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星座>星座性格>

崔志剛是什麼星座,崔志剛的個人資料

星座性格 閱讀(3.31W)

本期星座名人欄目,小編要為大家推薦的主人公是,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崔志剛。崔志剛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運輸工程專業,曾在2015年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的閱兵式上與海霞一起擔任閱兵解說。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關於崔志剛的相關資訊,且看下文。

崔志剛是什麼星座,崔志剛的個人資料


  中文名:崔志剛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河北省邯鄲市魏縣
  出生日期:1968年8月17日
  星座:獅子座

早年經歷

1995年參與籌備《半邊天》,編導主持談話節目雛形《我們的家》。

1996年社教中心專題部《與你同行》編導,拍攝《北京西部的冰上傳奇》、《殘與創》、《紅罌粟》等記錄片片十多部,導演《“五一”勞動法晚會》。

1996--2003年,參與創辦中央電視臺最早的法制欄目《社會經緯》,從記者、主持人一直到主編、製片人,7年時間兢兢業業,製作、主持節目300多期。編導主持的《雲南紅塔原董事長褚時健貪汙案》、《三菱帕傑羅質量案》、《何陽詐騙案》、《湛江走私案》、《齊魯嚴打第一案》、《青海藏羚羊案》、《北京玉泉營大火案》、《“老乾媽”商標糾紛案》、《深圳海關騙稅案》、《周立太民工索賠案》、《李華偉驚情十五年冤獄案》等有影響的節目在社會上引起過較大的反響。

1999年開始負責欄目管理,期間欄目和個人多次獲得各種獎項(中國新聞獎2次、社教節目獎2次、法制節目學會獎12次、播音與主持獎1次、金劍獎主持人獎2次、神農獎2次、金盾及金鼎獎等),並且帶領欄目創下最高收視率全臺排名第6、全臺綜合評價排名第10、日常平均排名第15的優異成績。

2003年7月新聞頻道日播法制類欄目《法治線上》主持人,主持過《劉曉慶稅案》、《劉湧黑社會案》、《重慶井噴案》、《馬家爵殺人案》、《吉林中百商廈大火案》、《衡陽火災紀實》、《非典搶劫第一案》等重頭節目,以及《“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頒獎典禮》等特別節目。

演藝經歷
  崔志剛從事電視工作十二年來,基本已將國內所有的法制新聞專業獎項盡收囊中: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好新聞獎一等獎,中國新聞獎播音與主持作品獎一等獎、社教欄目獎一等獎。

這就不難解釋,當年他主持的《社會經緯》,為什麼能夠在央視老同志欄目評議中獲得綜合第一名,並在2003年他加盟《法治線上》之前,超過《新聞調查》和《實話實說》,在全臺四百多個欄目中收視率排名第六。取得這樣不俗的成績,崔志剛卻並不是“電視科班”出身,甚至連他的普通話,都是在從邯鄲魏縣老家去四川西南交通大學攻讀交通工程專業之後,才開始學習的。但是當年師生們很快發現,圍棋和籃球玩得一樣好的系學生會崔志剛,具有很強的語言天賦:大二時學校的新年晚會,字正腔圓的主持人,居然竟是這個剛進校門時還滿口濃重鄉音的河北小夥子。

夢想的開端
  1990年,他畢業被分配到石家莊地方鐵路處所屬運輸段下轄的胡莊車站四級班組,他是那裡的第一個團員和國家幹部,同事都是農民臨時工。在那段由清朝光緒八年鍛造的鋼軌所鋪設的清冷鐵路線上,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負責扳兩回道岔。

有夢燃燒的崔志剛上路了,他走出小站,考取了籌建中的石家莊市經濟廣播電臺,在每晚11點30分到次日凌晨1點,主持一檔直播的接聽聽眾熱線進行情感交流的談心節目。他溫暖寬厚的聲音、深入心靈的溝通不僅迅速贏得了聽眾的青睞,而且時任河北省委主要領導在他被評為“最受歡迎的節目主持人”時,出人意料地讚譽他,“如果領導幹部都能像崔志剛這樣做思想工作的話,就什麼工作都能做好了。”

他熱愛這份工作,近兩年的直播,只請過3天假。但他不斷完善自我、拓展事業的熱望,推動他再次為了追求啟程。

人生轉折
  l993年,央視通過《新聞聯播》,面向全國公開招考主持人,崔志剛決定闖蕩北京。作為在一千多名選手中,往復拼殺挺進最後複賽的20名佼佼者裡惟一毫無電視從業經驗的“新兵蛋子”,崔志剛最終以前十名的成績被央視錄用,運氣好的成分恐怕很少,奇蹟因實力而生。

現況
  十多年過去了,和他同批入臺的戰友比如《新聞30分》主持人納森、《12演播室》主持人張澤群、《戲曲大舞臺》主持人白燕升,已各有成就,他們往往親切地稱呼他為老崔或者崔老,使法制新聞中的崔志剛看起來更加老成持重。其實“崔老”有顆赤子心。夏天他一身寬大舒適的T恤和短褲,秋天一套別緻鬆軟的美軍作戰服,即使在《法治線上》的錄影棚裡,鏡頭中挺括的西服領帶之外,也還是一條藍中泛白的牛仔褲。再配上大頭皮鞋和心愛的老夥計——切諾基,不到四十的崔志剛就是自然天成、休閒一派。

這或許是素以時尚和反潮流著稱的《新週刊》2004年度中國電視新銳榜,居然會將《法治線上》作為年度五大新銳電視節目張榜公佈的原因之一。但崔志剛對《法治線上》形象的珍愛與呵護卻讓記者感動,由於他一再堅持一定要在《法治線上》錄影棚中拍攝他的工作照,記者與他的棚中約定就因為兩人時間的不合拍而從夏天約到秋天,從秋約到冬。當記者終於在空曠的錄影棚中燃燈的一角,默默旁觀他與攝像、燈光、編導、化妝師微笑忙碌、默契配合,又一次傾情投入去關注法治與民生的時候,記者突然覺得,他們是一群在路上的守望者,不停奔波,為了生活中不滅的希望、良心與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