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廟會文化的載體在哪些方面體現

國學資訊 閱讀(2.79W)

廟會,民間一個比較重要的活動,人們在宗廟祭祀的地方舉行活動,參加集會等各種活動。我國廟會的發展是從古代民間的信仰孕育而生的。祭祀是廟會的主要活動,周邊的民眾都會前來參加,一般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進行,每個地方都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中國地域文化吧!

廟會文化的載體在哪些方面體現

廟會文化是我國民族大眾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種極其複雜、古老而又新鮮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農民群眾長期積澱形成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心理態勢。它世代延續、傳承和發展,歷久不衰,屢禁不止。近十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實,城鄉各地廟會興起,規模可觀,值得研究。

廟會祭祀神仙的種類繁多。根據已經調查到的資料來看:

一是祖先崇拜物件。如三皇、伏羲、女媧等。

二是道教神靈崇拜。玉皇、王母、太上老君、真武大帝、王靈官、天地水三官、火神、文昌、奎星等。

三是佛教神靈崇拜。如來(釋迦牟尼),大肚彌勒佛、觀音、文殊、普賢、十八羅漢等。

四是英雄崇拜。孫悟空(齊天大聖)、關雲長等。

廟會文化的載體在哪些方面體現 第2張

五是祈子廟會。送子娘娘、驪山老母、堯山聖母、石婆等。

六是祈安求富。城隍、媽祖、藥王孫思邈、財神等。

廟會文化內涵體現的是原始信仰、民間信仰、宗教信仰,最本質的是祈求生命和健康,最根本的價值取向是“倡孝揚善、祛災避凶。”農耕文化從根本上講是小生產者文化,是落後的、弱勢的經濟文化。在強大的自然力面前,普通民眾將希望寄託在對自然神、圖騰、祖先的崇拜上。在“天人合一”和“萬物有靈”的思想觀念支配下,出現的有關神靈的崇拜和儀式,構成了原始信仰、民間信仰和宗教信仰。先民們在“生命與健康”、“倡孝揚善、祛災避凶”等觀念的支配下,善待一切、關愛一切。比如“中元節”是道教的倡善日、佛教的倡孝日;“臘八節”人們用臘八粥不僅要敬獻祖先、神靈、動植物、甚至自家門前的一塊石頭。中華民族是博愛寬厚、最重情感的一個民族,從廟會節慶文化活動中就能充分體現出來。

廟會文化的載體在哪些方面體現 第3張

廟會和節慶是農耕文化遺留下來的兩個大的文化載體和文化空間。廟會的發展經歷了從祭祀祖先到祭祀神靈,從娛神到娛人的演變過程。廟會活動越來越受到政府的認可和高度重視,而作為廟會文化活動的主體——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也是愈來愈高,這是廟會的發展趨勢。在全國,尤其是陝西,在申請非遺保護中,廟會的申遺越來越多。這也使得民間對廟會產生了更大的熱情和興趣。

廟會文化的發展是我國民間重要的一部分,廟會成為了民間一項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動。除了在寺廟舉行,在其它的一些地方也是能夠舉行的,主要是進行文化經濟之間的交流,各種活動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