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其他國學>

朱仙鎮木版年畫簡介,關於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資料

其他國學 閱讀(1.79W)

朱仙鎮木版年畫是我國古老的漢族傳統工藝品之一,它是中國木版年畫的鼻祖,主要分佈在河南省朱仙鎮以及附近地區。朱仙鎮木版年畫起源於唐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大家是不是對朱仙鎮的木版年畫很感興趣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朱仙鎮木版年畫是古老的漢族傳統工藝品之一。作為中國木版年畫的鼻祖,主要分佈於河南省開封、朱仙鎮及其周邊地區。朱仙鎮木版年畫構圖飽滿,線條粗擴簡煉,造型古樸誇張,色彩新鮮豔麗,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江蘇桃花塢年畫並稱中國四大年畫。

朱仙鎮木版年畫簡介,關於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資料

歷史溯源
  朱仙鎮木版年畫誕生於唐,興於宋,鼎盛於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北宋初年,宋都東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各地的商人大量湧向京城。龐大的市民階層促進了世俗文藝的發展,活躍的世俗文藝又給年畫的創作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加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將中國雕版印刷業推向繁榮。自此,年畫也由筆畫轉向刻版印刷。當時東京木版年畫的印刷及銷售盛況空前。不僅民間作坊遍佈京城,就連宋室官廷也主持開辦年畫作坊。官辦與民辦作坊的融合,使木版年畫的發展成為必然。

北宋末期,由於金兵的入侵,京都淪陷,繁榮的市民文化逐漸蕭條。大量年畫藝人流落江南,東京的木版年畫業遷至東京45裡外的朱仙鎮。

明清時期,朱仙鎮河道四通八達,隨即成為中原的商業重鎮。木版年畫在繁榮的商埠迅速恢復,買賣興隆,聲名大振。據載,當時朱仙鎮從事這一行業的有300餘家。

清末時,由於朱仙鎮河道阻塞,航道不通,木版年畫與其他商業都日趨蕭條。

民國初期,鎮上有40多家生產作坊,2000多人從事年畫生產,山東、安徽、河北、江蘇等地的客戶紛至沓來,生意十分興攏畫店有萬通、晉湧泰、天興德、德盛昌、天義德、天成德、大天成、二天成、得源長、萬盛、三成義等。

抗日戰爭爆發前,朱仙鎮木版年畫業遷往開封,自此又掀起木版年畫繁榮的第三次高潮。當時開封的年畫作坊有60多家,主要集中在東大街,西大街、中山路和書店街。著名的老店有"匯川"、"振源永"、"雲記"、"鴻記"、"天福利"等。

1949年後,開封市先後成立了開封年畫社、河南朱仙鎮木版年畫社等團體機構,對木版年畫的傳統工藝進行挖掘、整理。

藝術特色
  表現手法
  朱仙鎮木版年畫來自民間,流傳於民間,別於歷代宮廷文人畫溫文爾雅的格調。它線條粗獷奔放,情節鮮明感人,構圖飽滿勻稱,形象古樸生動,色彩渾厚強烈,極富於裝飾效果,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在表現手法上,朱仙鎮年畫吸取了傳統繪畫技法及豐富多彩的裝飾手法,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但對人物的襯景不作著意描繪,能做到恰到好處。朱仙鎮木版年畫是以簡潔明快誇張的手法處理畫面和刻畫人物形象的。對神祗的形象塑造,特別突出頭部形象,身體比例誇張,極具感染力。人物的面貌健美英俊而不帶媚色,是朱仙鎮年畫最突出的特點。

朱仙鎮年畫源於民間,經歷代藝人之手而融入了民族傳統文化的審美觀念和崇神意識,反映了農民希冀五穀豐登、富裕興旺、和睦如意、平安吉祥、六畜興旺等美好的生活願望,以及扶正驅邪、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朱仙鎮木版年畫繼承了中國古代優良的傳統藝術手法,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點:整個畫面飽滿、緊湊、嚴密,基本不留空白,能做到主次分明,主體突出,不繁瑣,表現出勻實對稱圖案的裝飾味道。畫面上藝人還採用了中國畫的“散點透視法”,使每件事物都能清楚地表現主體併為主體服務,畫面的安排,不會使人感到有不合情理之處。

工藝特點
  朱仙鎮木版年畫製作採用木版與鏤版相結合,水印套色,種類繁多,所用原料為炮製工序,用紙講究,色彩豔麗,莊重深朱厚,題材和內容大多取材於歷史戲劇、演義小說、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年畫鄉土氣息濃郁,民間情趣強烈,具有獨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樸古老的民族風格。

朱仙鎮木版年畫刀技線條粗獷豪放,陰粗陽細,陰陽對比性較強。尤其是在神像畫的衣紋上表現更為突出,有鄉土氣息,具有北方民族的純樸、厚實、健壯、整潔的藝術風格。

年畫藝人根據不同人物和性格,運用中國傳統繪畫手法線描,融匯戲劇人物臉譜藝術,想象大膽誇張,塑造出千姿百態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

色彩運用
  朱仙鎮木版年畫十分講究用色,以礦物、植物作原料,自行手工磨製顏料,磨出的顏料色彩十分純淨,以之印製的年畫明快鮮豔,久不褪色,構圖飽滿勻稱,線條簡練粗獷,造型古樸誇張,藝術風格獨特。

朱仙鎮年畫非常注意中華民族的欣賞習慣,多用青、黃、紅三原色,用色總數可達9~10種。民間常說:“黃見紫,難看死。”而開封朱仙鎮年畫黃紫兩色的搭配,顏色厚重,對比強烈,不僅沒有難看之嫌,反而色彩鮮豔,與民間過年的歡樂氣氛協調一致。

朱仙鎮年畫崇尚使用暖色,如丹紅、木紅、桃紅、槐黃、桔黃等,顯得熱烈奔放。色版設定有:黑線版(黑胚)、水黑版、紅版、臉版(木紅)、紫版(葵紫)、綠版(銅綠)、青版、藍版、黃版(版黃)等,其中除黃版之外,皆木版套印。人物服飾設色以木紅、銅綠、葵紫三色為主,將世俗生活中的色彩融於神祗崇拜的宗教色彩模式之中。如“鎮宅鍾馗”紅冠綠袍;“灶馬”中的灶爺為紅袍,灶奶為綠袍;“關爺”為紅臉綠袍。以廣丹飾繪人物眼皮也是朱仙鎮年畫所特有的風格,如“火塘寨”(銅錘換玉帶)中的趙匡胤、楊鯀,“帶子上朝”中的郭子儀,“加官晉祿”中的陸登,“柴王推車”中的柴榮,“苟家灘”中的李嗣源、王彥章,“馬上鞭”中的秦叔寶、尉遲恭等,以此表現人物鮮明的審美個性。

構圖技巧
  朱仙鎮木版年畫構圖飽滿,線條粗擴簡煉,造型古樸誇張,色彩新鮮豔麗。人物頭大身子小,既有喜劇效果又覺得勻稱舒適。有些地方的年畫人物臉部多打紅臉蛋來妝飾,而朱仙鎮的年畫不打紅臉蛋,看起來很自然和諧。在中國傳統民間工藝中,人們多把老虎做成或畫成黃老虎或紅老虎,而朱仙鎮的年畫是黑老虎。這種不拘泥於傳統的創作手法、受到了中外美術界的重視和讚譽。

傳承發展
  朱仙鎮木版年畫的產地,實際上並不完全在鎮裡。該鎮四周的大小村莊皆有藝人設小作坊製作生產,朱仙鎮只是集散的而已。該鎮的大小作坊最多時可達三百多家,足見其規模之大,木版年畫年產量最高時達300萬張,除銷往河南本省外,還遠銷山東、江蘇、安徽、福建、寧夏等地,銷售輻射近大半個中國,足見其影響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