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仡佬族舞蹈具體都有哪些

風土人情 閱讀(1.5W)

仫佬族是一個歷史十分悠久的民族,民族起源文化最早可以追朔到商周時期。那麼關於仫佬族舞蹈文化,你具體都瞭解多少,仫佬族的舞蹈文化有哪些的特點呢?接下來就和小編民族文化中,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仡佬族舞蹈具體都有哪些

歌舞是人類與生俱來,本能的一種藝術形式。這種用肢體姿態來抒發、表達情感、傳達生產技能與資訊的行為,沒有地域、國界、種族和民族之分,是人類共通的形體語言與心靈感悟。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環境、生產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而擁有著數以萬計從內容到形式,從韻律到風格各顯異彩、斑斕奪目的民族民間舞蹈。仡佬族群眾性的娛樂舞蹈有龍舞、獅舞等。而當代的一些舞蹈工作者也根據仡佬族的傳統舞蹈持續地在進行編演,從而豐富了仡佬族的舞蹈藝術。

仡佬族舞蹈分類
  踩堂舞:又叫踩臺舞,是在喪葬儀式中跳的舞蹈。每當仡佬族老人辭世之後,便把逝者停在堂屋中,然後在遺體前跳踩堂舞,以此來表示對逝者的哀悼和懷念。因系在靈堂前跳舞,靈堂又通常設在堂屋中,故名為踩堂舞。踩堂舞的舞者均為男性,三、四人為一組,一人吹蘆笙,一人打錢杆,一人搖鈴、一人舞絲刀,邊舞邊唱輓歌。舞蹈時身體微曲,來回跳躍,舞步右腳落地稍重,成蹉步。舞蹈過程主要靠隊形的變化來完成。隊形變化有“四瓣花”、“柳穿魚”、“梅花陣”等。

牛筋舞:廣西隆林縣弄麻仡佬族在老人大病初癒後,跳牛筋舞慶祝,祈望老人健康長壽。主跳者是老人的大女婿或大侄女婿,陪跳者是女性親屬。主跳者背一個竹編蒸籠,籠中放只空碗,手執一條30多公分長的熟牛筋。陪跳者手拿一根筷子,設法敲響籠中的碗,敲響一次,主跳者喝一杯酒,陪跳者的筷子若被牛筋擋住落地,陪跳者也要被罰飲酒一杯。舞畢,將數斤鮮牛肉和牛筋獻給老人,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猶如牛筋一樣堅韌有力。

獅舞:是很受群眾喜愛的娛樂活動,具有雜技藝術的特色。搭建以8至12張大方桌一層層疊壘而成的高臺,最上面的桌子四條腿朝天,總高度10多米。一個舞獅班子,少則四五人,多則15人。一般同時登臺表演的是4人。兩個人扮獅子,把獅頭獅皮披蓋在全身,只露兩腳;另外2人分別裝扮成孫猴和笑臉和尚。有時還有同時出場的小獅子。

仡佬族的舞獅最具民族文化特色,它以鑼鼓和嗩吶伴奏,樂師敲出一定的節奏,舞者隨樂器的節奏前進、後退,或者翻滾騰越。孫猴和笑臉和尚揮舞手帕逗引大獅子逐層攀上高臺,直至頂端。上攀的動作十分驚險,而所表演的技巧也都有生動形象的名目,如“燕子翻身”、“蛤蟆抱崽”、“鰲魚吃水”、“雛鷹展翅”等,一個舞獅班有時可連續表演四五個小時。有些動作使人屏息斂氣,怦然心動,有些動作又滑稽可笑,讓觀眾忍俊不禁。

小結:仫佬族的舞蹈彷彿與生俱來的,當地不論男女老少都會跳舞。當地舞蹈有很多形式,比如喪葬就是比較悲傷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