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故宮古建築與文化是如何傳承的?

國學資訊 閲讀(7.7K)

北京的故宮,舊稱為紫禁城,曾經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們的皇宮。可以説,裏面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以及漢族宮殿建築都是世界上現在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那麼,它的文化是如何傳承下去的呢?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國建築文化。

故宮古建築與文化是如何傳承的?


  一:故宮是綜合國力的體現
  我們今天看到的故宮主要是清朝修建的。1644年,清順治帝至北京時,故宮的大部已在明末農民起義中被燒燬。經過數十年的戰爭,全國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因此清朝前期的幾位皇帝推行了不少恢復經濟的措施。
  從康熙(1662—1722)中葉起,清朝出現了相對繁榮的局面,到雍正(1722—1735)、乾隆(1735—1796)年間,清朝國力達到鼎盛。這100多年的時間,被稱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治世,整個社會呈現出安定、富庶的景象,中國的人口也首次突破1億。清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得益於經濟的繁榮,至康熙三十四年,故宮的修復工作基本完工。此後乾隆帝在位的60年間,對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改擴建。從18世紀末至今,故宮基本上保持了當初的面貌。

  二:故宮是封建禮制的體現
  故宮反映出儒家皇權至上的觀念:故宮雄踞於都城中央,以一連串沿中軸線設置的縱向空間--前朝三大殿,後寢三大宮,以及御花園--組成皇宮建築羣。有力地渲染了君臨四海的赫赫皇權,震懾着人們的心靈。
  故宮顯現了儒家禮制在君臣關係、夫妻關係、嫡庶關係中的表現。
  帝王的辦公區在前,主要有皇帝舉行重大典禮、召見文武官員的三座大殿,它們由南向北排列在中軸線上的工字形台基上,用最高貴的建築規格體現着皇權的尊貴。
  帝王生活起居部分在後面,中軸線由南向北是皇帝、皇后的寢宮,亦是一組由三座大殿組成的建築羣。以表現傳統禮制的"前朝後寢"之意。中國古代貴族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作為唯一的正式妻子,只有皇后的寢宮在尊貴的中軸線上,其他皇妃分別住在東西兩側的十二座宮院裏。這種居住格局清楚地表現了嫡庶之間的尊卑關係。

  三:故宮是高度發展的藝術的體現
  故宮這一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基本上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這些宮殿是沿着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建築學家們認為故宮的平面佈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可以説是世上罕見的。它是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的形象展示,代表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着500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

  四:故宮是皇權的象徵
  紫禁城,紫是天帝居住的紫微垣,禁代表大內禁區。紫禁城是龍的世界,在我國封建社會裏,皇帝被稱做“真龍天子”,是大地的主宰。這種萬龍朝聖的裝潢設計,構成了一種威嚴神祕的氛圍,以獲得神化皇帝、恫嚇臣民的效果。
  太和殿是金鑾殿,是皇權的象徵,重檐廡殿頂是屋頂最高的級別,檐角10個琉璃小獸是我國古建築中等級最高的。全殿11間寬,5間深,規模宏大,6根蟠龍金柱代表《周易》中的乾卦,象徵皇權。天花板上有蟠龍藻井與軒轅鏡,説明底下做的是真龍天子,君權神授。
  此外東西六宮嬪妃住的宮殿的命名也體現了“皇帝為尊”,“承乾”“翊坤”等宮名就是説妃子要時時刻刻順承、輔佐皇帝。

  五:故宮有渾厚的陰陽五行觀念
  陰和陽既是對立統一的,二者相互制約,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離另外一方而單獨存在,陰和陽的互根互用始終是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中,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相互轉化。五行,最初稱五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後引申為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行的運動變化生成的,各種事物都具有五行的屬性,五行之間相互聯繫,相生相剋。
  陰陽五行學説在紫禁城宮殿的設計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紫禁城宮殿整體上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為陽,在佈局上由三朝五門,多用奇數;內廷為陰,在佈局上由兩宮六寢多用偶數。兩宮為乾清宮和坤寧宮,六寢為東西六宮。社稷壇中更是明確體現了五行的思想。
  外朝中路的三大殿坐落在土字形的漢白玉台基上,土為陰陽五行之一。根據陰陽五行,在金、木、水、火、土中,土居於中央,把三台建成土字形,表示這裏是天下的中央,同時,土也代表了江山社稷,表明希望江山永固,社稷安康。

  總結: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建築的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羣。故宮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説是經典文化,經典具有權威性、不朽性、傳統性。

  故宮文化具有獨特性、豐富性、整體性以及象徵性的特點。同時,她與今天的文化建設是相連的。對於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説,經典文化永遠都是其生命的依託、精神的支撐和創新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