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民間工藝>

藏族的傳統節日雪頓節簡介

民間工藝 閱讀(1.56W)

藏族是中國的五十六個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西藏、青海、四川、雲娜等地,拉薩是藏族人們的聖地。藏族也有屬於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語言上、文字上、飲食上。節日等等,都是有自己特色的。一起看看藏族民族節日雪頓節。

藏族的傳統節日雪頓節簡介

藏族自稱“博巴”,意為農業人群,是最早起源於雅魯藏布江流域的一個農業部落。兩漢時屬於西羌人的一支,7世紀贊普松贊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稱其為“吐蕃”(藏族前身),直到康熙年間才稱“西藏”,藏族稱謂由此而來。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黃南、果洛、玉樹、海南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衛藏、康巴、安多三種方言。現行藏文是7世紀初根據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10世紀到16世紀,是藏族文化興盛時期。藏族信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儀式和內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傳佛教”。藏族對活佛高僧尊為上人,藏語稱為喇嘛,故藏傳佛教又被稱為喇嘛教。藏族地區經濟以畜牧業和農業為主。

  歷史上,藏族受到佛家思想的長期薰陶。因此,許多禁忌與佛教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青海廣大藏區都有神山,在藏族人心目中,是山神的皈依之地,神聖不可侵犯。因此禁止在神山挖藥材、狩獵、砍柴等。青海的果洛、玉樹等地有放生神牛之俗,禁止人們驅趕、出賣和宰殺。由於神佛是人們的保護者、救世主,因此農牧業區藏族家家必設神龕,虔誠敬奉,吃飯、飲酒總要先敬神佛。

  藏族禁止用煨桑的火和酥油燈接火吸菸、燃蠟燭等。在藏族地區,人們睡覺時,腳不能伸向上方,因為那裡一般都供有神龕。藏族認為世間萬物皆由天神治理,神又分為凶神和吉神,於是便有了吉日和凶日之分。當進行一些重大事情,如搬家、蓋房、婚娶時,往往事先求神卜算,擇取吉日。在藏族人看來,泉為江河之源,而江河則為龍王轄域,因此,禁忌挖泉引水,否則,將受到龍王的懲罰,或澇或早。

  在舊社會,藏族婦女的地位一直十分低下,因而她們生活中的禁忌則更多。藏族認為婦女是不潔之物,煨桑、點燈、集體祭祀等場合一般不讓婦女參加,寺院規定婦女只能在一定範圍出人。婦女遇見僧侶要躬身屈膝,不能仰視。婦女不能與男人同坐一席,更不能在上方就坐。公共場合,禁止婦女飲酒、吸菸。寡婦不能參加婚嫁儀式。

  由於遊牧生活的需要,牧區家家養有藏狗,用以幫助人們放牧、守夜。藏族人們對狗是十分敬重的,倘若有人打狗,便被認為是對主人的侮辱,因而會受到譴責,甚至報復。“家有家主,灶有灶神”,農牧業區都忌諱用腳踩灶或往灶中扔骨頭等。藏族有著尊老愛幼的好風尚,鄙夷歧視、虐待老人的行為。藏族年輕人接受或向長輩遞送物品時,一般忌諱單手遞接,否則,便認為是不禮貌的,在長輩面前,青年人不能戲鬧、高聲喧譁、談情說愛,更不能唱“拉伊”。日常生活中忌諱對著客人咳嗽等。在飲食上,藏族一般不吃奇蹄類、爪類和鱗類動物。

  由於藏族分佈較廣,不同地區的節日也呈現出不同的特色,所以很難用幾個節日去概括所有藏區的節慶狀況,我們可將藏族節日分為年節、宗教型節日、賽馬節、遊樂型節日和農業型節日等。

  每年藏曆七月七年級到初五,是傳統的藏族雪頓節。“雪”,意為“酸奶”;“頓”,意為“奉獻”。雪頓節是藏族奉獻酸奶的節日。當年達賴喇嘛的夏日園林、位於拉薩西郊的羅布林卡是節日活動的中心。

  佛教忌殺生,因此每年藏曆六月十五到七月三十日,喇嘛們都在寺院關門靜修,以免傷害草木昆蟲,稱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信徒將牛奶製成酸奶,孝敬喇嘛活佛,以解決寺院食物的短缺。

  1642年,黃教掌權,五世達賴登上法王寶座,他駐錫的哲蚌寺甘丹頗章宮,成了這個王朝政治宗教文化中心。每年藏曆六月三十日,成千上萬的藏族人湧進寺院,給五世達賴和哲蚌寺的僧人們獻酸奶,請求摸頂給予長壽、豐收和死後不下地獄的祝福。附近的藏劇隊、野耗牛舞演出隊也趕來演出、慰問,從此,便形成為一個固定節日,稱“雪頓節”。這一天,五世達賴要出來看藏戲,一年一換的鐵棒喇嘛也在這一天辦理交接手續。

  五世達賴移居布達拉宮後,雪頓節活動也在布達拉宮的“空中戲臺”德央廈舉行。七世達賴晚年身患多種疾病,醫師們建議他到西郊羅布林卡(寶貝園林)洗浴,用流水養身。因此,雪頓節的主會場也轉移到羅布林卡。

  雪頓節上演藏戲,藏族也把雪頓節叫作藏戲節。藏曆七月七年級,羅布林卡雪頓節揭開序幕,劇目繁多,大家身穿節日服裝,戴著所有的首飾,帶著酸奶和各種吃喝,欣賞精彩的表演。

  小結:藏族事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雪頓節是藏族的傳統節日,也是藏族人們最盛大的節日之一,在雪頓節期間有藏戲表演和晒佛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