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湖湘文化的精髓特點 代表人物

國學資訊 閱讀(3.3W)

湘湖是現今的湖南一代,傳說上古是時候神農嘗百草便是在這個地方,後戰國時候又出現了好幾個流傳千年的歷史名人。千百年過去,湖湘早已經形成了字獨特的文化,那麼湖湘文化的精神特點是什麼呢又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湖湘文化的精髓特點 代表人物

一、什麼是湖湘文化

“荊南故地,翹楚良鄉,南牽五嶺,北送長江,控三湘而帶四水,枕一湖而潤七澤。芙蓉國裡,瀟湘醉八景之美,衡嶽峰頭鳳凰舞九韶之章”,這就是物華天寶、被譽為“魚米之鄉”的湖南,千百萬年來,無數先人在這裡默默耕耘,休養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湖湘文化。

而湖湘文化作為一個獨特的地域文化,在中華文化中一枝獨秀,領導潮流,叱吒風雲,那是在近代的事了。兩次湖南人才在中國政壇的集體亮相,日破雲濤,月臨星漢,讓湖湘文化大放異彩。

第一次是晚清時期,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湘軍勢利在中國軍政舞臺上崛起,“中興將相什九湖湘”,“湖南人才半國中”,“無湘不成軍”,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挽救了儒教,延緩了清朝的壽命。

第二次是在民國時期,為代表的湖南將帥在新中國軍政舞臺上的崛起,文官武將人才泉湧,外平美帝,內平蔣家,史冊寫滿湘人,挽救了中華民族,建立了新中國。

世無艱難,何來人傑,湖湘文化在國難之時,民族危亡之際,有擔當,敢擔當,能擔當,厚積突發,順勢崛起,呈現了超強的爆發力。

曾左胡而湘軍起,黃蔡宋而民國張,厚澤方,巨手挽頹勢,普潤芝露,弱國放強光,有文有化,風雲卷湖湘。

縱觀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黃興、蔡鍔、這些湖湘文化的代表,我們發現了這些領頭都是清一色的書生,奮鬥都是從社會最底層開始,以德才兼備的天縱之姿,胸懷日月,眼納乾坤,氣壓風雲,對抗流俗和浮譽,反抗腐朽和墮落,道德文章,嘉言懿行,艱苦卓絕,勇猛精進,乃至最後能做大事,做大官,成大業,享大名,真正實現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生前死後兩榮光的輝煌人生。

君子德風,風行草偃,無疑,他們也成為了湖湘文化的象徵、名片,也成為了三湘兒女的楷模和榜樣,激勵著湖湘文化的傳承和前進。

湖湘文化的精髓特點 代表人物 第2張

二、湖湘文化的精髓

湖湘文化由默默無聞,到後來居上,千枝競發,萬木爭榮,其精髓在哪裡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

1重氣節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者不可勝計,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要想成就名垂千古的大事業,就必須以天下為己任,重義輕利、捨生取義,湖湘文化的精髓就在這裡。

想當年,屈原的“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塵埃者乎”是何等的高潔自守;王夫之的“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是怎樣的孤忠耿介;譚嗣同的“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何等的慷慨激昂;蔡鍔的“為四萬萬人爭人格”是怎樣的輕死重義;楊開慧的“死不足惜,願潤之革命成功”是怎樣的驚天動地;喊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在剛解放時,以一窮二白的國力敢跟美國為首的16個聯合國軍在朝鮮開戰,是何等的義薄雲天;的“準備一百口棺材,也留一口給我,大不了同歸於盡”是何等的大義凜然;“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只要為了正義,什麼名位、財富、生命、家庭,通通不足惜!

士農工商排序中,士第一,商最後,這是中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保證,士代表的由孟子提倡的士大夫精神才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因此作為湖南人,在現在的商業時代,大可不必因為沒有出現大商人、大富翁、大老闆而自卑,這些人終歸是司馬遷眼中的“富貴而名磨滅者”,“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自求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為中華民族保留湖湘血誠,則是湖南之幸,中華之幸。楊度不是說過嗎“若非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湖湘先輩用鮮血和生命凝結成的精氣神,太寶貴了,“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這種品牌價值要堅定地傳承下去。

2重詩文

詩文,傳統的觀點是用來“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但能將文章作為戰爭武器,而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卻很少。如果有,則只能是湖湘文化。這其中最有代表的是晚唐的胡曾、晚清的曾國藩、和偉大領袖。

晚唐胡曾,一介書生,就憑藉一篇《答南詔牒》,就平定了西山八國和南詔國的叛亂,曾國藩則以一篇《討粵匪檄》為號召,讓天下知識分子歸心,而最終平滅太平軍,則更不得了,一首《沁園春雪》收復國統區所有知識分子,最終用文房四寶打敗了國民黨的八百萬軍隊。詩文,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到湖湘文化這裡,發揮到了頂峰。

正如周敦頤所說的“君子以道充為貴,身安為富,故常泰無不足,而銖視軒冕,塵視金玉”。湖湘豪傑表現出來的共同特點是,在物質上保持寒士作風,勤儉節約,視世間富貴如敝屣,糞土當時萬戶侯,而在道德文章方面,則留下了寶貴的遺產,胡曾的詠史詩作為開蒙讀物,風行宋、元、明、清四朝,曾國藩的家書則視為治家寶典,更有治文、治兵的煌煌巨著,並開創湘鄉派文學,有五卷雄文和獨步古今的詩詞和書法,文以載道,功以成道,最終實現了人生三不朽,書生至此,夫復何求

湖湘文化的精髓特點 代表人物 第3張

3重道統

重民族統一,重文化道統,重華夷之辯,重春秋大義,這點在湖湘文化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胡曾在《答南詔牒》中說“我國家居天之心,宅地之腹,四方八表,莫不輻輳,亦由北辰之於東海也。”;

曾國藩在《討粵匪檄》中說“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民族之林的能力”,民族氣節、文化自信躍然紙上。

而吃得苦、霸得蠻、自強不息、百折不撓、敢為天下先、以天下為己任的湘人特色無疑將傳統的春秋大義貫徹得最徹底。

4重創新

湖南作為內陸省份,但在每次歷史鉅變中發出第一聲春雷、在行動中衝在最前面,始終保持先鋒角色,源於湘人容易接受新事物,敢於打破傳統,敢於蔑視權威,不隨波逐流,不墨守成規,以實事求是、經世濟用的態度去解決社會問題。

周敦頤為解決漢代以來中國儒學衰落,中國社會出現嚴重的信仰危機和道德危機,為應對外來佛學和本土道教的挑戰,在消化佛道二教的基礎上,開創理學,復興儒學為正統,三教融合,避免了象西方一樣的宗教戰爭;

王船山在明朝亡國的慘痛歷史教訓中,提出“道者器之道,天下無象外之道”,痛擊陽明心學的“空談心性,玩弄光景,只顧內聖,不講外王”的弊端,衝破思想藩籬,開啟思想解放,被譽為“萬物招蘇天地曙,要憑南嶽一聲雷”,成為湖湘文化崛起的精神源頭。

戰爭將天朝老大的自尊心打到了谷底,在朝野惶惶無主的時候,魏源發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呼聲,曾國藩提出“欲求自強之道,總以修政事、求賢才為急務,以學作炸炮、學造船等具為下手功夫。”,並與左宗棠等一起掀起了洋務運動。

甲午戰爭中再次被羞辱的中國人正在束手無策的時候,譚嗣同的《仁學》橫空出世,呼籲“變法則民智”,“變法則民富”,“變法則民強”,“變法則民生”,有力地衝擊了君主專制,為維新變法提供了理論基礎。

以上事例說明,敢為天下先,能為天下先,是湖湘文化薰陶下的碩果。

湖湘文化代表人物:

如今的湖南發展越來越好,湖南長沙也成為有名的城市,湖湘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如今的發展愈漸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