客路鎮內村供奉顕赫鄔王、雷首、興武、班師、華光、靈官、土地、中國、文昌梓童;客路鎮客路圩供奉仁勇關皇大帝、仁勇關聖帝君、白馬、茗山鄔王、康皇、華光、毒蛇王、青蛇王、老師大爺、二爺、三爺、得道李康農、天后宮、陳氏、黃氏、李氏、譚氏等姑娘、四境土地公婆;麻章太平鎮麒麟村供奉興武、鄔王、白馬、雷首諸神;麻章區太平鎮南邊園村供奉五海、三爺諸神;太平鎮草坑村供奉老師、觀音諸神;太平鎮仙坡村供奉巡天、白馬諸神;南邊園村、草坑村、仙坡村供奉雷首。無論供奉哪個神,都預意了族人對神所代表的精神與文化的敬仰,以祈禱風調雨順,百業昌隆,人丁興旺,為的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其四:遊神的方式不一,有陸上巡遊,海上巡遊和空中巡遊。大部分年例的遊神是在村所轄的區域內巡遊,是陸上巡遊。臨海的村莊也有海上巡遊,據說麻斜過去是把神請到船上,開著船出海巡遊,但這種巡遊方式近幾年沒有再現。

2005年,對麻章志滿辦年例時,甚至還出現了飛機巡遊的壯觀場面,著實讓人大開眼界。年例的主旨是敬神、遊神、祭祀社稷、祈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當我們透過各種神和圖騰等文化表象,仍可看到其背後的歷史淵源--雷州文化由土著文化、越楚文化、漢閩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而成。雷文化是湛江較原生態的土著文化,雷州地區崇拜雷神,沿習了古越族人對自然多雷的崇拜。據史志記載,上古的雷州屬南交,是古越族聚居之地,古越族的俚人崇拜雷神,善於鑄造雲雷紋銅鼓以酬雷,他們建雷公廟,用銅鼓舉行祭雷酬雷儀式,以示對雷神的崇敬。1989年,雷州市英利覃典村出土一件北流型漢代銅鼓,鼓面中心有太陽芒紋、雲雷紋與鼓身都有云雷紋;1999年雷州西南的邁熟村出土一件萬家壩型春秋時期的銅鼓,鼓面有太陽芒紋與雲紋,鼓身有網紋,鼓腳有云紋一圈。如今,雷州仍遺存有雷公廟、雷祖祠、中國雷皇廟、南天宮、辛天廟、鄧巡宮、帝帥廟、雷龍朱帥廟、鎮海雷祠等奉祀雷祖雷神部將的古蹟。除了沿海口岸獨尊媽祖廟外,雷州許多廟供的是雷神、媽祖與觀音三神合一,這是宋代以後閩南人大量遷雷,媽祖文化在雷州廣泛傳播的結果。在年例之風最甚的吳川,康王、冼夫人、媽祖大行其道。這與吳川的歷史形成有關。據史志記載,歷史上兩次閩人南遷,第一次是南宋皇族遺裔為逃避元兵追殺,由閩入粵,由雷入瓊,護駕的十萬福建軍民在粵西大量散落;第二次是明朝海禁,耕海的閩人被迫上岸,流落高雷者不少。閩人敬奉海神媽祖(即天后),並把這種信仰傳給後人,今天,天后廟在民眾中得到普遍尊崇。康王是北宋抗遼名將康保裔,這位中原名將在吳川廣被敬奉,梅菉祖廟供奉的就是康王。據文籍記載,康保裔是河南洛陽人,出身將門,戰功顯赫,最終戰死沙場!中原地區的百姓為了紀念康王,建了許多康王廟。隨著北宋國力漸弱,人口不斷向南方遷移,並把他們所敬奉的關帝、康王這些“神靈”人物一起帶到了粵西地區。至於冼夫人與吳川則更有淵源,吳川秦屬象郡,漢屬南越,南朝歸屬高涼縣,高涼文化是古南越文化的分支,至今,吳川仍有不少宗族源自高涼,為紀念夫人設冼太夫人廟。

近些年來大家對於年例這個節日是越來越重視,其實這個年例的目的就是為了祈禱大家的生活都能夠風調雨順,國家能夠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