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揭祕撒拉族女人能和漢人結婚嗎

風土人情 閱讀(2.72W)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十三億多人口的大國,同時中國也是一個有著眾多民族的國家,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撒拉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你對撒拉族瞭解多少?你知道撒拉族女人能與漢人結婚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揭祕撒拉族女人能和漢人結婚嗎

  問:撒拉族女人能和漢人結婚嗎?
  答:能

撒拉族婚俗簡介
  撒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在婚姻方面有幾種特點,一是男子有重婚、多妻的特權;二是男子有憑“口喚”,離棄妻子的特權,即男子如果對妻子不滿意,只要說三聲“我不要你了”,就算宣佈離婚。而女子卻無權提出離婚;三是早婚現象很普遍。女9歲,男12歲,就要承擔婚嫁的“非日則”(神聖的天命)。從此,阿娜們不準出大門一步,只能整天待在閨房繡花或學做茶飯,等媒人登門說親。四是近親通婚的較多。解放後,這些情形幾乎都已改變。

撒拉族介紹
  中國信仰宗教的十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鎮和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在積石山縣,主要分佈在大河家鎮、四堡子鄉、劉集鄉,石塬、柳溝、吹麻灘、小關等鄉鎮也有散居。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的烏古斯語組,沒有文字,用漢文,通漢語。民間傳說、宴席曲、"花兒"、歌舞等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富有特色,服飾、居住、飲食、喪葬等習俗,特別是婚俗獨特、有趣,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

婚禮程式
  說親是締結婚姻的第一道程式,男家看準了某家的姑娘,首先央請"嫂吉"帶上禮品,向女家說親,女家父母應允後,還要請其親房叔伯、阿舅,徵求他們的意見,其中阿舅的意見尤為重要,大家都同意方可決定。獲女方家同意後,男方擇定日期,多為"主麻日"(星期五),請媒人向女方送"訂婚茶",進行第二道程式。一般送茯茶一封、衣料兩件、耳環一對,女家接受,即表示應允,並當場議定聘禮。一經定親,女家則不得將女兒再許與別人。
  第三道程式是送"麥海勒"(彩禮),結婚前,男家要向女家送"麥海勒",其多少視男家經濟情況而定。據清朝龔景翰《循化志》記載:"富有的男家可送馬兩匹、騾一匹,若家貧無騾馬者,可用四小牛抵之。"一次納不起彩禮者,可先送一半,日後再補。富戶送彩禮則衣料和彩金倍增。臨娶時還要送衣服面料及化妝品等。這是舊的習俗,現在隨著社會發展,送的彩禮越來越豐富了。
  最具風情、最熱鬧的要算婚禮了。雙方擇定吉日,婚期至,新郎在男賓陪伴下到女家迎親,到女家時,新郎及男賓都不進家門,而是坐在門外的場院裡,先有女方一位長輩給新郎戴上新帽、繫上繡花腰帶,女家用油香等茶食招待,然後請阿訇誦"尼卡哈"(證婚詞)。誦"尼卡哈"時,新郎跪在阿訇面前,新娘跪在家中,阿訇站在場院高聲誦經,問新郎:"XXX你願意娶XXX為妻嗎?"新郎答曰:"願意!"阿訇又問新娘的父親:"你願意將你的女兒XXX許配給XXX為妻嗎?"答曰:"願意!"誦畢,阿訇將桌上的紅棗、核桃、糖果等撒向場院中,在場者爭搶,人們還品嚐放在桌上的一種叫"古古麻麻"的油炸食品。證婚儀式結束,女家宴請新郎及男賓,席畢,新郎及男賓先回到自家迎候新娘到來,女家則準備送新娘。
  新娘出嫁梳妝時,要哭唱"撒赫斯"(哭嫁歌),然後由至親長輩二人攙扶哭著緩緩退出大門,在門前的場地上從左至右繞走三圈,徐徐撒完一把糧食,象徵家中五穀豐登,到婆家生根發芽,然後騎上新郎家送來的迎親的馬,帶上面紗,由至親中已婚的兩名婦女陪伴,其他親朋簇擁護送前往男家。途中經過村莊時,與新娘同村、已嫁到這裡的"女相",按照撒拉族的傳統習慣,讓送親人飲食她們所準備的"油攪團"和熬茶,迎送新娘。
  新娘來到大門口,撒拉族婚俗中頗具情趣且非常熱鬧的"擠門"開始了,新郎村裡的小夥子們聚在一起,層層阻擋新娘入門。送親的一方認為,這天是新娘一生中最寶貴的日子,應該足不沾塵,由長輩直接抱入洞房;迎親的一方卻認為新娘不走進去有損新郎身價,以後難駕馭新娘,硬要新娘下馬步行。於是,你衝我堵,互不相讓,致使送親者"生氣"要把新娘帶回去,這時本村長者故意對小夥子們嗔怪一番,對送親者陪個不是,客人們仍和好如初,新娘長輩把新娘從馬背上抱到洞房。對這一習俗,撒拉族學者韓小平先生在其《撒拉族婚禮與駱駝戲》一文中進行了生動、精彩的描述:"新娘來到婆家門口時,幾乎全村的男女老幼早已把整個巷道擠得水洩不通,爆竹聲震耳欲聾,更有一群小夥子湧上前來,和送親隊伍扭作一團,你推我搡,這是撒拉族婚俗的又一風俗,送親的男眷簇擁著新娘,保護著她強行走馬進門,取意新娘有強大的後盾,警告婆家日後不得虐待。而男家則堵著門,硬是要讓新娘下馬步行,取意新娘日後要規規矩矩,孝敬公婆,尊敬丈夫,不得無禮。為此,雙方常有爭執,但並不因此傷害感情。"
  新娘入洞房後,由新娘的嫂子或嬸孃用一雙新筷子揭開新娘頭上的面紗,撒拉語叫"巴西阿什",同時說唱一段新娘生根、開花、結果、和睦相處的祝詞。這雙象徵吉祥的筷子,新郎家一定要破費收回。之後,新娘就餐,餐畢,新娘家的妯娌們端來一盆淨水向新娘索要喜錢,新娘把硬幣投進水中,表示清白如水,紮根結果,撒拉語叫"蓋吉爾喬依"。之後,男家設宴招待女家親屬,男方宗族也宴請女方親屬。這時,村裡的年輕人又起來,把新郎的父親、哥哥、阿舅捉起來,打扮一番--臉上塗上鍋底灰,戴上破草帽和空心蘿蔔眼鏡,翻穿老羊皮襖,或倒騎牛轉圈,或用木棒抬起,任意嬉耍,熱鬧非凡,直到討得一筆客觀的喜錢才肯罷休。晚上,小夥子們表演"對委奧依納"即駱駝戲,追述撒拉族先民從中亞撒馬爾罕遷至青海循化的歷史,懷念祖先這段不平凡的經歷。然後唱起優美吉祥、詼諧有趣的宴席曲。
  第二天,女方為新娘展示嫁妝,並向男方近親、阿舅贈送禮品,男方也向女方親屬分送羊背子、衣料和現金,撒拉語叫"打發啦",表示謝意。同時盛宴招待女家親朋,席將終,新娘母親或女家長輩說幾段"吾熱赫蘇斯"(囑託詞:親家之言),誇讚長輩、阿舅、媒人等的功德,囑託親家對年幼無知的新娘要多加教育和愛護,祝願新郎新娘相親相愛、白頭偕老。說完這帶有濃郁喜慶色彩的"吾熱赫蘇斯"後,便一一告別,全部婚禮儀式也就結束了。

小結:撒拉族自稱“撒拉爾”,史稱“撒拉族”、“撒喇”,是中國信仰宗教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和化隆回族自治縣黃河谷地,以及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鄉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