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侗族鼓樓是如何建造的?

風土人情 閱讀(2.54W)

鼓樓是侗族當地的代表性建築,那麼關於鼓樓的建築文化,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鼓樓是因為什麼原因而發展起來的,鼓樓又是如何建造的呢?這些你具體都知道多少呢?帶著疑問,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侗族鼓樓是如何建造的?

選材鼓樓建造的備料,施工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團結村寨,凝聚人心的過程。鼓樓用到的建築材料,最主要是杉木。杉樹樹身挺拔,四季常綠,生長迅速。杉木紋理通直,材質較輕,易加工、耐腐,是上等的建築用材。

修建鼓樓所用的小木料,傳統中由寨中各家各戶捐獻,以此表明鼓樓是全村(或全族)人共同修建的。木料成為鼓樓的構件,象徵著每家每戶甚至每一個人都是鼓樓的一部分。

建造鼓樓的大木料,比如主柱的獻料,是有講究的,按例由本寨(或本族)中在此居住時間最長的家庭捐獻,這種捐獻主柱的資格是世襲的。

這種風俗要標明的含義是:
  村寨是由這些老住戶發展起來的,他們構成了村寨的主體。

木料中最重要的是屋樑中架在柱子上的樑,因為它承受著屋頂巨大的壓力,而且建築的跨度越大,樑的負重越大。在侗族居住區裡,建造鼓樓的主要大梁柱、照面坊,是經過族中長輩年高具有威望的老人選定,木材優良、粗大,高度均勻,樹齡古老,方可作為鼓樓建造用材。未優先標記,其他用材不得取用。可見打上標記的杉木,自然是“杉海”之王了。再選擇幾十名青壯年作為工匠的幫手,選擇的標準,是父母建在、家中沒有非正常死亡者。這樣的標準,包含著祈求吉樣的意思。

選址建築選址意為建築物選擇建造的地址。
  在選址前首先要考慮地質地勢、自然環境、交通等因素。

同豎房立屋一樣,侗族在建造鼓樓之前,事前一定要先請看好地形,找好地基,還要先祭土神、山神、始祖後,方可落基。民間有“一龍二穴三風水”之說,可見風水在民居建造中亦相當重要。

地基選好後上山看好木材,回家準備好兩頭肥豬、幾百斤米和酒水,然後方可開始建屋。

最開始的侗寨建造選在侗族地區的田壩中心,山峰腰道路旁,用千年古杉作為它的根基,供登山勞累者歇息:

生產季節勞動時把暫時不用的農具、雨具、飲食簍子放置在田壩中心的巨杉之下,夏乘涼、冬烤火,談今道古,盡情休息。百越後裔進入農耕時代後,多選擇在巨杉之地建寨,隨著人口的發展,在選地建寨時難找到既有依山傍水、又有巨杉的如此完成的自然美景,便在建寨時先選定鼓樓定點之地栽一株小杉樹,在測定住房的整體佈局。

而鼓樓,一般都是建在整個村寨的最中心位置,象徵著鼓樓的中心地位,也有極少部分的侗寨鼓樓是依山傍水而並非取中心位置。

基地處理在建鼓樓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是山地地形的基地處理,主要工作是挖方和填方。

如果是千欄式的鼓樓就比較佔有優勢,因為它可以自如地調整立柱的長短,爭取到所需要的底層平面。

設計鼓樓的設計工作由工匠完成。
  經過傳統建築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演進,設計的形式有了較為固定的模式,一棟鼓樓進深多少,內控多高都是有例可循的。

基地允許,橫樑的材料又好的話,開間可以稍寬一些,反之,只好窄一些:立柱材料好,鼓樓可以蓋高一些。一棟鼓樓,要用多少根柱,多少方等,這些柱、樑、枋現有材料的質量和尺寸,每一根柱、樑、枋用在什麼地方,它與相關柱、樑、枋的關係,開榫還是鑿眼,榫、眼的尺寸和具體位置??

這一切,工匠都必須把它想清楚,做到了然於胸。
  木料加工木料加工時鼓樓建造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它通常由工匠帶領他們的徒弟們一起來完成。所有的樑、柱、枋都要鑿好眼,鋸出榫頭,然後分門別類地堆放。要對柱、樑材料進行一次通盤地考慮,選定哪些作中柱,哪些做邊柱,等等,然後,將其在末來柱樑中所處的位置一一標明,以備拼裝。

拼裝、組裝、上樑、加瓦木料全部加工好之後,就可以拼裝屋架,將一排排拼裝好的屋架擺放在基地上,等待良辰吉日,進行最後的組裝、上樑和加瓦。

組裝之前,一般會在基地的一端立一個支架,支架立好之後,幫陀的村民在工匠的指揮下用繩索拉,用棍子頂,將地上躺著的一排排屋架豎立起來,依次靠立在支撐用的支架上。

然後,把兩排相鄰的屋架移到各自的位置上去,就可以安裝橫樑了。橫樑裝上去,鼓樓的骨架就獨立地站起來了。

拼裝與組裝的過程,對於工匠的技術水平式嚴峻的考驗。
  所有榫眼、撣頭的位置和尺寸都必須準確無誤,否則就對不上號,拼裝的順序也不能搞錯,錯了就得拆開重來,那會被認為是不吉利的事情。

這裡要說到的是,獨柱鼓樓的建造,是採用十字架形鑿榫穿仿,層層加瓦,四面倒水,高至五七層不等。傳統鼓樓的建造都是以杉木鑿榫銜接,頂樑柱撥地凌空,排枋縱橫交錯,上下吻合,採用槓桿原理,層層支撐而上。鼓樓通體全是木質結構,不用一釘一鉚,由於結構嚴密堅固,可達數百年不朽不斜。這充分表現了侗族人民能工巧匠建築技藝的高超。

放鼓鼓樓基本修建好之後,在鼓樓中放鼓。
  我們可以看到鼓樓內一般會有梯子附著在大木柱上,遇到緊急情況時,便派人登上樓頂的小閻,敲打皮鼓,向全寨報警。

因此,有鼓則有樓,有樓則置鼓,後來人民習慣,俗稱鼓樓。鼓以樺樹作身,名為“樺鼓”,安放於鼓樓高層。

鼓樓除了建築形式和風格獨特外,其建築色彩的應用也很別緻。因為侗家人喜歡白色,認為白色象徵純潔、高尚和幸福,因此在他們的公共建築上均用白色做裝飾,如簷枋、瓦口、頂脊和翹翅,都塗有極為醒目的白色,通過高色調白色與大面積暗色調的青瓦和杉木形成強烈的對比,使整座鼓樓的輪廓線條光感灼灼、雅淡明快,主體更是突出,富於立體感。白色不僅豐富和裝飾了建築群體的色彩關係,同時在人們心中形成了莊重典雅的審美效應,強化了鼓樓的凝聚力。

侗族鼓樓獨特的造型、科學的結構、精湛的工藝技術、令世人驚歎!聯合國機構一官員稱讚說,別具一格的侗族鼓樓建築藝術,不僅是中國建築藝術的瑰寶,而且也是世界建築藝術的珍品。

小結:侗族的房屋建造非常的獨特,是屬於比較有特點的一個建築。就連聯合國地方的官員,都有稱讚侗族的建築非常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