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京族建築有著什麼不一樣的民族特色?

風土人情 閱讀(1.95W)

京族的哈亭是因為信奉的宗教而建立在村落的一個亭子,我們印象中的宗教場所都是教堂、寺廟一些其他的,那麼哈亭是什麼,京族是依靠漁業而發展的,他們的建築風格到底有著什麼不一樣的特色呢?去看看就知道了。

京族建築有著什麼不一樣的民族特色?

  京族建築
  從1511年起,京族人民陸續來到三島,至20世紀40年代止的這段漫長歷史裡,他們世世代代過著艱苦而又淒涼的貧困生活。他們的居住條件是非常原始、簡陋的。

欄柵屋京族家家戶戶都寄身於荒灘亂林之中。住房都是粗陋不堪的草廬茅舍,牆壁以粗糙的木條和竹片編織,有的再糊上一層泥巴,或用竹篾夾茅草、稻草等作牆壁;屋頂蓋以茅草、樹枝葉或稻草(也有極少數人家蓋瓦片的)。為了防風吹塌,屋頂還壓以磚塊或石塊。屋朵四角以六寸至一尺高的木墩(多是苦楝木)或竹作柱(也有直接以石頭作柱墩的);再在柱墩上橫直交叉地架以木條和粗竹片,上面又鋪以粗製的竹蓆或草墊,這就是草廬的“地板”了。屋內以竹片或木皮間隔成三個小間。老人住正間,後生住左側間和右側間。這種“草廬芭舍”,京家稱之為“欄柵屋”.它帶有百越“幹闌”式建築的古文化積澱,然而因陋就簡,“地板”上面住人,“地板”正面就是雞、鴨、鵝等家禽棲息的地方了。

石條瓦房從50年代始,隨著生產的不斷髮展,京族的起居條件發生了根本的改善和變化。這種變化的明顯標誌就是代之而起的“石條瓦房”的普遍出現。現存無論你走到哪裡,都可以見到一座一座獨立的,以長方形(每塊石條約長0.75米,闊0.25米高0.20米)的淡褐色石條砌成的住宅。這種獨立式的單座居室內,都約定俗成地用條石或竹片木棉之類,分隔為左、中、右三個單間。單間的面前都留出較寬敞的過道,過道自左向右貫通全屋。傢俬雜物如凳桌以及工具等,都置放在過道的牆腳邊。正中的一間就是“正廳”,俗稱“堂屋”;其正壁上安置著神龕,俗謂“公棚”.正廳除了節日用以祭神之外,平坦又是接待客人以及吃飯、飲茶、談天的地方,是兼作“客廳”之用的。左、右二間是臥室或廚房;如果家庭人口較多(如子女均未結婚成家等),則左、右二間都用作宿舍,廚房就另外附建在左邊或右邊的山牆腳邊。為了照顧老人,子女就住於接近廚房邊的那個隔間,距廚房遠的那個隔間就讓老輩人住。

由於海邊風沙頻繁,京家人還在屋頂脊及瓦行之間壓置著一塊連線一塊的石塊或磚頭。這種別具一格的石條作磚牆、獨立成座、屋頂以磚石相壓的居家建築,構成了京族地區的建房民俗特色。

建築都是和生活的環境有所聯絡的,正因為京族生活在海邊的一些地方,所以他們的建築必須抵抗海風的摧毀,所以就會選擇堅硬的石條建築房子。

你可能會喜歡
京族婚禮古代加現代有什麼特色?
京族歷史發展_經歷多少風雨走到今天
京族服飾特點介紹_男女老少怎麼穿
京族三島的歷史發展故事是怎樣的?
學習京族漁業為什麼發展的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