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飲食文化之滿族食物習俗介紹

風土人情 閱讀(1.78W)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食物習俗,也有一些食物禁忌,尤其是少數民族會比較信奉一些佛教,就會有很多的禁忌,少數民族滿族他們的食物習俗是怎樣的呢?小編來給你介紹一下吧。

飲食文化之滿族食物習俗介紹

  滿族食物習俗
  滿族喜愛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穀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黃米乾飯、大黃米小豆乾飯、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麵卷子、灑糕、蘇子葉餑餑等。小米麵餑餑有牛舌餅、碗坨;苞米麵餑餑有“菠蘿”葉餅、苞米餑餑;高粱米麵甜餑餑。

滿族喜愛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穀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黃米乾飯、大黃米小豆乾飯、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麵卷子、灑糕、蘇子葉餑餑等。小米麵餑餑有牛舌餅、碗坨;苞米麵餑餑有“菠蘿”葉餅、苞米餑餑;高粱米麵甜餑餑。炒麵和炒米也是滿族的傳統食品,最有民族特色的是薩其瑪和酸湯子。薩其瑪原料是以雞蛋和白麵做成的細條,過油煎炸,再加蜂密、白糖、瓜子仁,成金糕條。糕面撤上青紅絲,其味香甜可口。酸湯子也叫湯子,做法是把苞米浸泡多日,待米質鬆軟,磨成水面,發酵成酸味。然後用特製的湯子套擠壓成細條,直接下入沸水中;也可不用湯子套,將面攥在手內從手指縫中擠出。滿族的副食中肉類以豬肉為主,菜餚主要有白肉血腸、酸菜和火鍋,頗具特色。滿族殺豬最講究的是吃血腸。豬肉的做法講究白片,即白片肉。所謂白片肉並非指肥肉切片,而是將豬肉方塊煮熟後趁熱切成薄片,不做任何加工,不加調料。白片肉中五花肉為上乘。肉食除豬肉外,還喜食牛、羊肉及狍、野雞、鹿、河魚、哈什螞等。蔬菜除日常食用的家種白菜、辣椒、蔥、蒜、土豆外,尚按不同的時節,採集蕨菜、刺嫩芽、大葉芹、槍頭菜、柳蒿、四葉菜等山野菜及木耳、各種蘑菇等。火鍋的歷史很悠久,它最早流行於東北的寒冷地區,是滿族的傳統食俗。銅鍋炭火,雞湯沸騰,湯中雜以酸菜絲、粉絲,用來涮豬肉、羊肉、雞肉、魚肉,不時還有野雞、狍子、鹿肉及飛龍肉。冬季菜餚主要是酸菜和小豆腐,滿族釀製的大醬也是頗有歷史傳統的。食油首推豬油,又稱大油。滿族人好飲酒。當時滿族人飲茶多喜喝鬆羅茶,而今新賓滿族則多喜喝花茶。滿族飲食禁忌主要是不殺、不食狗及烏鴉之肉。

《北盟會編》記載:金時女真人“以豆為醬”。至今,農村中滿族甚至長期生活在本縣的漢族或其他一些民族家庭仍習慣於用黃豆制醬。其做法是,頭年臘月,將黃豆上鍋烀得熟爛。再放入缸中趁熱搗碎,取出打好大小適中的醬塊,擱置到來年四月,將醬塊洗刷乾淨打碎,放入缸中,加鹽、添入清水,待發酵後食用。可調味、淹漬鹹菜,幾乎是一日三餐必備的食品。

每到秋末冬初,農村家家戶戶房前或房後挖近二米深之穴。根據穴口大小,上面橫放若干根園木,覆玉米或高粱秸子,再蓋上土,此即為菜窯。窯內藏白菜、土豆、蘿蔔、大蔥等鮮菜,可儲存到來年四月。菜窯上有一口,僅容一人出入,取菜時登梯上下。其式樣似滿族先人冬居的地穴。從窯藏蔬菜以及春採山菜,秋採山貨野果,冬獵野物等現今滿族人的生活習慣同滿族先人的穴居生活,有著自然而和諧的聯絡。

根據生活的環境不同,食物也是會不同的,滿族主要就是靠打獵生活,所以他們的食物也是要求方便一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