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夏至為什麼要吃麵,夏至吃麵的緣由

風土人情 閱讀(2.09W)

相信很多北方的小夥伴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冬至餃子夏至面”,也就是說在冬至那一天要吃上一碗鮮美的餃子,夏至那天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麵條。南方的小夥伴夏至那天都會吃上一碗混沌,寓意光明吉祥。可是,你知道北方為什麼夏至那天要吃麵條嗎?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夏至為什麼要吃麵,夏至吃麵的緣由

我國的傳統節日都孕育貫穿著豐富的飲食文化,每一個節日都有其代表飲食。在夏至日這天,我國人民有吃麵的習俗。諺語說:“冬至餃子夏至面。”

黃河流域是孕育中華民族的地方,這裡的主要農作物是麥子,因此麥子是這個地區老百姓的主食,把麥子磨成麵粉,然後運用慧心和巧手製出各式各樣的食物來。此時,許多地方正是薦新麥的日子,像山東萊陽、黃縣(今龍口市)一帶還喜歡煮新麥粒吃。祈求幸福祥和,希望五穀豐登,麵粉是一種最美好的表達方式。作為麵粉製品的經典,麵條不僅能滿足人們的口腹需求,還能調節人們的生活節奏,使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而又富有情趣。夏至日吃麵概源於此。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總稱伏日。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夏至雖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人們從夏至開始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於製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麵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看完了上面的內容,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已經明白了為什麼夏至那天要吃麵條了。除了因為麵條熱量低,好製作,容易在夏天食用消化之外。還有寓意著健康長壽,所以夏天吃一碗麵條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