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福州旅遊景點大全之南后街

國學資訊 閱讀(1.48W)

本期福建福州旅遊景點大全,小編要為大家推薦的景點是,福州南后街。福州南后街全長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的縮影,是福州為數不多的老建築之一。還想了解更多關於福州南后街的相關資料,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福州旅遊景點大全之南后街


  一、花燈文化
  據說,南后街的花燈始於宋,盛於明清。花燈具有觀賞、祈求吉利和增添喜氣的功用,受到人們的喜愛而傳承千年。早在宋代,福州的花燈就很有名了,據宋《武林舊事》載,福州用純白玉鑲嵌的花燈“晃耀奪目,如清冰玉壺,爽徹心目”,在入京參展的花燈中被列為上品。當時全國各地都有製作花燈,蘇州和福州最好,福州更在蘇州之上。說明福州制燈工藝水平之高。

最初的元宵節花燈,只是官府為表示“與民同樂”而舉行的民間燈展活動。明代萬曆學者王應山《閩大記》有“沿門懸燈,通宵遊賞,謂之燈市”的記載。但從花燈引發出民心和激情卻成為今天民間節日的傳統文化。其中還有一些令人激動的故事,如北宋元豐年間,官府為粉飾太平,下令福州城民眾不論貧富,元宵節每戶必須捐燈數盞。引起居住在南后街郎官巷學者、詩人陳烈的極大憤慨。

陳烈為人正直,學識淵博,與當時著名的理學家陳襄、國子監祭酒鄭穆以及名儒周希孟被人合稱為“海濱四先生”。陳烈認為官府不顧民生,勞民傷財,就跑到“威武軍門”(鼓樓)的城樓上,持筆寫下:“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貧家一盞燈,父子相聚哭,風流太守知不知?猶恨笙歌無妙曲。”道出了百姓的心聲,使福州太守劉謹認識錯誤,收回成命。陳烈此舉被南宋淳熙間丞相樑克家載入《三山志》,傳頌千古。

福州素有送燈的習俗。因“燈”與“丁”福州方言是同音,送燈意謂“添丁”。有了需求,就有了市場,南后街是製作售賣春節花燈的最大集市。早年福州女兒出嫁,不論有否生育,孃家都得送燈,沒生育就送“觀音送子”燈或“天賜麟兒”燈,孩子出生了第二年就送“孩兒坐盆”燈,第三年以後送“橘”燈,有幾個孩子就送幾盞,一直送到小孩16歲為止。有的生兩個送三盞,多的一盞叫“出頭燈”,希望小孩出人頭地。

居住在宮巷的清嘉慶舉人、林則徐好友楊慶琛的《榕城元夕》竹枝詞對此有生動的描寫。詞曰:“天賜麟兒繪綵繒,新娘房中霞光增。宵深欲把金釵卸,又報孃家來送燈。”福州童謠有:“正月元宵燈,外婆疼外甥(孫),送來紅紅橘子燈,吉利又添丁。”

南后街的燈市舊俗在正月九年級開始,一直到十五閉市,其中以初八至十二最為熱鬧,民諺有“元宵只看初八燈”之說,因正月十三夜是“上紙盲”(“花燈”之意),孃家人送燈必須趕在十三前。元宵之夜大人為孩子點燃花燈加入鄰里兒童的迎燈隊伍中,每年的元宵夜成了兒童的歡樂之夜。

南后街以前有好幾家專制花燈的店鋪,大多是家傳手藝,由於花燈的賣買只有正月這幾天,平時只做一些大戶人家懸掛的大球燈、用於寺廟懸掛的大燈籠或迎神用的“高照”、喪事用的“百子千孫”、照明的小燈籠、用於節慶的舞龍燈。一般店鋪很少有招牌,多稱某某燈籠店。製作花燈的材料有紙、布、竹、木等,有西瓜燈、蓮花燈、菜頭燈、橘子燈、綿羊燈、猴子燈、關刀燈、麒麟燈、狀元騎馬燈、音送子燈等在春節應市。

2008年正月,鼓樓區政府再次承辦了第二屆“南后街元宵燈會”,並出臺了保護和獎勵機制,舉辦了別開生面“南后街花燈藝人收徒拜師”儀式,2008年年底,南后街(花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南后街的花燈又迎來了春天!

二、民俗雕塑
  福州民俗雕塑是南后街新增加的景觀。這些作品安置在街頭空地處、新植的大樹下,塑造的人物比真人略大,情景道具有福州傳統行業特色。

雕版印刷,刻畫了一位老師傅坐在桌前雕刻印書模板,板上的字清楚可見,邊上還立著一位看書的年輕人。

製作花燈,刻畫了一位老師傅在扎花燈,一個孩童在一邊騎竹馬,一手提燈籠。他們的身後木門上掛著各式紙燈籠。

古傢俱製作,雕刻的是兩位木工師傅在鑿刻窗花和製作太師椅。

當鋪,塑造了櫃檯後,一位戴著花鏡的當鋪老闆,手舉算盤,高高在上;櫃檯下,一個窮人來典當。

歷史上,三坊七巷居民多為縉紳官眷、鉅商富戶,因而南后街集中了大量書坊、裱褙店等,傳統的文化氛圍極為濃厚。

三、老鋪和名店
  1、同利肉燕老鋪
  “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為饋贈佳品,為福州人包括海外鄉親所衷情。

在福州僻街小巷,聽到一串有節奏的“嗒、嗒”之聲,循聲而去,就可尋及燕皮店。不過,要買正宗上好的燕皮,還得到福州南后街上的同利肉燕老鋪,正所謂“百年同利,中華燕皮”。

2、大福星魚丸
  和肉燕一樣,魚丸也是福州人餐桌上的一道名菜。“沒有魚丸不成席”,從這句俗語中變可知福州人對魚丸的偏愛。大福星魚丸選用鯊魚、鰻魚或淡水魚剁珥加薯粉攪拌作外皮,再包以豬瘦肉或蝦仁等陷心,捏成丸狀。皮薄均勻,色澤潔白,食之滑潤清脆,湯汁葷而不膩。大福星魚丸在中國第十三屆廚師節上榮獲金獎食品,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國名菜”,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名牌小吃”。

3、桐口粉幹
  據史料記載:福建在二百多年前創用手工製作粉幹,以後傳於兩廣等南方諸省。最初的產品俗稱“尤溪粉”,產地在今天的尤溪縣。後來,閩江下游的桐口鄉人學得了“尤溪粉”的製法,在生產過程中選料更為講究,工藝不斷改進,逐漸突出了自己的特色,“桐口粉幹”揚名海內外。19世紀20年代初即形成5—6個勞動者成一組手工作坊,從磨漿——壓榨——排粉——晒乾——收粉,都有明確的分工。一個生產作坊,日產米粉幹150公斤左右,到解放前,這裡已發展到20個左右的生產作坊,日產米粉幹3000公斤左右。

4、福州古籍書店
  這家古舊書店位於文儒坊附近的南后街23號和24號,面積約600多平方米。2009年春節和元宵節期間試營業,2009年5月正式營業。

早在清朝時期,三坊七巷就出現了古舊書鋪。民國時期,最繁榮的時候有大大小小30多家門面經營古舊圖書業務。解放後,福州新華書店曾在宮巷建立過古舊書門市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還在營業。

銷售民國以前出版的古籍線裝圖書和民國版的舊版圖書,展示三坊七巷名人藝術作品,推薦福州歷史文獻和當地風土人情的讀物,收購各類古舊圖書,是福州古舊書店四大亮點。

5、米家船裱褙店
  “米家船”裱褙店建於清朝同治年間(1865年),至今已近138年的歷史。初來“米家船”的人大都有這樣的疑問:店主一不姓米二不撐船,為什麼要叫“米家船”呢?現任掌門人林文光老先生為我們解開了疑團。“米家船”的創始人是林文光的爺爺林金師。當年,林金師從福州西河遷到城內南后街開裱褙店。小店開始沒有名字更提不上掛匾,但這並不影響林家的裝裱手藝。不少人慕名而來,其中就有清朝的福州舉人、書法家何梅生(又名何振岱)。

何舉人看到小店默默無名,自告奮勇給小店題匾“米家船”。傳說,北宋大書畫家米芾喜歡沿著長江中下游飄遊寫生,由於江南氣候潮溼,每到一個碼頭,米芾都把自己的書畫作品掛在船頭,一邊晾晒,一邊展示。“米家船”就取自“米家書畫滿河灘”,意味深長,用來做裱褙店的名字是再合適不過了。牌匾掛出後,在三坊七巷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轎子、馬車來往不絕,甚至有些文人墨客在裱褙店裡吟詩作畫。

“米家船”以優質的選材和精湛的技藝聞名,響噹噹的招牌自然不簡單。林文光自豪地說,“米家船”不但宣紙、面料、軸條是專門訂做的,連漿糊都大有文章。“煮漿糊要掌握火候,煮好後還要用水泡半個月到一個月,這樣能消火,保證裱出來的字畫平整不變形。然後再加進祖傳的藥方,蟲子怕藥,可以防蛀。”

今日的“米家船”古物已經不多,長3米、寬1.5米的楠木桌和一架楠木長梯都是開店初就有的,陪伴“米家船”浮浮沉沉地走過138年,走過了一條由興到衰,再由衰到興的曲折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