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中國戲曲大全之漳州布袋木偶戲

國學資訊 閱讀(2.45W)

布袋木偶戲是我國傳統的偶戲,主要可以分為傀儡戲和皮影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部分,布袋戲隸屬於傀儡戲中的一種,是閩南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戲曲劇種。漳州木偶戲歷史悠久,最初形成於晉,興起於明末。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感到很好奇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布袋木偶戲中國傳統的偶戲,可分木偶的傀儡戲和皮偶的皮影戲兩種不同的表演型態,布袋戲屬於傀儡戲的一種。近代閩南布袋戲以漳州最具代表性。漳州布袋木偶戲是由木偶表演劇、布袋木偶戲、木偶頭雕刻等組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性的漢族民俗藝術。

中國戲曲大全之漳州布袋木偶戲

漳州布袋木偶戲歷史悠久,其“源於晉,成型於唐宋,興於明”。早在明代萬曆年間就流傳到東南亞各國和臺灣等地。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主要有“福春”“福興”“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

布袋木偶戲表演細膩、栩栩如生。用五指操縱木偶進行的表演,既能體現人戲的唱、念、做、打,以至喜、怒、哀、樂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戲難以體現的動作,是一種具有高超技藝、精美造型和獨特風格的木偶劇種。

漳州布袋木偶戲的經典劇目有《大名府》《虞姬別》《雷萬春打虎》等。

2006年漳州市木偶劇團的布袋木偶戲和木偶頭雕刻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發展歷程
  起源
  布袋戲,也稱掌中戲,屬傀儡戲劇種之一。南宋漳州知州朱熹曾頒文“勸諭禁戲”、“約束城市鄉村,不得以禳災祈福為名,斂掠財物,裝弄傀儡”。明萬曆《漳州府志》記載:“元夕初十放燈至十六夜止,神祠用鰲山置傀儡搬弄。”說明宋、明年間漳州木偶戲已頗興盛。清中葉以後,出現不少布袋戲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主要有福春、福興、牡丹亭3派,各具特色(後牡丹亭被列入福興派)。福春派創始人陳文浦,福興派創始人林鵬。近200年來已傳7代,以福春派較盛。清末民初為漳州布袋戲鼎盛時期,有各類班社100多個。民國10年(1921年)前後,龍溪、海澄等地福春派尚有恆福春等13班,福興派有金童興等5班。民國19年,金童興應僑胞之聘,遠渡實叻坡(新加坡)、緬甸仰光一帶演出3年之久。抗日戰爭以後,社會經濟蕭條,布袋戲走向衰落。

木偶雕刻
  漳州木偶頭雕刻是木偶戲道具製作中的一門特殊技藝,屬於民間工藝美術,它與漳州布袋木偶戲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漳州木偶頭雕刻主要分佈在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泉州市及周邊地區。漳州木偶的整體造型包括頭、四肢、服裝、冠盔等,木偶頭雕刻僅指頭部造型。作為戲曲舞臺人物頭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徵的刻畫,誇張的造型、豐富的表情、型別化的處理方式是漳州木偶頭雕刻的普遍特徵。這一雕刻歷來師徒相承,且以家族祖傳的方式為主,一直流傳至今而無中斷。

漳州木偶造型嚴謹,精雕細刻,彩繪精緻,著色穩重不豔,保留唐宋的繪畫風格,人物性格鮮明,誇張合理,並有地方特色。木偶頭基本造型有生、旦、淨、末、醜,又有神仙、鬼怪、動物,還有傳統名劇的角色例如關公、曹操、《水虎傳》的梁山好漢等,種類繁多。著名雕刻大師如徐竹初、徐年鬆、許盛芳等。

布袋木偶特點
  布袋木偶,不言自明,木偶頭是個臉譜式的,並且是神態凝固的表情。木偶雕刻師把劇目中的一個人物頭像,雕刻成笑臉,那麼這幅臉譜就要應付人物、劇情在瞬間中的不同表情變化。簡而言之:木偶頭刻的是一個笑臉,當要它表現哭泣時,它還是個笑臉。那麼,寫個最能體現木偶人的表演情節,是劇作家應該深入考究的。所以,木偶劇作家在創作時,不得不考慮這方面的問題。而且,要讓劇目更貼近木偶藝術規律,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來。《大名府》這齣戲,之所以是極為符合木偶表演藝術規律的劇目。

布袋木偶,眾所周知,木偶是個“啞巴”。木偶不會說話。解決木偶的語言,讓木偶說臺詞,只能配音。這是它的特色也是缺陷,也是它的優點。為木偶配音,天然合理。然而,就因為它是啞巴,所以就揚此短,為此長,讓木偶劇演出啞劇也是一種最佳選擇。

布袋木偶表演藝術最擅長的是形體動作。動作是表演木偶,或者說是木偶形象的生命與靈魂。不動的木偶,是雕刻藝術。木偶動起來,就是表演藝術。只有木偶動起來,表演起來,才能顯示木偶的神奇,這者更高境界的木偶藝術。並且,木偶的動作,又以表演高難度動作為最高藝術。把觀眾所認為不可思議的動作表演出來,就是征服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