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世界未解之謎之“喝水洞”

風土人情 閱讀(3.06W)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官渡鎮內有個巫山縣,該地有個會“喝水”的神奇山洞,得名於該洞它能根據天氣喝水、吐水,不僅如此,該洞還能“唱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本期世界未解之謎,小編將帶大家走進這神祕的“喝水”山洞。

世界未解之謎之“喝水洞”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能給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給勤奮者以收穫。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貴呀,山高那個路遠也能獲得……”

閻維文膾炙人口的歌曲《木魚石的傳說》,在巫山縣有了現實版:該縣官渡鎮境內,一個直徑2米左右的洞穴裡,有一塊形似大鼓的大石頭,每到春夏季節,石頭就會發出有節奏的清脆響聲,宛如演奏樂器,當地人將其稱為“唱歌洞”。傳說是仙女在唱戲,進入洞內的人只要聽到石頭“唱歌”,就會有好運。

不僅如此,“唱歌洞”更神祕的地方還在於它能根據天氣喝水、吐水:不管多大的洪水,它都能“喝”進洞裡,一到晴天,再慢慢“吐”出來,所以外面的小河溝從不會漲大水,多年來,周圍的村民也免受洪澇之災。因此,老百姓又將其稱為“喝水洞”。

水往低處流,山洪流進洞裡倒也正常,但為啥晴天卻能從明顯低於洞口的洞內返流出來?這成了當地人一直無法解開的謎。因此,關於“喝水洞”的種種傳說便慢慢傳開,吸引了不少人專程前往一探究竟。官渡鎮坐落在長江南岸官渡河畔,幅員面積202.5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50米,是重慶市重點中心鎮、江南物流中心。該鎮距巫山縣城56公里,交通便利。從縣城坐大巴1個半小時到達官渡,車費20元。到官渡鎮後,步行20分鐘山路,即可到達“喝水洞”。途經壯觀的新龍門大橋、長江大橋,觀賞三峽蓄水後的新庫區平湖風光。官渡鎮海拔較高,當地高山土豆味道特別,燉臘肉和土雞更是天然食物,值得一嘗。此外,官渡白酒可謂歷史悠久,用高粱、玉米和純淨山泉水,經傳統工藝釀造而成,度高性烈、甘醇可口。

尋找“喝水洞”並不難,在官渡鎮,只要問“喝水洞”、“唱歌洞”,幾乎無人不知。10月28日,在當地村民鄧應雄和官渡鎮政府工作人員帶領下,記者一行帶著提前備好的手電筒,前往位於官渡鎮店子村2組的“喝水洞”。這個名氣很大的“喝水洞”,其實只是一個洞口直徑2米左右的土石洞,其貌不揚,與附近其他山洞看上去並無二致。從洞口看進去,裡面明顯低於洞口。當天太陽很大,外面氣溫27攝氏度,穿一件襯衣還熱。但剛進洞口,便感覺到陣陣涼意,呆了10多分鐘後,穿上外套的記者也開始發冷。攀著嶙峋的怪石下行2米左右,進入到一片相對平坦的“河道”,四周石壁滿是被水流沖刷的痕跡。前行50米左右,72歲的鄧應雄在一塊橢圓形的大石前停下來,將耳朵貼上去,聽了半晌,搖了搖頭:“現在季節不對。每年3月到8月,這塊石頭就會經常‘唱歌’。”老鄧說,自己從小就是在這些山洞裡跑大的,石頭會“唱歌”的事,店子村人祖輩都知道。隨行的官渡鎮政府工作人員馮豔證實了老鄧的說法。他們說,石頭“唱歌”的聲音很清脆,有節奏,像敲鑼打鼓,時作時止。

傳說那是仙女在唱戲
  老一代人說,這是洞裡的仙女們在唱戲。“仙女唱戲”的傳說,老鄧講得有鼻子有眼:傳說洞裡住著仙女,以前,哪家有紅白喜事,都到洞裡借桌椅碗筷。只需磕頭焚香,說出自己要借的東西,然後稍作迴避,碗筷就會出現在洞口。一次,一村民太好奇,還碗筷時,他焚香後躲在旁邊的大樹後偷看。只見出洞抬碗筷的,是兩個赤身的仙女,此人忍不住“撲哧”一笑,惹怒仙女,手中的碗“啪”地一聲跌落地上摔碎了。

此後,村民再也不能向洞中借碗筷了。但仙女在洞中打鑼唱戲的聲音卻一直存在。村民們說,進入洞內的人,要是聽到石頭“唱歌”,就一定會有好運。傳說傳開後,上世紀70年代,湖北等周邊的人也紛至沓來聽“仙女唱戲”,直到當地政府出面制止方才止住。住在離“喝水洞”不遠處的村民顧紅建說,年輕人也曾懷疑老一輩的傳說,甚至懷疑有人故弄玄虛,用磁帶錄音放在洞裡。於是他們搭起長梯,在石頭周圍找了幾天,可最終一無所獲,終於相信了是石頭在“唱歌”。

探祕洞內深不可測
  該洞之神奇不僅在於石頭會“唱歌”。住在“喝水洞”下方的顧紅建說,兩年前修新房時之所以把新家選址在這裡,就是因為這洞除了“唱歌”還會“喝水”。

每年夏天,山洪暴發,山上都會有大量泥水衝下來。小小的洞穴好像有強大的吸力,總是將大股山洪吸入洞內。而一旦雨歇天晴,洪水又會慢慢邁過高高的洞口返流出來,進入旁邊的小河溝,有時一流就是好幾天。因為有“喝水洞”的調節,小河溝從沒漲過大水,附近居民也免受洪澇之災。

洞口明顯高於洞底數米,為啥水卻能從高處流出來?數十年來,許多人想對神祕的“喝水洞”一探究竟。鄧應雄說,上世紀初,鄧家祖上曾有三兄弟打著火把進入洞內,想看看裡面究竟有啥機關。但越往前走,越狹窄,走了大約300米後,便無法前行,只聽到“嘩嘩”水聲卻看不到水流,嚇得跑了出來。此後,再也沒人敢走那麼遠。這個洞究竟有多深,通往何處?也成了一個謎。

“喝水洞”究竟為啥能“唱歌”會“喝水”?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地質學博士沈立成在聽記者講述了詳細情況、看了洞口和洞內圖片後分析,這一切其實並不神祕,只是因為洞內地形有玄機,內藏位置較高“蓄水罐”所致。

沈教授分析,從洞內有鐘乳石可以看出,這應該是一條連線地表河與地下河的通道,所以不管多大的洪水,都能通過這個洞流入暗河。至於晴天返水,那是因為“喝水洞”內位置較高的地方應該有一個較大的水凼,形成了一個“蓄水罐”效應。山洪暴發時,洪水會順著洞口流入洞內。山洪水來勢猛,較大的水壓下,水流會被衝入較高位置的“蓄水罐”,一旦雨停,進來的水壓小了,“蓄水罐”內的水就會流下來,在水壓作用下,就從看上去位置較高的洞口流出來。

“洞內石壁會‘唱歌’,進一步證實了上面的分析。”沈教授說,石壁之內,必然有一個相對封閉的暗河水道,平時水並未充滿,上面有空氣,水流通過時帶動空氣沖刷石壁,就會產生清脆的響聲。每年響聲主要集中在夏天,那是因為夏天正好是旱季,水流小後空氣更多,沖刷石壁力量大,聲音便會更大,人就容易聽到。而其他季節因水流大了,空氣少了,沖刷力量不夠,再加上其他季節潮溼的空氣也不利聲音傳播,人就不易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