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拉祜族民族節日盤點,拉祜族的著名節日

風土人情 閲讀(1.94W)

一個民族在漫長是歲月長河裏,會被不斷的沖刷,最終雕刻成型,形成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這些民族文化被世代傳承,並直接影響着每一個族人。一個民族會時間的流逝中漸漸形成自己民族習俗、民族節日。你對拉祜族瞭解多少,你瞭解過他們的節日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拉祜族民族節日盤點,拉祜族的著名節日


 節日:
  過年拉祜語叫“扣扎”或“扣木扎”,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臘月二十四全村打掃室內外環境,淨身沐俗,據説不乾淨年神不來,年成也就不吉利。大年三十以前,家家户户忙着宰牛殺豬,舂粑粑。大年三十晚上,大擺酒筵獻“卧待”和諸神,然後吃年飯、唱年歌、跳蘆笙舞。七年級雞鳴,每家都要派人揹着竹筒到水溝去背新水(據説是天神賜給人們的“吉祥水”)。有火藥槍的要鳴槍。同時,用新水、米和酒敬獻“火神”和祖宗。獻畢,按男女姓別分開坐在火塘邊,聽家長致詞慶祝和告誡青少年怎樣做人。之後,全家人邊吃邊喝邊唱歌,徹夜不眠。八年級清晨,殺1只公雞獻祭鞦韆架,祭時還要用荊條、野薑點燃繞鞦韆二圈以示驅鬼,然後青少年男女盪鞦韆娛樂。鞦韆架過37天后,由無兒無女的人家砍倒。已成婚的青年男女、婚後3年,每年都要在過年時背4塊餅(兩大兩小,約重30公斤)身向父母兄嫂拜年。

新谷成熟時過“吃新米節”,歡慶豐收。

喪葬:
  人死後停屍於正屋右側的火塘旁,頭朝裏腳朝外,靈前供米飯一碗、筷一雙、熟雞一隻。婦女在旁哭泣守靈,並由1個領哭者領唱輓歌,讚頌逝者一生的功德。停屍1日或數日,到選定的吉日良辰出殯,並鳴槍告知親友前來弔唁。來弔唁的人都要帶豬、雞、酒來,作為喪禮。出殯前將喪禮中的豬、雞用木棍打死,人葬後在墳前供祭。供品除老人外,任何人都不能吃。

棺材有兩種:一是用篾席捲裹,一是普通的木棺。墳地就在家的附近,只要滾1個雞蛋於地,在蛋破處或停止處下葬。人葬時棺材的大頭朝向西方,墳壘高堆但不立墓碑。墓前置放一兩件逝者生前用過的弓箭、背籮等物,成年人死後連續3年定期掃祭。若逝者系成年男子,人葬後全家原住的房屋要燒燬,另遷新扯重建。

禁忌:
  日常生活中的禁忌有:兒媳不能同公公、弟媳不能同夫兄同桌吃飯,接遞東西也不能直接過手,不能隨便進入公公和夫兄的“阿泡”。無論已婚或未婚的女子,在長輩前不能取下頭巾,更不能披頭散髮。

有花斑的馬被認為是“神馬”,布穀鳥被認為是“天雞”,禿尾巴的蛇被認為是“龍”,任何人不得打殺傷害。殺豬殺雞時一定要看卦,雞的眼睛明亮、豬的膽汁多為吉卦,意味一切大吉大利,於什麼事都可放手,反之則為兇卦,行一切事均須小心謹慎。

飲食:
  食物分生食和熟食兩種。熟食主要是烤和煮。過去和如今均有吃烤肉的習慣,用兩根竹棍把塗有鹽和香料的肉夾在中間,放在火塘邊慢慢烤黃、烤香、烤脆後吃。玉米和旱谷都用木杵臼舂搗。1949年前只是個別人家有鍋和甑子,煮食物都用竹筒,把大米或玉米麪加適量的水放人竹筒內,再用樹葉塞緊筒口後放在火上燒,燒熟破開竹筒食用。如今只是出山用竹筒燒煮,在家都普遍用鐵鍋、鋁鍋和木甑子來做飯做菜。主食玉米還有特殊的吃法,即將玉米舂去表皮,浸泡半天左右,撈出晾乾後再搗成面,然後蒸成糕。男女老少習慣飲酒。每個家庭每年都要用玉米和野果作原料釀酒。凡遇節慶或親友相訪,必開懷暢飲,大醉方休。無種植蔬菜的習慣,山野之中的植物,只要無毒無怪味,則隨手採來佐餐。

食俗:
  拉祜族主要分佈在中國南方的雲南省南部。“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

拉祜族的飲食有着自己民族的特色、飲食方式獨特。拉祜族以稻米為主食,次為玉米、薯類、豆類、蕎子等。一日三餐,糧荒季節減為兩餐。每天早上起來舂米,現舂現煮。煮飯用土鍋或木甑。蔬菜有蘿蔔、青菜、瓜類、豆類、喜吃辣椒。喜用雞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穀做成稀飯,種類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種稀飯,其中雞肉稀飯為上品。無論大人小孩,都習慣喝山泉水。

拉祜族日常喜歡將菜、肉及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鮮薄竹筒內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

拉祜族烤肉別具風味,大都獵獲的野獸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葉將肉包住埋入火中,燒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後還能開胃。獵獲物的下水和雜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內煮熟分食。在開膛剖肚時,中年人喜歡用手捧喝熱氣騰騰的“護心血”,據説獵物的護心血有補血消除勞損的妙用

拉祜族不僅會醃菜、醃肉、磨豆腐,還會釀酒。在民間,男女均嗜飲酒,並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習慣。平時都喜飲烤茶。烤茶是將大茶入罐烤至焦黃,待香味飄出後對入水稍煮即飲。

拉祜族人喜歡用辣椒待客。有句俗語:“拉祜人的辣子,漢人的油”,意思為待客沒有辣椒,就像漢人做菜不放油一樣。吃飯時,家長先盛飯,接着是客人,其他家人按年齡大小拿取,婦女盛飯時,揹着或抱着孩子不能拿取,對尊貴的客人,主人要殺雞、煮雞肉稀飯招待。但是,如果主人家用白雞肉煮稀飯招待客人,那就是絕交的表示。

特色飲食:
  竹筒燒飯:居住在哀牢山原始森林中的拉祜族苦聰人,大多沒有鍋和甑子,一般都用薄竹筒煮飯煮菜。把舂好的玉米麪或大米放入薄竹筒內,加水後,用樹葉把筒口塞緊,再把一段段竹筒放在火上燒,熟後,破開竹筒即可食用。菜肉也用竹筒燒煮,但不再加水。

烤肉:拉祜族人習慣吃烤肉,把精肉切成薄條塊,在肉面上拌以花椒粉、辣子面、細作面、蒜泥等佐料,再用細竹片夾住肉條,放在火塘架上燒烤。熟後去竹片,即可食用,為待客佳餚。

居住:
  拉祜族的房屋建築結構簡單,低矮狹窄,陰暗潮濕。順山坡開挖地基,以土築牆,以茅草蓋頂,4~6棵木頭就蓋1間房子。房子兩邊的屋檐,一面迎着土坡,一面向着坡腳。一間房子隔成若干個“阿泡”(小房間),父母住1間,每對已婚兒女各住1間。左側的,“阿泡”父母住,右側的“阿泡”子女住或接等客人。除正堂屋內有公共火塘外,每個“阿泡”中另有1個火塘,火塘上面吊掛有1塊薄石板(個別為鐵板)作燒烤食物之用。每個家庭還有一個專供燒全家飯食的“周度”(灶塘)。室內農具或其他用具的擺放,都有固定位置,不能亂置亂放。

剃髮習俗:
  拉祜族男女過去均喜歡剃光頭,但未婚女子不剃,婚後婦女要在頭頂留一綹頭髮,曰:“魂毛”,以示男女之別。多數青年女子已蓄髮梳辮,偏遠山區的拉祜族婦女仍保留剃髮的習俗。他們認為剃光頭衞生、舒適,又是婦女美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