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建築民居>

2019年白族火把節是幾月幾日 有什麼習俗

建築民居 閱讀(4.35K)

大家對於彝族的火把節應該是非常熟悉的,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火把節並不是彝族的專屬節日,知識因為彝族的火把節的盛大程度遠遠的蓋過來其他民族,所以其他民族的火把節也就慢慢被人們忽略,那麼今天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白族的火把節吧。

2019年白族火把節是幾月幾日 有什麼習俗

2019年白族火把節是幾月幾日?
  2019年07月26日,星期五,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白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白民族內部唯一共同的節日。見於白族民家,拉瑪和勒墨三大民系內。是白族全年節日中除去漢源節日外最正式最隆重的本土節日,在白族文化生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相比之下,官方認可的白族民族節“三月街”僅僅流行於泛洱海區域的南大理一帶,其影響和重要性遠不及火把節。火把節被簡單地認定為彝族民族節也因此導致白族民間的很多怨言和不理解。

2019年白族火把節是幾月幾日 有什麼習俗 第2張

風俗
  火把節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節日在當日白天做準備,在太陽落山後開始啟動。主要有如下內容:

豎火把
  節日前夕,全村同豎一根高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火把用山上砍下來的松樹製作而成。費用由當年生小孩的人家負擔。用松樹做杆,上捆麥稈、松枝,頂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聯三個紙篾紮成的升斗,意為“連升三級”。每個升斗四周插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類字畫的小紙旗;升斗下面掛著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燈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節的中午,人們帶上小火把、紙錢、香燭、供品,到祖墳前掃墓、祭奠。

火把點燃後,撒三把松香薰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後方能回家。墓地如離家甚遠,則在家裡祭祀。

太陽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飯,扶老攜幼出門觀賞火把和跑馬。跑馬的有大人、有小孩。繞火把跑三圈後,才能向遠處馳騁。不跑馬的,就挨家挨戶欣賞各家門前的火把,看誰家火把精緻美觀。在全村的大火把點燃之前,年輕的媳婦們打著傘,背上新生嬰兒在火把下轉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2019年白族火把節是幾月幾日 有什麼習俗 第3張

點火把
  夜幕降臨時,村中老人領頭祭祀品,向大火把叩頭。幾個勇敢矯健的小夥子,一個接一個地攀上高豎的大火把,將小火把逐人上傳將大火把點燃。剎時,列焰騰空,鼓樂大作,鞭炮齊鳴,響徹雲霄,場面壯觀。當火把上懸掛升斗的竹杆被燒斷時,人們爭相搶奪凌空飛下的升斗。搶到者被視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賀,被簇擁著回家,由主人用煙、酒、茶款待簇擁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搶得升斗的人備辦。

狂歡
  火把節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個火把。見人就從挎包裡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就會發出耀眼的火光,發出“轟”的一響,火苗燎向對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認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氣,故競相燎耍,喜氣洋洋。燎耍過後,青年要成群結隊,舉著小火把到田間地頭,向火把撒松香粉,給穀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蟲保豐收。在工業時代,化纖織物普及。化纖織物不耐熱,所以遇上火把節是很慘的。

尾聲
  火把節近尾聲時大家互相道別散去。同時到燃盡的火把下面撿木炭回去放在房子外面辟邪。

小結:其實白族對火把節的重視程度一點也不亞於彝族,只是宣傳的程度並沒有非常大,除白族之外還有很多名族也是有少數名族的,大家也可以多多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