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滿族習俗禁忌有哪些,你知道嗎?

風土人情 閱讀(4.25K)

滿族,聽起來就是很高貴的感覺,說到滿族,大家一定會想到古裝劇裡面打扮精緻,穿著旗袍的美女,以及留著辮子的男人。在古代中國,有很長的一段時期是由滿族人民統治的,所以很多人到現在還是覺得滿族人流著的就是皇家血統。關於滿族的習俗與禁忌大家瞭解多少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滿族習俗禁忌有哪些,你知道嗎?

  滿族風俗與禁忌:
  滿族生活中有許多忌諱,犯忌則被視為無禮貌。滿族不興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諱別族人戴狗皮帽進家來。西炕不許隨便坐人。院中有鎖龍杆,不許拴牲口等。

新媳婦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飯。長輩在吃飯時,媳婦在旁伺候,否則,就視為不敬不孝。大爺伯父輩不得同侄兒媳婦開玩笑。侄兒媳婦不許在大爺面前露胳膊露腿。過去滿族婦女旗袍長至蓋腳背,袖長至手背後,與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徑庭。

滿族有敬老尊上的風尚。青年人見了長者要垂手站立並要和顏悅色地回答長者的問話。有人衝父母狀況,子女必須起立回答。對老人,三天請小安,五天請大安。

請安禮,男有“問安”、“打千兒”、“叩頭”。“問安”,是請小安,垂手站問好。“打千兒”是請大安,也叫“單腿跪”,滿語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撣下袖頭,左腿前屈,右腿後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頭與身略前傾。“叩頭禮”,即磕頭,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請安“首必四叩,至三則跪而昂首,若聽命者然。尊長者以好話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則不起也”(《柳邊紀略》卷四)。

對神佛、祖先、帝王則三跪九叩。女人禮儀不同於男人,有“蹲安禮”,俗稱“半蹲兒”,即雙腳平行站立,兩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狀。婦女平日相見,以右手撫其額,點頭為拜,俗稱“撫鬢兒”,即手指從眉上額頭鬢角連撫三下,隨後點頭目視。

婦女相見,興手拉手之禮,俗稱“拉拉禮”,與漢族婦女拜見禮有別。至親久別相見彼此抱腰接面,然後執手問安,是謂抱腰接面大禮。如幼輩見長輩,兩手抱其腰,長者用手撫其背。老年夫妻相見有“頂頭禮”,老夫婦久別重逢,老伴迎上去用頭頂住老頭胸脯,老頭輕輕撫摸幾下老伴後腦勺或後脖頸。

滿族人,路上遇見不相識的長者,要鞠躬垂手問“賽音”(滿語,好的意思);如騎馬,要下馬閃在路旁讓長輩先行。長者也很客氣地說:“謝謝阿哥,請上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馬趕路。

滿族祭祀習俗:
  1、祭祖
  一般安排在白天。主祭人先將供桌及祖位架擺放好,然後將祖先請出,再把一頭祭祀用的純黑豬,抬到屋內南炕沿下。一切準備完畢後,主祭人誦讀祭文,此時,所有參加祭祀的人都要按輩分依次跪聽。

讀完祭文後,叩首起身,然後眾人把豬抬到供桌前殺祭。殺祭時要將豬毛退淨,並將大小蹄角和豬膽放在供桌的右邊,然後再將豬抬到供桌上,豬頭向外,腳要向右。

2、祭神
  有白日祭和夜晚祭兩種。白日祭一般在祭祖之後。其程式是:將祭祖時所殺的豬分解成12件,連同內臟一起到鍋裡煮,鍋裡不放任何調料。鍋裡所煮的肉,在上供之前都不許吃。

供品擺設整齊後,先請主祭人在前跪讀祭文,參加祭祀的人仍要按輩分依次跪聽,然後主祭人率眾人行叩首禮。夜晚祭神,一般分為兩步。

首先要從祖宗匣子中按先後次序請出七位祖先,放在祖架上,再請出兩位擺設在祖匣蓋上,每位設淨水一盅,黃米一碟,將香碗、祭臺放在桌上,然後燃起香和白蠟。

之後,主祭人束腰鈴、扎裙子,帶領眾人擊鼓祈禱。然後在神位前殺豬祭祀。其次,在殺豬祭祀後,主祭人還要率眾人進行背燈祭。此時要將門窗遮閉,不準人出入院內,如有外人來也不許進屋。

主祭人將燈吹滅,手持銅鈴,舞動腰鈴,口中唸唸有詞,祭畢,重新點燈,叩首,將祖神像放入祖宗匣子裡,雙手舉起放到西牆祖宗板上,再將門窗開啟,准許人出入。

3、祭神樹
  是在日出時將祖先木像請到祭樹前,面向東北。將一張乾淨的紙掛在樹上,然後把祭豬抬到神樹前,主祭人跪在祭豬的左方,眾人跪在其後。在殺祭之前,先用酒或乾淨的水往豬耳朵裡灌,豬感覺痛癢,就搖頭擺耳,眾人就認為這是神來享用了,如果豬沒有什麼反應,那麼就是不祥之兆。

殺祭之後,將豬分解成七部分,放到鍋裡煮,豬膽、下鄂骨及下水等掛在樹上。主祭人將肉供上,叩首之後,眾人將肉分食,但要把各部分的骨頭送到神樹前。

4、祭天
  滿族中稱祭索倫杆子,一般是在祭祖後的第二天舉行。

祭索倫杆子用的豬,必須是無傷、純黑的公豬,殺之前先將豬綁起來,放在索倫杆子前面,燒香禱告,然後再殺。

豬骨頭不能亂扔,要在當天晚上埋在索倫杆子下面,還要將豬脖子裡的一塊骨頭掛在索倫杆子上面,豬膽、豬腸、豬膀胱等物放在索倫杆子上面的鬥裡,讓烏鴉、喜鵲來吃,如果3天之內能被吃掉,便認為是很吉利的。

5、祭星
  是在月落以後進行的。祭星的日期,不論是在某月,都要安排在九年級或初五兩天進行。等月落之後,先在上屋北炕當中設一個方凳,點燃香蠟。

祭星人身穿黃紗袍,手拿血盆、尖刀,在室外西側,距離祖宗不遠的地方,把祭豬殺掉,這時屋內要將燈火熄滅。殺完祭豬後,祭星人咳嗽一聲,屋內點燈開門,將豬抬進屋內退毛、分解。然後再將豬抬到原來的地方,叩首祭星,這時屋內再次熄滅燈火。

祭畢,將豬抬回屋內,但不能見灶火。據說,熄燈閉光能使人神之間的距離縮短,既可以“對天直語”,又能使神明直接察覺到祭祀人虔誠的心情。

6、葬俗
  滿族的喪葬以土葬、火葬為主,土葬和火葬歷史都很久遠。在滿族入關前以火葬為主,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經常遷移。另外,八旗將士在清初戰死較多,屍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滿族入關後逐漸發生變化,從火葬與土葬並用發展為以土葬為主。喪葬儀式是,逝者臨終前穿壽衣,多為長袍、馬褂,為單數。屋內停靈,一般在7日之內。用木板做成靈床,頭西腳東。靈幡用3尺左右的紅布製成,上綴以黑穗,懸掛在院中高杆上。滿族人用的棺具形狀特別,上部隆起,上寬下窄,稱“旗材”。

停靈期內閤家舉哀,舉行祭奠。入殮時棺內放金銀等物,貧者用金銀箔元寶代替,口含銅錢或玉器,靈具放在院內靈棚內。出殯多選陰曆單日,抬靈有16槓、32槓、64槓之分。出殯後要感謝幫忙的人並請吃飯。下葬後,每7天到墳上燒一次紙,連燒7次。百日時要燒百日,週年時要燒週年。滿族燒紙是將紙疊成口袋狀,俗稱燒口袋。清明節要上墳,燒口袋和插佛託。近30年來,滿族的喪葬又改為火葬為主。但祭奠親人的儀式仍然保留了許多古老傳統,如清明節燒口袋、插佛託、燒七、燒百日、燒週年等,都依然如故。

小結:其實滿族的風俗習慣我們並不難懂,古裝劇看多了,多多少少會清楚一些,但是電視劇裡很多內容還是虛構的,想了解更多滿族風俗習慣,還是關注星座360網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