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滿族八旗資料 什麼是滿族八旗

風土人情 閱讀(3.25W)

56個民族56枝花,每一朵花都有著不同的味道,意味著我們每個民族都有著獨特的文化,少數民族滿族人口眾多,關於滿族的八旗你知道是什麼嗎?八旗其實是滿族的一種關於軍事活動的形式,排序是依照等級排名的,那關於滿族的八旗你還知道什麼知識嗎?小編來給你普及一下吧。

滿族八旗資料 什麼是滿族八旗

  滿族八旗
八旗是滿族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正式創立。1601年初建時僅三旗:黑旗、白旗、紅旗。1615年因“歸服益廣”將三旗析設為八: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合稱八旗,統率滿洲、蒙古、漢軍。

組織形式

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為業,每年到採捕季節,以氏族或村寨為單位,由有名望的人當首領,這種以血緣和地緣為單位進行集體狩獵的組織形式,稱為牛錄製。總領稱為牛錄額真(牛錄意為大箭;額真,又稱厄真,意為主。滿語:niru i ejen)。規定每300人為一牛錄,設牛錄額真一人,五牛錄為一甲喇(隊),設甲喇額真(參領)一人,五甲喇為一固山,設固山額真(都統、旗主)一人,副職一人,稱為左右梅勒額真(副都統)。

二十四旗之誤
在八旗成立之初,旗的名目上並無民族屬性之分。在清太宗皇太極即位後的1629年,開始有蒙古二旗的記載。1635年,後金在征服察哈爾部後,對眾多的蒙古壯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重新整編,組建為若干蒙古牛錄分屬八旗。漢軍本為後金進入遼瀋地區所獲之漢人軍民,在天命後期被以奴僕的形式分撥給諸貝勒、大臣等。皇太極即位後,以編組漢人牛錄、開科取士等手段,提高他們的待遇,使他們脫離奴僕身份,成為擁有單獨戶口的旗籍之人。漢軍單獨編旗始於1631年,1637年分為二旗,旗色玄青,1639年再分為四旗,旗色為正青旗和黃、白、紅鑲青邊。1642年漢四旗編組為若干漢軍牛錄分屬八旗,正式成為八旗的組成部分。滿洲、蒙古、漢軍均由同一旗主管轄。因為有了這三個部分,一些史料又誤將八旗稱作“二十四旗”,實際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的正確稱謂應是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是各旗之中族源不同的組成部分。清朝入關後八旗軍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駐防八旗。

八旗分類
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以旗色純黃而得名。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旗內無王,都歸皇帝所親統。兵是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至清末,是八旗滿洲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

鑲黃旗
清代八旗之頭旗,上三旗之首。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的規模是轄84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13萬人。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如乾隆帝的孝賢純皇后、哲憫皇貴妃,嘉慶帝的孝和睿皇后,朝廷的高階官員中也有不少是來自鑲黃旗的。歷史上的慈禧太后是鑲藍旗,後抬旗入鑲黃旗。

正白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旗而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多爾袞病逝後,順治就將正白旗納入上三旗,此後清代就成了定製。正白旗是皇帝親統旗之一,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制單位,100-300人為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和清末代皇后婉容(達斡爾族)都是正白旗人。

鑲白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的規模是84個整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正紅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也是正紅旗人。

鑲紅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紅色鑲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正藍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旗和鑲黃旗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統,而是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3個整佐領又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鑲藍旗
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佐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鑲藍旗人,正直善良的慈安皇太后(也稱東太后)也是,歷史上臭名遠揚的的慈禧太后(也稱西太后)是鑲藍旗,後抬旗入鑲黃旗。

注:附圖有誤。四個正(整)旗龍首向右,腹內有四朵祥雲,旗邊為四角;四鑲(廂)旗龍首向左,腹內有三朵祥雲,旗邊為三角。

建立
1584年,出身建州左衛的努爾哈赤興兵,以黑旗為幟。隨著1589年建州三衛的統一,統治人丁也不斷增多,努爾哈赤另設紅旗軍親領,將黑旗軍交由胞弟舒爾哈齊指揮。1601年征服海西女真哈達部落之後,又分設白旗軍,由長子褚英指揮。紅白黑三旗是後來八旗制度的主要基礎。

1615年,建州已經吞併除葉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也多有歸附。麾下牛錄已有百倍於起兵之初的規模。因此,努爾哈赤於該年將紅白黑三旗及所領牛錄析設為八個旗: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正四旗旗幟為純色四方形,龍首朝後;鑲四旗旗幟為五邊形,黃、白、藍三旗鑲紅邊,紅旗鑲白邊,龍首朝前。當時各旗的旗主分別是:正黃旗主多鐸、鑲黃旗主阿濟格、正白旗主皇太極、鑲白旗主杜度、正藍旗主莽古爾泰、鑲藍旗主阿敏、正紅旗主代善、鑲紅旗主嶽託。八旗制度,(鑲,俗寫亦作廂)。

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後,為名正言順及鞏固權力,將多鐸、阿濟格二人統領的正黃、鑲黃二旗改色為正白旗與鑲白旗,而將自己親領的原正白旗改色為正黃旗,又奪取杜度的原鑲白旗主之位,交由長子豪格擔任,改色為鑲黃旗。1635年,正藍旗主莽古爾泰意圖謀反事敗遭誅,該旗由皇太極所得,皇太極將其與自己親領的正黃旗混編重組,成為新的正黃旗和鑲黃旗,並從中分出8個牛錄給予豪格統領的原鑲黃旗,又再次將其改色為正藍旗。1648年,豪格因1643年的繼位之爭被攝政王多爾袞陷害下獄暴亡,正藍旗又為多爾袞所得,多爾袞將其與自己統領的正白旗混編重組,成為新的正白旗和鑲白旗,將胞弟多鐸統領的原鑲白旗改色為正藍旗。此後八旗旗色再未變化。

1650年,攝政王多爾袞去世,清世祖順治開始親政。他為了加強掌控,親自統領了原屬多爾袞的正白旗,這樣由皇帝控制的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掌控的鑲白、正藍、鑲藍、正紅、鑲紅五旗,稱為下五旗。到了雍正年間,清世宗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將下五旗旗員與旗主諸王、貝勒的從屬關係徹底廢除,僅保留各屬下包衣的直接控制權。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領,也由皇帝直轄。清世宗還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稱為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稱為右翼。

八旗
旗幟除四正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鑲黃、正黃、正白(後由多爾袞將正白旗代替正藍旗成為上三旗)三旗,由皇帝自將,稱為上三旗,餘下五旗稱為下五旗。鑲黃旗又稱頭旗。

八旗本無高低之分。清軍入關以前,宗室亦分八旗。惟鑲黃旗只屬於皇帝一人。鑲黃旗內除了皇帝之外。沒有其他宗室。稍後,皇權進一步加強,正黃旗與正白旗又歸皇帝統屬。入關以後,宗室王公皆分隸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撥入這五旗。再無入正黃與正白旗的人。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實際上,上三旗與下五旗只是相對於包衣佐領而言的,而與皇族和普通旗人無關。皇室管家內務府三旗的包衣佐領,主要服務於宮廷。下五旗亦設包衣佐領,皆為王府所屬,各隨其主之旗。

順治七年(1650)底多爾袞死後,清世祖福臨為了加強對八旗的控制,對八旗的順序進行了調整。由皇帝控制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統轄的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鑲白五旗,稱為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上三旗較下五旗為崇,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雍正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諸王、貝勒對各旗的控制,嚴格區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領(俗稱外佐領)和府屬佐領(俗稱內佐領)的隸屬關係。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領,實際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諸王及貝勒僅能控制其府屬佐領。又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稱為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稱為右翼。

八旗蒙古
八旗組織中蒙古旗與漢軍旗的建立比滿洲旗稍晚。清太宗皇太極天聰三年(1629)時,已有蒙古二旗的記載,稱為左右二營。八年,改稱左翼兵和右翼兵。九年,後金在征服察哈爾蒙古後,對眾多的蒙古壯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編審,正式編組為若干蒙古牛錄分屬八旗。

八旗漢軍
漢軍單獨編為一旗,據考證是在天聰五年正月(一說天聰七年)。皇太極崇德二年(1637)分漢軍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分二旗官兵為四旗,七年正式編組為若干漢軍牛錄分屬八旗。從明萬曆四十三年八旗制度建立,直到清崇德七年才完成八旗組織三個部分二十四旗的組織建設,八旗每一旗下都包括滿洲、蒙古、漢軍三個部分。

八旗軍階
八旗滿洲,八旗蒙古的主體是騎兵,他們的普通士兵分為三個等級,馬兵,戰兵和守兵,軍餉依次降低。普通八旗滿洲和蒙古八旗的男子十歲開始每三年可以參加考試,達標為守兵,享有軍餉,以後每三年可以參加晉級考試,考試合格升入高一級,增加軍餉。馬兵,戰兵和守兵是等級而不管你是否騎馬。八旗漢軍也叫烏真超哈(重灌部隊)其主要是炮兵。

都統
清代八旗滿洲、蒙古、漢軍的最高長官。清入關前,滿語稱固山額真,設1人;設左右梅勒額真(後改為梅勒章京)各1人。順治十七年(1660年),從漢語,改固山額真為都統,梅勒章京為副都統。執掌一旗之戶口、教養、官爵承襲、軍事訓練等。京師八旗滿蒙漢各有都統1人,從一品,共設都統衙門24處。在各省置駐防八旗,轄兵2000名以上者,以將軍領之。全國設將軍衙門13處均從一品,以滿洲王公或親信大臣兼任。各防以將軍或都統為長官。一般將軍與都統不併設,凡設將軍處,下置副都統。在某些地區,副都統即為一地駐防旗長官。

協領
清代駐防八旗各旗所設職務,正三品。位在副都統之下,佐領之上。負責駐防旗之一旗軍政諸務。在東北地區,協領有獨處一城領駐防者,如吉林琿春、三姓、拉林等處。

參領
清代八旗甲喇額真(甲喇章京)職官的漢譯名。正三品。副參領為正四品。又為組織名。京旗每旗下分5參領。每參領下轄佐領若干。

城守尉
清代八旗駐防將領官名,正三品,負責重要府州防衛,其與副都統等。全國共設城守尉衙門16個。城守尉所領兵一般為數百人,少者百餘人,個別地方也有超過千人的。

佐領
早期滿旗社會,出兵或狩獵時,按家族村寨行動,每10人選1人為首領,稱牛彔額真(箭主之意)。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定300人為1牛錄額真,作為基本的戶口軍事編制單位,牛彔額真1人管理,始正式成為官名。天聰八年(1634年),改稱牛錄章京,入關後,改為漢稱佐領,正四品。駐京師者置於參領之下;駐防,則置於協領之下。戰時領兵官,平時為行政官,掌管所屬戶口、田宅、兵籍、訴訟諸事。其職多為世襲。也是社會與軍事組職名。牛彔是八旗的基本單位。早期滿族社會,它兼有行政、生產、軍事三種職能。入關後軍事職能增強,生產職能逐漸消失。清代各所轄壯丁數在各個時期不同。皇太極時每佐領壯丁約略200人;康熙時百三四十人;嘉慶時,則以150人為率。

領催
清代滿語撥什庫(“催促人”之意)的漢譯名。低總軍職。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各佐領下皆有設定,由馬甲、閒散內優秀者禮之,每佐領下5人,專司登記檔案及支領俸餉諸務。滿洲之領催兼於本佐領下識字擴軍內挑禮。

驍騎校
清代八旗低階軍官名。滿族社會早期稱代子,滿語稱“分得撥什庫”,代行者之意。驍騎校設於佐領之下,正六品。

馬甲
即馬兵、騎兵。又稱驍騎。滿洲等旗人成丁後,其出路主要是桃禮馬甲,由本佐領下步甲,養育兵,匠役和閒散餘丁中桃禮,由馬甲再選為前鋒,擴軍等。京旗馬甲隸驍騎營,滿洲每佐領下20人,專轄於八旗都統。

軍營
驍騎營
清代禁衛軍之一,起皇太極天聰年間所設的阿禮哈超哈營。順治時詳定製度,八旗均設驍騎營,為八旗都統的直屬部隊。滿洲驍騎營所轄有馬甲、領催、匠役,其人員從八旗滿洲每佐領下抽調。

護軍營

清代禁衛軍之一。始建於皇太極天聰年間的巴牙喇營,上三旗守皇宮禁門,即午門,東西華門和神武門等,下五旗守王公府門。雍正時,改為均司禁衛。從滿蒙八旗中抽調,每旗設護軍統領(tui janggin)一人;雍正三年,增設了圓明園八旗護軍營,駐於該園周圍,以司禁衛。

前鋒營
清代禁衛軍之一。始建於皇太極天聰年間葛布什賢超哈營。挑選八旗滿蒙各佐領下的擴軍馬甲,養育兵等技藝優秀和身強力壯者銳部隊,獨立為營。清代大規模的巡活動很多,前鋒營負責皇帝巡幸時的前哨警衛。

健銳營
清代禁衛軍之一。也稱雲梯兵。乾隆十四年(1749年)設立。健銳營駐紮在北京香山實勝寺旁,習攻堅之戰。營兵從八鋒中壯健者挑選,兵額2000,滿人居多。設總統大臣管理,下有翼長(galai da),參領等官。

火器營
清代京軍之一。康熙帝因平定三藩之亂之需,非常重視火炮技術,於1691年定全營均練習火炮,並掌皇帝的守衛擴從。營兵從八旗滿蒙漢各佐領中抽調,共轄官兵近八千人。火器營在平定三蕃,收復臺灣和抵禦沙俄侵略等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步軍營

清代禁衛軍之一。步軍營守衛京師,八旗滿蒙漢各佐領分駐京城,人數較多,康熙十三年,定製兵額21158人。

神機營

清代禁衛軍之一,始建於咸豐十一年(1861年),主要職責是守衛紫禁城三海(中南海、北海、什剎海)並從皇帝巡行,神機營由八旗滿蒙漢各佐領及八旗前鋒、護軍、步軍器、健銳等營伍中挑選的武藝高強和善騎射的營餘構成。

虎槍營
清代禁衛軍之一。虎槍營於康熙二十三年設立,負責滬從圍獵,如在塞外皇家圍場的守獵,稱木蘭圍場(木蘭滿語。原為哨鹿,後為地名)各個善騎射,都是從八旗、前鋒、擴軍和火器等營伍挑選的,兵額約六百。

善撲營
清代禁衛軍之一。康熙年間設立,善撲營兵被稱為“少年大力士”,他們協助康熙帝剷除了叛臣鰲拜,立下了汗馬功勞。

編制
八旗的最小單位是牛錄,每300人為一牛錄,設牛錄額真1人;

牛錄既是一種社會組織,也是作戰時的一個單位編成,每牛錄300戶,每戶出一個壯丁,父死子繼,兄亡弟代,在全軍出動時才有每牛錄300人。一般作戰,每牛錄只有幾十人。

5牛錄為1甲喇,設甲喇額真1人;

5甲喇為1固山,設固山額真1人。

八旗的組成是滿洲八旗300牛錄,其中包括約100個已經滿族化的蒙古牛錄,純粹滿洲牛錄僅210個。蒙古八旗129牛錄和漢軍八旗167牛錄。終清一代牛錄的數字增加不多。

據史籍記載,當時編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共400個。此時所編設的八旗,即後來的滿洲八旗。清太宗時,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諸王、貝勒控制,旗制終清未改。

方位
清代的八旗軍,包括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在行軍、駐營時所居的位置是固定的。據說是依“五行相剋”說制訂的。在《八旗通志》中有如下的記載:“兩黃旗位正北,取土勝水。兩白旗位正東,取金勝木。兩紅旗位正西,取火勝金。兩藍旗位正南,取水勝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師,或夜行黑色難辯,故以藍代之。”

根據陰陽五行學說:東方屬木,顏色為青,木能克土;南方屬火,顏色為赤,火能生土克金;西方屬金,顏色為白,金能生水克木;北方屬水,顏色為黑,水能生木克火;中央屬土,顏色為黃,土能生金克水。

從五行所屬的顏色和五行相剋的角度講,八旗所處的方位恰恰與五行相剋的方位是一致的:兩黃旗屬土,土能克水,所以在北方;兩紅旗屬火,火能克金,所以兩紅旗位於西方;兩白旗屬金,金能克木,所以兩白旗位於東方;兩藍旗屬水,水能克火,所以兩藍旗位於南方。

八旗姓氏
鑲黃旗姓氏
阿穆魯氏、阿禮哈氏、阿克佔氏、安達拉氏、愛渾氏、阿圖拉墨氏、敖拉氏、阿爾拉氏、敖拉託欣氏、阿魯氏、敖佳氏、阿爾布氏、阿拉邊前氏、安佳氏、阿塔穆氏、阿賚氏、阿喇氏、阿爾巴齊氏、愛義氏、敷臣氏、阿穆尼普塔斯氏、阿拉克塔氏、阿魯特氏、艾耀施氏、阿魯絡特氏、。碧魯氏、巴雅拉氏、布林察氏、把爾達氏、博和理氏、拜都氏、布賽氏、拜格氏、布雅穆齊氏、布達喇氏、布尼氏、拜晉氏、碧喇氏、畢魯勒氏、巴爾拉氏、拜英格理氏、白佳氏、博爾袞氏、博和羅氏、博都理氏、巴雅爾齊氏、拜嘉喇氏、博爾濟氏、博爾卓克氏、巴顏氏、鮑佳氏、布希氏、布薩氏、弼爾雅氏、邊佳氏、布林尼氏、拜察氏、博爾濟吉特氏、把嶽忒氏、布魯特氏、布林哈齊氏、寶濟氏、博爾濟斯氏、巴雅喇氏、博碩氏、博爾濟氏、博爾濟克氏、博絡氏、布楞都爾本氏、巴雅克氏、博爾器濟斯氏、博第斯氏、博爾蘇特氏、巴理氏、白蘇氏、布蘇克氏、巴顏圖氏、巴濟理氏、博爾齊特氏、白達爾氏、博和羅克氏、博羅特氏、白禪氏、步古魯特氏、綽克秦氏、褚庫爾氏、崇裡魯氏、蔡佳氏、崇吉喇氏、墨爾迪勒氏、墨爾哲勒氏、蒼瑪爾達氏、陳佳氏、綽絡氏、舒穆魯氏、崔穆魯氏、崔佳氏、成尼氏、徹葉勒氏、程佳氏、遲佳氏、吹霍克親氏、察哈爾氏、常佳氏、曹佳氏、潮穆特氏、曹丹氏、徹穆袞氏、崔珠克氏、布林圖氏、董鄂氏、多爾袞氏、寧古塔氏、田佳氏、沙拉氏、申穆哩氏、完顏氏、納喇氏、伊爾根覺羅氏

正黃旗姓氏
愛新覺羅氏、富察氏、達絡克氏、冬果爾氏、達魯特氏、鄂卓氏、鄂濟氏、額蘇理氏、鄂託氏、鄂謨拖氏、額爾圖氏、額爾吉氏、額爾赫氏、鄂蘇爾瑚氏、鄂爾綽絡氏、鄂索絡氏、額色氏、鄂羅氏、額爾格濟氏、額爾格圖氏、鄂通氏、鄂濟理氏、鄂卓絡氏、額哲氏、額宜蘇氏、額諸氏、額穆特立氏、鄂卓氏、鄂爾圖特氏、鄂密特氏、額哲特氏、鄂拉本氏、鄂喇坤氏、鄂謨克氏、額爾輝額哲特氏、費莫氏、富爾庫魯氏、傅佳氏、伏爾哈氏、富森氏、傅錫理氏、富色勒氏、福塔氏、費佳氏、福錫氏、範佳氏、富蘇瑚氏、佛多錫墨理氏、方佳氏、富珠理氏、豐嘉氏、富思庫氏、瓜爾佳氏、郭絡羅氏、葛濟勒氏、噶努氏、郭爾佳氏、卦爾察氏、格格氏、郭爾本氏、果爾吉氏、郭佳氏、高佳氏、廣佳喇氏、郭渾氏、郭羅氏、葛爾克氏、古爾吉氏、貴嶽理氏、公儀理氏、格晉氏、公鄂理氏、葛佳喇氏、高達瑪氏、赫舍里氏、黃佳氏、輝和氏、輝圖氏、瑚錫哈理氏、虎爾哈氏、赫舒理氏、輝羅氏、赫宜氏、洪鄂春氏、瑚雅拉氏、哈爾察氏、翰顏氏、赫葉勒氏、赫佳氏、瑚雅氏、赫濟理氏、和嶽絡氏、瑚克錫勒氏、瑚遜氏、赫爾濟氏、巨集義氏、瑚錫喀氏、瑚嶽絡氏、瑚佳氏、赫錫特氏、赦爾諾絡雅蘇氏、黃佳氏、哈爾圖特氏、赫爾氏、哈納克氏、哈蘇特氏、哈理特氏、杭津氏、瑚爾漢氏、瑚爾渾氏、鴻果絡氏、瑚魯克氏、瑚爾庫爾氏、赫勒氏、侯佳氏

正白旗姓氏
圖門氏、亨奇勒氏、韓楚哈氏、瑚琥氏、哈爾吉氏、洪達理氏、胡錫氏、何齊拉氏、桓泰氏、瑚爾哈蘇氏、恆吉理氏、杭佳氏、瑚爾泰氏、洪果奇氏、哈巴氏、洪袞氏、哈爾拉氏、瑚塔氏、渾達奇氏、瑚鼎氏、瑚佳氏、瑚圖理氏、瑚圖氏、韓楚氏、瑚爾佳氏、瑚爾哈喇氏、黑赫穆氏、哈蘇理氏、哈薩喇氏、哈思呼理氏、瑚德勒氏、瑚魯氏、哈思琥氏、鶴爾蘇氏、赫哲氏、哈爾塔喇氏、和爾氏、赫魯克氏、海佳氏、黃古臺氏、都拉格爾齊氏、耿音氏、郭爾羅特氏、郭爾羅斯氏、公吉喇特、龔吉爾氏、功格喇普氏、龔吉特氏、精奇理氏、覺禪氏、濟禮氏、吉魯氏、精吉氏、嘉普塔喇氏、賈佳氏、姜佳氏、嘉哈瑪氏、嘉穆瑚氏、嘉瞻氏、濟拉喇氏、吉禮圖氏、濟喇敏鄂瑪特氏、濟魯特氏、江吉氏、精吉集氏

鑲白旗姓氏
那木都魯氏、尼馬察氏、寧古塔氏、鈕赫勒氏、尼沙氏、鈕顏氏、尼奇理氏、聶格理氏、尼竺渾氏、穆和林氏、尼陽尼雅氏、尼理氏、鈕瑚特氏、尼錫理氏、鈕赫氏、納塔氏、訥迪氏、尼格勒氏、尼瑪哈氏、諾絡氏、努爾漢氏、努魯氏、努爾哈拉氏、納哈塔氏、尼庸特氏、尼音圖氏、鈕圖氏、農吉勒氏、那克塔氏、訥勒氏、那木圖氏、尼珠氏、南福祿氏、納賴氏、耨勒特氏、奈曼氏、納喇氏、納雅氏、奇塔喇氏、強恰理氏、慶格理氏、齊達勒氏、齊克騰氏、奇德理氏、恰喇氏、秋佳氏、秋舒理氏、齊穆克氏、奇壘氏、洽特氏、齊補齊努特氏、齊普齊特氏、啟普樵氏、齊普楚特氏、舒舒覺羅氏、薩克達氏、賽密勒氏、薩哈爾察氏、索察氏、舒祿氏、石穆魯氏、薩爾都氏、舍顏氏、順布魯氏、舒發察氏、蘇拉喇氏、色勒理氏、舒爾都氏、塞楞吉氏、蘇克察氏、舒克都理氏、索濟雅喇氏、索徹理氏、申穆理氏、索絡恰氏、沙達喇氏、蘇爾氏

正紅旗姓氏
色爾傑氏、石富察氏、鈕祜祿氏、蓀綽爾氏、塞赫理氏、索多理氏、薩穆希爾氏、鬆吉氏、石佳氏、薩爾圖氏、實寶禪氏、舒魯氏、塞克圖氏、沙喇圖魯騰氏、薩爾珠特氏、索諾圖氏、沙嶽特氏、札庫塔氏、蘇穆察氏、蘇尼特氏、色徹氏、沙查海氏、式勒氏、舒穆爾氏、孫尼耀特氏、索羅噶爾氏、孫津氏、他塔拉氏、通顏覺羅氏、泰楚魯氏、託活洛氏、圖色理氏、託謨氏、湯務氏、圖克坦氏、塔穆察氏、圖普蘇氏、托爾佳氏、圖克敦氏、唐達氏、佟鄂絡氏、佟塞勒氏、圖爾敦氏、佟啟氏、圖佳氏、塔喇氏、泰瑚特氏、圖爾塔拉氏、通阿拉氏、特濟氏、塔坦氏、唐尼氏、爾佳氏、託和爾秦氏、唐顏氏、圖薩喇氏、圖勒理氏、通果蘇氏、塔他爾氏、佟尼果特氏、唐古爾氏、泰錫納喇氏、通塞理氏、塔爾瑚努特氏、唐吉特氏、託羅特氏、土默特氏、佟尼耀特氏

鑲紅旗姓氏
叩德氏、庫雅拉氏、科奇理氏、喀爾達蘇氏、喀爾拉氏、庫穆圖氏、康儀理氏、克音氏、夸爾達氏、愷顏氏、克爾德氏、克葉勒氏、喀爾沁氏、琨都勒氏、凱隆氏、克伊克勒氏、康錫理氏、孔尼喇氏、喀爾庫氏、孔果絡氏、喀克錫理氏、喀喇氏、喀爾拉哈氏、克勒氏、喀爾佳氏、扣岱氏、科本氏、庫布特氏、扣懇氏、克爾德氏、克勒德氏、克理特氏、克穆齊特氏、喀爾努克氏、科爾親氏、庫布克氏、克穆楚特氏、克穆楚氏、魯布理氏、賴布氏、勒第氏、祿葉勒氏、楞布林勤氏、羅察氏、羅岳氏、拉顏氏、留濟理氏、來默氏、李塔理氏、穆爾察氏、滿札氏、梅勒氏、蒙古爾濟氏、墨爾哲勒氏、墨爾迪勒氏、墨爾齊氏、穆燕氏、蒙鄂索氏、梅赫理氏、蒙古楚氏、鄂穆綽氏、穆克圖氏、梅楞氏、謨克拖氏、馬察氏、蒙鄂絡氏、墨勒氏、穆雅氏、墨佳氏、墨爾迪氏、墨克廷氏、瑪爾丹氏、穆盧氏、墨克勒氏、謨爾齊理氏、穆爾德氏、穆齊氏、馬爾屯氏、莽吉綽氏、墨爾吉氏、穆色陳氏、茂儀氏、蒙果資氏、密札氏、莽果氏、謨嶽絡氏、蒙果氏、梅佳氏、孟克宜勒氏、莽佳氏、穆達齊氏、穆佳氏、墨呼理氏、墨爾赫氏、蒙古爾濟氏、滿津氏、瑪佳氏、墨爾吉濟特氏、謨爾啟特氏、瑪爾吉特氏、馬郎阿氏、瑪喇拉氏、蒙古氏、馬吉特氏、瑪札克氏、墨爾啟氏、謨錫勒氏

正藍旗姓氏
烏雅氏、兀札喇氏、吳札庫氏、烏蘇氏、溫徹亨氏、溫察氏、吳魯氏、烏色氏、溫特赫氏、烏爾古宸氏、溫都氏、烏爾漢氏、烏蘇佔氏、烏爾答氏、烏禮蘇氏、武爾格齊氏、吳靈阿氏、武聶氏、瓦理氏、萬旆哈氏、武佳氏、倭勒氏、瓦色氏、烏蘇理氏、吳察喇氏、烏爾瑚濟氏、倭徹赫氏、烏雅察氏、翁鈕絡氏、倭赫氏、吳聶齊氏、溫屯氏、倭徹庫氏、吳濟佳喇氏、文達氏、武庫登吉氏、瓦爾佳氏、翁尼理氏、吳札爾瑚氏、吳拉氏、翁果特氏、瓦爾吉氏、倭徹勒氏、瓦爾喀氏、烏顏齊氏、吳魯理氏、烏錫氏、吳庫理氏、吳爾錫氏、吳努齊氏、溫登額氏、烏努氏、烏什拉氏、烏勒理氏、文札氏、烏宇氏、文德氏、翁阿理氏、烏新氏、烏濟吉特氏、翁科特氏、烏齊喜特氏、兀魯特氏、威吉特氏、烏亮海氏、烏蘭氏、烏理津氏、吳喇忒氏、翁濟爾金氏、烏理特氏、王札普氏、烏爾漢氏、伍堯氏、烏齊熙理氏、烏納特氏、王吉氏、烏喇特哈克氏、翁舍佔氏、烏郎哈特氏、吳佳氏、兀札喇氏、汪札爾氏、旺舒特氏、王古爾親氏、西林覺羅氏、錫克特理氏、喜塔臘氏、達禪氏、赫錫赫理氏、錫克濟拉氏、錫墨勒氏、徐吉氏、錫爾弼氏、錫克德氏、希薩爾氏、徐察氏、錫勒爾吉氏、西法齊氏、錫強氏、錫瑪拉氏、錫爾馨氏、希普蘇氏、西爾圖氏、修墨理氏、哲爾齊氏、哲爾德氏、札拉理氏、札蘇理氏、葉穆氏、彰錦氏、珠格氏、珠爾蘇氏、哲柏氏 鬼冢黎殤氏(幾乎全族被滅)

鑲藍旗姓氏
顏札氏、伊爾庫勒氏、宜特墨氏、裕瑚魯氏、伊拉理氏、俞爾庫勒氏、佑祜魯氏、揚佳氏、葉庫理氏、葉赫勒氏、葉赫氏、顏濟理氏、虞佳氏、伊庫魯氏、殷佳氏、攸絡庫氏、伊拉齊氏、玉克墨氏、伊喇氏、伊穆氏、伊勒爾濟氏、猶格理氏、玉爾庫氏、雅佳氏、葉祿氏、伊爾穆氏、玉圖墨氏、伊穆圖氏、玉魯氏、楊額理氏、雅爾薩喇氏、伊蘇氏、楊那氏、俞庫勒氏、猶格氏、姚佳氏、顏珠氏、伊博氏、葉墨勒氏、嶽察氏、嶽諾特氏、伊圖默氏、葉何氏、雅蘇氏、禹爾氏、伊爾佳氏、陽吉氏、尹齋氏、嶽羅親氏、葉古祿特氏、揚藹氏、伊札爾氏、朱爾奇氏、卓顯氏、彰札爾氏、札拉爾氏、卓特氏、張佳氏、肇佳氏、札哈蘇親氏、兆巴爾氏、珠佳氏、札哈拉氏、章圖理氏、鍾吉氏、卓爾和親氏、札穆爾氏、札魯特氏、章穆氏、卓啟斯氏、札穆雅氏、卓爾特氏、札賴氏、卓多穆氏、珠爾吉特鄂謨克氏、兆絡特氏、鄭訥魯特氏、兆達爾幹氏、札穆懇氏。

八旗制度
階級制度
滿洲人建立的清帝國通常被認為是一個奇蹟。一個只有幾十萬人口民族,竟然征服並牢牢統治了人口將近一億的漢族地區和蒙藏回疆廣袤的面積。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數字也並不奇怪。實際上如果將任何年代的中華帝國官僚和貴族人口合計,差不多也是這個比例。換句話說,滿洲人基本上構成了帝國的新上層金字塔結構,而一個小小的民族能夠實現這一點,其中的奧妙,就在被稱為“八旗制度”的滿洲人組織方式上。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一種耕戰合一的社會組織形態。是軍政合一的最高一級單位,因為出征時用正黃、鑲黃、正白、正紅、正藍、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顏色的軍旗以示區別,所以也稱為“八旗”.後來又將被滿洲人征服的蒙古、漢人編為蒙古八旗、漢八旗,連同滿洲八旗一共二十四旗,但其核心還是滿洲八旗。

八旗的上層結構則可以概括為“用血緣粘合地緣,用族權支援政權。”與西周十分相似。而固山統帶甲喇、甲喇統帶牛錄這樣的組織法則,則是標準的金字塔結構。其實類似的結構在整個法制史中出現過不止一次,鮮卑民族的府兵組織,女真民族的猛安謀克,成吉思汗的十戶、百戶、千戶、萬戶,簡直是幾乎任何一個新興民族都靠這樣的模式將自身組織起來,然後才能在戰爭中征服中國大地。因此十七世紀的滿洲人,社會發育程度已經達到西周時期的水平。

滿洲社會的奴隸現象也比較明顯。努爾哈赤征服女真各部,全體滿洲人也都可以當作是他的家奴,在滿洲人看來,“奴才”有“親近”、“自己人”的含義,因此滿洲貴族在皇帝面前自稱“奴才”,以區別於漢人官員稱“臣”,這甚至是一種特權。不過滿漢平民一般被稱為“諸申”、“伊爾根”,分別是滿語“國人”、“民”的意思,對國家除了編戶義務之外,人身依附尚弱。而完全屬於主人的奴隸則被稱為“包衣”,滿語“家裡人”的意思。

經濟制度
早期滿洲人將土地理解為河流、森林乃至空氣、陽光一樣是公共物品,建立後金之後,“土地公有”觀念的影響仍然存在,努爾哈赤結合八旗制度,將土地也按人頭平分給八旗民眾。天命六年(1621年),他釋出“計口授田諭”,將征服的遼東土地除保留一部分“給我駐紮此地之兵馬”的公田之外,“平均分給,每一男丁五日種糧之田,一日種棉之田。”任何君主進行的均田措施都是有潛臺詞的,就是授田的農民負擔支援君主的義務,人頭稅體制總是與均田令如影隨形的出現,北魏、隋唐如此,一千餘年之後的滿洲的大金國也如此,均田之後,“三男丁耕種公田一日,二十男丁內,一人當兵,此二十丁內,一人應役。”

大金國擴張太快,征服獲得大量人口、財富,自身農業生產反而顯得並不重要。加上出關後又迅速融化到土地私有化到了相當程度的漢族社會,因此滿洲早期“均田令”往往不為人注意。其實“計口授田”才是八旗精兵征服關內的物質基礎。入關後的“圈地令”,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國有均分”土地制的延續。

婚姻制度
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喪等均有規定。清初定滿漢不通婚,直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實際上民間早已通婚。

法律制度
出關以前的滿洲人的法律也向遼夏金元一樣原始簡單。法律基本上是軍法和刑法,財產法和契約法則簡單得可以忽略不計。有人願意將“八旗制度”稱為行政法,我更傾向於理解成社會組織方式,雖然八旗制度的上層規則勉強可以稱為“官制”,但那只是八旗制度的一個側面。入關前的刑法基本上是部落民狩獵習慣和軍紀的發展總結。滿洲社會自身文化水平非常落後,連成吉思汗《大札撒》這樣水平的民族法典都沒能孕育出來,其罪名散亂無章,主要包括侵犯八旗貴族和大汗(皇帝)、逃亡叛逆、殺人盜竊、通姦乃至迷信殺人等。

懲罰犯罪的方法也是典型的野蠻落後。死刑有斬首、燒殺、炮烙、碎屍、淹死等。關外時期滿人始終處於擴張戰爭中,勞力十分缺少,因此沒有流徙等自由刑和勞役刑,個別貴族有“拘禁於空屋子內”的處罰,大多數社會成員則廣泛採用便捷的肉刑和痛苦刑,如鞭責、“打腮”、“貫耳鼻”、“射鳴鏑箭”等,還有餓飯等特色方式。另外輕罪過失也採用納金贖刑的做法,一切都似乎都回到了漢族先民的商周時代。

軍制制度
八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滿洲成員皆隸於滿洲八旗之下。旗的組織具有軍事、行政和生產等多方面職能。入關前,八旗兵丁平時從事生產勞動,戰時荷戈從徵,軍械糧草自備。入關以後,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和兵餉制度,八旗兵從而成了職業兵。清定都北京以後,絕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駐在北京附近,戍衛京師的八旗則按其方位駐守,稱駐京八旗,俗稱京旗,實即禁軍。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駐全國各重要城市和軍事要地,稱駐防八旗。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9等。八旗按引軍旗色定戶籍。八旗興辦宗室覺羅學、官學等,課其子弟。

刑律制度
清代雖然沒有公開搞類似元代“四等人”的民族歧視法,但只是為了表面上的公平,以免激起漢人的反抗,實際上旗人在法律上享有一定的特權。《大清律》固然幾乎完全沿襲前代,但是實施中,必須加上“八旗制度下”五個字的定語,凡是遇到旗人犯罪,定罪量刑與漢人並不相同。

首先是旗人處刑方面的區別。《大清律·名例》規定,“凡旗人犯罪,笞仗各照數鞭責。充軍留遷,免發遣,分別枷號。”具體枷號折抵法則是相當輕的,比如僅次於死刑的充軍,折抵枷號70~90日,甚至雜犯死罪者也可以枷號,(真犯死罪者不可)。清沿明制無官當,但類似原理的“消除旗籍”即將旗人降為漢民則是旗人特有的處罰方式。其次是司法方面,旗人案件由特定機關審理。京師平民旗人由步軍統領衙門審理,貴族由宗人府審理,民事案件由戶部現審處審理。地方官員可以審理地方涉及旗人的案件,但無權判決,只能提出審理意見,交由相應的滿人審判機關--理事廳處理,理事廳是類似“軍地聯絡辦公室”之類的機構,專門負責協調八旗駐軍和地方關係,官員也都由旗人擔任。旗人的刑罰執行也不同於漢人,斬立決者可以減為斬候監,刺字不刺面而刺臂,徒刑則有專門的監獄。

特權法實施的結果自然是旗人“自恃地方官不能辦理,固而驕縱,地方官難於約束,是亦滋事常見。”雖然和蒙元時期比較起來,滿洲人的民族特權還是比較剋制的。尤其是後期,征服者與被政府者的角色已經大大淡化,滿漢兩族無可避免的融合,這些特權法也逐漸消亡,但是整個清代,民族特權法一直是存在的。

對於皇上來說,旗人是維持皇權的支柱,他們也就永遠被固定在皇權支柱的位置上。雖然有各種法律上的優待,但條件是滿洲人必須保持粗樸剽悍的騎射風俗。法律對旗人另有些專門的限制,比如滿漢不通婚,旗人不得從事農工商業,只能“讀書習武”,讀書當然也只能讀皇帝指定的書籍。為了保持旗人騎馬的習慣,特別規定旗人不得坐轎,甚至還專門致書朝鮮國王不得像迎接明朝使臣一樣預備轎子迎接滿人。每年在承德避暑山莊進行的“木蘭圍場”,滿蒙文武官員都要比賽射箭,不及格的要罰俸、革職。皇帝還專門立法鼓勵旗人去學習滿文、滿語。但這些措施的實行並未改變滿人漢化、八旗軍隊腐化的趨勢。

歷史作用
八旗制度從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清王朝覆滅,共存在296年。它是清王朝統治全國的重要軍事支柱,曾為發展和鞏固中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為保衛邊疆防止外來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滿族社會的發展,更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隨著歷史的嬗變,八旗制度中落後的一面也日益明顯,嚴重地束縛了滿族人民的發展,在征戰中的作用也愈來愈小。八旗制度與清王朝的命運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經歷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個歷史過程。赤裸裸顯示了滿族落後的部落制度,淋漓盡致的刻畫了狹隘民族主義以及對漢族的壓榨。

八旗發展
興起強盛
清代貴族的形成,始於它的八旗制度。這種制度早在清朝入關之前即已形成,它是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在戰爭中所創立。原有紅、白、黑三旗;後將紅旗分設為正黃旗與鑲黃旗;白旗分設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黑旗分設為鑲藍、正紅、鑲紅三旗,共計八旗。它是當時後金政權包括軍、政、財、經等各個方面兵民合一的組織形式。這些八旗子弟自幼苦練射騎,勇猛善戰,平時耕獵為民,戰時披甲從徵為兵,在他們入關之前,以及入關後的初期,確實有很強的戰鬥力,應該說是我國東北地區少數民族中崛起的一支新生力量。

連年的戰爭,使這支戰鬥力極強的八旗子弟獲得了不少利益。他們在統一女真各部落,以及同明朝統治者爭奪天下的戰爭中,獲得了上百萬人口、牲畜、甲仗、兵器,以及大量的金銀財寶。努爾哈赤當時仿照明朝的官職,對作戰有功之臣分別授與不同的官銜,統兵轄民,並根據貢獻的大小,賜與大量的人畜財帛,供其享用。不少官將還領受敕書,子孫後代永遠襲職。這樣,就使滿洲的八旗子弟在進關之前即已形成了一個貴族階層,享受著特殊待遇。

清朝取代明朝入主中原以後,初期階段,八旗官兵還保持著當年驍勇善戰的“元氣”,按時操練兵馬,堅持不怠。入關之後,八旗駐防制度更有重大改進,使之在全國構成一個較完整的體系。主要形成以下幾條駐防線:運河駐防線(京師、德州、京口、杭州)、黃河駐防線(德州、開封、西安)、長江駐防線(江寧、京口、荊州、成都)、東南沿海駐防線(杭州、福州、廣州)、此外還有京畿駐防線、關外駐防線、塞外蒙古編旗駐防及甘肅新疆駐防線等等--清廷根據旗民分治的原則,在駐防地為旗人築城別居,或者在城內劃出一角令旗人居住,通常稱之為“滿城”.

衰退
從順治、康熙年間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現追求享受、戰鬥意志衰退的傾向。在前線指揮戰鬥的親王、郡王和貝勒們“逗留觀望。不思振旅遄進,竟爾營私適己,希圖安便,或逶兵甲之不全,或託舟楫之不具,藉端引日,坐失事機”.在平定三藩之亂的戰爭中,八旗軍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綠營兵所取代。雍正、乾隆年間的一些重要戰爭,如柴達木之戰、平定大小和卓之戰、大小金川之戰中,儘管參戰的八旗官兵數量有限,其中一些號稱精銳的八旗部隊的表現卻不如綠營兵,昔日敢打敢衝的作風已不復存在。

乾隆中期以後,以皇帝為首的統治階級生活日益奢靡,龐大的官僚機構愈加腐敗。那些貴族上層已形成頹風難挽的局面。到了清代末葉,那些八旗子弟已完全成為寄生蟲。發展到販賣人口,當賣軍中的盔甲器械。大量正身旗人下降為佃戶,甚至淪為流民、痞棍和無賴。

清末,在京城裡出現的這些狀況確實是有的,而且不佔少數,但是在京郊或是地方駐軍八旗,還是挺淳樸的,我們在《京郊的滿族》裡依稀可以看到當時的八旗狀況。

清末,八旗軍逐漸演變成專靠國家供養的社會救濟組織,失去了起碼的戰鬥能力。1799年清軍在鎮壓白蓮教大起義時,曾一度把京營八旗中最精銳的健銳營和火器營派往前線,結果因軍紀敗壞,不聽約束,未及投入戰鬥就被迫撤軍回京.

民國成立之後旗人特權被廢除,失去了經濟來源又不會生產勞動的旗人多窮困潦倒甚至男盜女娼。

滅亡
清末,八旗軍早已經軍政久弛、歲以為常了,暮氣沉沉,軍隊不堪一擊。民主革命爆發,清帝不得不宣佈退位,在剩下的八旗軍有部分改練成新軍,部分重編納入袁世凱或投降。至此八旗稱號消亡,淡出歷史。

清八旗演變
首先,“八旗”是有清一代社會結構與軍事建制合二為一的組織形式,到中後期已經演變為這一特殊組織形式的統稱,所以這一組織裡以民族為基礎編制的滿洲部隊、蒙古部隊和漢族軍隊,分別被稱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必須放在前邊才能準確表達這個含義,清朝的文書和口頭表述也都是這樣稱呼的。近代,大量的文字把“八旗”放在後面,稱作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八旗,其意義就被混淆了,在這裡有必要更正,舉個例子來講,漢軍從來沒有過八旗組織,只有八旗組織裡面有一部分漢人組成的軍隊。

“八旗”這個片語是一個概念範疇,不可分開。單獨的“旗”才是軍隊的編制名稱,相當於現代一個集團軍,下屬的有滿洲師、蒙古師、漢軍師。這樣就容易理解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和鑲藍旗滿洲、鑲藍旗蒙古、鑲藍旗漢軍之間的關係了。

八旗滿洲
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女真族人,在明朝時期,由女真民族首領努爾哈赤統率,逐漸強大,於1616年建立了後金國。努爾哈赤把自己屬下的部民,按旗編制組成軍隊,先是四旗,即四種顏色的旗子。後來,人數增多,變為八旗,這便是八旗的由來。滿族人都編入旗內,都稱為旗民,也稱為在旗的。由於滿族全部編入旗下,所以,便出現了凡滿人都是旗人之說。

八旗蒙古
但旗人並不都是滿人,努爾哈赤、皇太極勢力增大後,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編入旗內,統歸八旗管轄,被稱為八旗蒙古。後金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努爾哈赤把征服的蒙古族人編成五個“牛錄”,隸屬於八旗滿洲。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皇太極把蒙古五牛錄擴編成兩個蒙古旗。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又把兩旗擴編成八旗,至此,八旗蒙古出現了。

八旗漢軍
努爾哈赤進入遼瀋地區,大量漢人被掠為奴,編入八旗滿洲之內,成為家內奴或拖克索(農莊)內從事生產的奴僕。同時,為擴大兵源,從為奴的漢人中抽出一些壯丁(規定每20人抽一人當兵),其所需馬匹器械由20名漢人共同出錢購買。其壯丁家為漢軍戶,對漢軍戶有優厚待遇,比如,可以全家遷入努爾哈赤所在的城中居住,以示信任。

皇太極即汗位後,改變努爾哈赤對漢人的政策,不再把被征服地區的漢人編入滿洲八旗人家為奴,編莊別居,減少了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對這些漢人,由投降過來的原明朝官員或後金提拔的漢人官員來管理。

天聰七年(公元1633年)二月,明朝遼東總兵毛文龍被袁崇煥處死,其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率軍從山東登州前來遼東投奔後金。皇太極對他們來投非常重視。當他們來到瀋陽城郊時,皇太極在渾河岸邊親自迎接,行滿族特有的抱見禮,可以說是非常之舉。為與滿洲八旗有別,命孔、耿所部使用白鑲皁旗幟,即白旗鑲黑邊,受皇太極直接統轄。這是第一次出現打著有別於滿洲八旗旗幟的漢軍。漢人既然可以編成軍,皇太極決定自己建立漢軍,下令從所屬的滿洲八旗的漢人壯丁中每十名抽出一名,組成一旗漢軍,這是皇太極組成漢軍的開始。隨著軍隊的發展,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即皇太極稱帝改後金為大清的第二年,又分漢軍旗為兩旗。又過五年,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把漢軍擴為八旗。至此,八旗漢軍正式出現,成為清朝三軍之一。所使用的旗幟和滿洲、蒙古相一致,即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

由於漢軍編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員都是旗人,也稱漢軍旗人。因此,應說旗人是由滿、蒙古、漢三族人組成的,而不能說旗人都是滿人。

俄羅斯八旗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對俄雅克薩之戰勝利,沙俄侵略軍中有101被押至北京。康熙年間,八旗滿洲佐領的標準丁額為100人。在北京的俄羅斯人達到百人,正好符合編設一個佐領的條件。公元1685年,清政府釋出了命令,這些阿爾巴津人被編在了負責保衛京畿的八旗兵的鑲黃旗中,為滿洲第四參領第十七佐領,駐地在北京東直門外的胡家園衚衕。不僅如此,清政府對俘虜中的軍官分別賜予了四品至七品的官銜,同時像對其他滿人一樣,賜予了他們房屋、土地,並隔一定時間給予津貼補助,並且將步軍統領衙門裡的女犯賜予他們為妻。

對外戰爭
雅克薩之戰

在雅克薩之戰中,清軍在順治九年(1652年)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長期與沙俄侵略者進行鬥爭,最終取得了雅克薩保衛戰的勝利,簽訂了一個平等條約,即《尼布楚條約》。

第一次鴉片戰爭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進攻清朝軍隊防守的廣州(為八旗駐防點),被道光帝任命為“靖逆將軍”的清朝宗室奕山無力作戰,向英軍求和,交納了“贖城費”六百萬銀元。此後,英軍又攻克了八旗軍駐防的乍浦、鎮江,接著進逼八旗軍駐防的南京,屢戰屢敗的清朝不得不議和,在南京與英方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攻克了八旗駐防點廣州、後進佔八旗駐防點天津、再侵入八旗駐防兵力最雄厚的北京,清咸豐帝逃往熱河。在此期間,清朝政府不得不又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賣國條約。

甲午中日戰爭
在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日軍佔領朝鮮後,渡過鴨綠江侵入清朝祖地滿洲,多次在野戰中擊敗清朝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吉林將軍長順率領的八旗軍,而且還攻佔了一系列的八旗軍在滿洲的駐防據地,計有:鳳凰城、金州、海城、岫巖、熊嶽、蓋州、牛莊、營口、遼陽、鞍山等地。清朝由於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除了若干喪權辱國的內容外,還含有割讓東北的遼東半島,後經俄、德、法三國干涉,日本放棄佔領東北的遼東半島,但仍向清朝索取贖金。

八國聯軍侵華
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八國聯軍攻陷了八旗駐防兵力雄厚的天津及北京,慈禧太后、光緒帝西逃,八國聯軍又陸續攻陷了八旗軍的駐防地山海關、保定、張家口等,在此期間,沙俄還單獨出兵侵佔了清朝的祖地東北,至此,清朝八旗軍顏面丟盡,之後,屢戰屢敗的清朝政府不得不又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賣國條約。

與農民起義
太平天國起義後,太平軍先後攻克八旗駐防要地有南京、鎮江、滄州、杭州、乍浦、漢中等處,太平軍克滿城(內城)後除女子外多被屠殺;包圍但沒有攻克的有開封、天津、西安等。

在太平天國、捻軍、洪門、回教等一系列反清戰爭中,八旗駐防的烏魯木齊、伊犁曾被伊斯蘭教徒(有外國分裂勢力介入)攻陷、八旗駐防的廣州亦曾被義軍圍困、八旗駐防的西安曾被捻軍圍困。

清廷從各地調動了大批八旗兵參與圍剿太平軍,例如在咸豐三年春,清朝建江南、江北兩大營於大江南北,以圍困天京。

江北大營由清朝欽差大臣琦善節制調遣各路清兵,計馬步兵一萬八千人,值得注意的是,江北大營之將領士兵,大多數為滿洲人,其後增援的尚有蒙古兵。而江南大營最初由向榮統率,據《李秀成自述》指出江南大營圍困天京時曾經“有滿兵數千、漢兵二、三萬之眾”.單從江南、江北兩大營的八旗兵力來看,清朝顯然是下了血本的。

遺憾的是,清朝的寄以厚望的江南、江北兩大營接連被李秀成攻破。此後,咸豐帝不得不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欽差大臣節制大江南北各路清軍,從而把消滅太平天國的希望寄託在曾國藩的湘軍之上。

捻軍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廷命僧格林沁親王為欽差大臣進剿捻軍,僧格林沁率軍一萬人(其中八旗馬隊3500人、步隊2000人;綠營5000人)。後,由於首次作戰失敗,再從直隸古北口及內蒙古等地抽調八旗馬步隊2300人及綠營1500人增援(此時僧格林沁部隊八旗馬步隊為7000人左右、綠營9000人左右)。

在四年的征戰中,僧格林沁部隊中的八旗名將恆齡、副都統格繃額、伊興額、總管伊什旺布等先後戰死;侍郎瑞麟因戰敗被革職、富克精阿、精色布庫等將領因怯戰被軍法處斬。由於連年征戰、損兵折將,到1864年著名的高樓寨之戰前,據說僧軍能戰者僅餘1300人。

1864年在著名的高樓寨之戰中,僧格林沁部隊全軍慘敗,僧格林沁本人戰死,雖然清廷沒有公佈其被殲總數,但統計此戰前重新得到補充的僧格林沁部隊共1.36萬人,戰時損失約7000人,其中馬隊近2000人(還有一種說法,僧格林沁部隊此役共有3萬人,損失1萬人,其中馬隊6000人)。

清廷這支嫡系軍隊覆滅後,自此不得不依靠漢人的湘軍和淮軍。

與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中,八旗兵駐防的南京、鎮江、杭州、乍浦、福州、廣州、荊州、成都、西安、伊犁等都先後失陷(其中有一些駐防點由於八旗兵放棄抵抗,而被革命軍兵不血刃拿下的、也有一些駐防點的八旗兵由於反抗而被革命軍全殲,例如西安)。

武昌起義的訊息傳到東北後,東北的政要在是否“獨立”還是繼續擁護清朝小朝廷的問題上始終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最後的折中辦法是把滿洲代表清廷的“黃龍旗”降下來,更換了“黃色旗”,產生了所謂的“國民保安會”,分別由東北三省原來的總督、巡撫擔任會長。雖然尚未算正式“獨立”,卻也在世人面前暴露了清朝無力量控制東北三省的事實。

八旗
清未,八旗軍早已經軍政久弛、歲以為常了。就以綏遠駐防的八旗為例,計八旗二十佐、二千馬甲、七百步甲、六十三弁,其中染鴉片煙毒的約十之六七。暮氣沉沉,這樣的軍隊自然不堪一擊,在無兵可用的情況下,清帝不得不宣佈退位(實際在辛亥革命時,革命軍並沒有將八旗軍視為主要對手,而是將袁世凱的北洋軍視為主要對手。當然,也有部分八旗軍改練成新軍,例如京師八旗曾挑選部分兵丁交袁世凱仿照北洋常備軍的形式訓練,編入後來被稱為禁衛軍的陸軍第一鎮及陸軍第六鎮中,不過此軍名為禁旅,而將校卻都是袁世凱的部下,實無異袁的私軍)。

剛開始的八旗還只是販賣人口以及做一些喪盡天良的壞事,最後經過努力,現在成為軍事活動形式的一種,這樣的八旗形式真正的為祖國奉獻,做一些對國家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