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細說水族的發展現狀

風土人情 閱讀(1.65W)

中華上下五千年,經歷過無數個戰爭,跟換過無數個朝代,每個朝代都經歷過強盛到衰敗,這是古代帝王制發展必經的道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水族是其中一個,它的發展趨勢是什麼樣的呢?水族現在的狀況你又知道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

細說水族的發展現狀

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的民族政策得以落實,水族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57年1月2日,成立了三都水族自治縣。自治縣以原三都縣為基礎,再從鄰近的荔波、都勻、獨山、榕江等縣劃撥37個水族聚居鄉併入而建成的。由於管理不便,從1961年至1963期間,分別將從都勻、獨山、榕江等縣劃入的行政管理單位,以及從荔波劃入的四個行政管理單位劃歸原籍。
  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民族自治政策進一步得到落實。在三都水族自治縣之外的水族集中地區,成立了17個水族鄉(含聯合鄉),其中,貴州16個,雲南1個。貴州的水族鄉,分佈在黔南自治州的有9個:基場、陽和、奉合、本寨、甲定、翁臺、永康、水堯、水利;分佈在黔東南自治州的有7個:達地、水尾、定威、仁裡、三江、興華、塔石(與瑤族聯合)。雲南省富源縣有古敢水族鄉。建立民族自治政策的落實,大大地激發水族人民建設自己家鄉的信心和自豪感。水族人民與周邊兄弟民族共同努力,使水族地區的建設發展與時俱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都水族自治縣建立之後,培養和任用水族的縣級以上幹部百餘人,科局級幹部千餘名。自治縣各級部門的水族幹部比例逐步接近於縣內的水族人口比例。同時,在黔南州、人大、政府等機構,也配置相應的水族幹部。這樣,大大地提高了水族當家作主的自信心和管理水平的能力
  過去,水族地區交通閉塞,行路艱難。1949年,三都水族自治縣境內僅有一條17公里的公路。新中國建立之後,公路交通狀況逐步得到改善,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突飛猛進變化。2006年,三都水族自治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098公里,其中國道66.3公里,縣鄉公路有1000餘公里,比2002年增加503公里。水族於1957年之前聚居的荔波縣,通車裡程為835.4公里,其中省道441公里,縣鄉道390多公里。例如,三都縣城原來被都柳江分割,成為難以逾越的天塹,1972年修建第一座大橋,改革開放之後又建起3座大橋,不僅交通極大便利,而且使江兩岸的城區連成一體。由三都縣通往比鄰的荔波、都勻、丹寨、獨山、榕江、雷山等縣市的公路,以及荔波通往廣西的公路全部貫通,並且路面實現柏油化。水族地區村村通公路;所有的水族鄉全都通公路,基本實現路面柏油化;銜接省城的部分路段建成高速公路,形成了比較便利的交通網。原來從三都縣城、荔波縣城到省城貴陽約需15個小時,只需三四個小時。交通的明顯改善,不僅拉動了經濟的發展,而且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
  1949年以前,水族地區僅有20餘所學校。水族地區幾乎村村有完小,重點鄉鎮都有初級中學,“兩基”教育攻堅專案通過省人民政府驗收。義務教育工程、危險校舍改造工程、寄宿制學校專案、國債專案、外援教育專案的建設累計達160餘項,不僅教師的素質有較大的提高,而且使水族地區學校教育的硬體設施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農村學校的校舍,往往成為當地最好的建築。硬體設施上去之後,軟體設施也與時俱進,例如水族聚居的三都水族自治縣的教師有3000多人,本科及大專學歷教師比例逐年遞增,少數民族教師比例逐年上升,幾乎接近與當地民族結構的比例。水族地區創辦了民族中學、民族師範、民族職業中專等。離縣城80餘公里的黔南州首府建立了黔南民族師範學院、黔南醫專。這些措施,大大地推動了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
  水族地區的郵電通訊有了飛躍發展。實現了網路通訊,幾乎村村通了程控電話,與國內外的聯絡帶來極大便利。郵路遍及各鄉村,對推動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1949年,水族只有電話10門,交換機一部,電報機一臺的局面早已成為史話。
  水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緊緊圍繞當地“生態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進行深度開發,主要圍繞解決好“三農”問題做文章。
  水族人民有保護家鄉自然環境的良好傳統。令人自豪的是,貴州省唯一獲得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的荔波,就在水族地區。在三都水族自治縣建立的1957年之前,荔波縣是水族聚居區。貴州省有1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個在水族地區:東面有三都縣的瑤人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南面有荔波縣樟江風景名勝區和茂蘭喀斯特森林保護區,西面有獨山縣翁臺水族鄉、甲定水族鄉境內的紫林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改革開放之後,各級政府加大治理力度,水族地區森林覆蓋率上升到55~60%。在水族地區的三都瑤人山、獨山紫林山等國家級公園中,森林覆蓋率達到90~92%。都柳江沿岸,山巒重疊,植被完好,三都縣拉覽林場成為國內速生林木的重要基地。荔波縣是全國造林“百佳縣”,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尤其造就了龍江上游的樟江兩岸喀斯特山地植被保護的勝蹟,使之成為飲譽世界的地球腰帶上的藍寶石之稱。“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之所以成功,就得益於林業傳統保護觀念和現代保護意識的完美結合。自然生態保護的豐碩成果成為水族地區旅遊經濟發展的珍貴資源。
  水族地區的旅遊資源得到逐步的開發。三都、荔波、獨山、都勻、榕江等縣的旅遊,依託獲得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的荔波為龍頭,將荔波縣茂蘭喀斯特森林保護區、樟江風景區,三都縣及榕江縣都柳江沿岸風光、瑤人山國家級公園,獨山縣紫林山國家級公園,都勻市套頭地區都柳江源頭風光等逐步連片開發。龍江、都柳江兩岸的各縣市在抓自然風光旅遊資源、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同時,又結合一大代表鄧恩銘烈士故居、紅七軍革命舊址等的紅色旅遊資源的整合,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
  農業是水族地區的龍頭產業。新中國建立之後,國家還不斷加大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修建了50餘座中小型水庫,其中聚居區的三都縣24座、荔波縣17座,為防洪澇和灌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改革開放之後,社會面貌出現較大的改觀。
  水族地區自治政府十分注重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認識到自然資源保護與民族傳統文化保護,是當地相得益彰的發展專案,尤其注重民族傳統文化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水書”是水族傳承數千年的珍貴文化遺產,經過積極組織申報,2002年,水書獲首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2006年,國家批准“水書習俗”、“水族端節”、“水族馬尾繡”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另外。“水族卯節”“都勻水族婚俗”獲貴州省省級非遺保護名錄。水族地區有關部門在徵集1.8萬餘冊水書抄本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抓好水書文化的搶救保護與研究出版工作,並積極抓好“水書”申報“世界記憶工程名錄”和“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工作。
  改革開發之後,水族地區的城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的三都縣城,1957年成立時只有五百多戶人家、人口不足三千的半商半農小鎮。房屋矮小,草房過半,街道狹窄,路面泥濘,交通閉塞。城區擴充套件近五倍,高樓林立,街道寬大整潔。沿江大道、沿江護堤、河濱東路的亭、軒以及河堤青石欄杆長廊成為修憩的美好去處。原來,被都柳江分割的三都縣城,修起了四座大橋,天塹變通途。另外,建成了寬闊的都柳江面賽艇水域。還建成了西部地區唯一縣級賽馬城。荔波縣在1957年之前是水族的聚居區。而今的荔波縣城由原來不足一平方公里擴充套件傳到2.5平方公里,城區道路延伸5公里。為適應日益發展的旅遊事業,加大樟江沿岸治理美化的力度,進一步完善硬體設施,建成近30家星級賓館,建成集旅遊購物、文化展演、休閒娛樂、住宿觀光為一體的“樟江部落”,成為中國西南地區功能最齊全的民族旅遊文化城。
  都柳江畔的三都縣城與龍江上游玲瓏的荔波縣城與交相輝映,成為新時期水族地區城鎮的新形象。交通幹道的鄉鎮建設也取得長足進展。
  為幫助水族地區儘快改變經濟文化落後面貌,自1995年以來,深圳市幫助水族地區建設希望學校30餘所,解決了13000多名中國小生入學難問題,並幫助建設醫院、街道等,投入資金達8000餘萬元,其中半數為無償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