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起名>起名大全>

獨吉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起名大全 閱讀(1.59W)

跟中國人談姓氏,尤其是老一輩的中國人他們會跟你講半天關於他們姓氏的開山祖師是誰,姓氏背後的很多有趣的故事,如果剛好他們的祖上除了幾個名人什麼更會跟你談都唾沫橫飛的,那麼,關於姓氏起源你知道多少呢?獨吉姓你聽說了嗎?一起到百家姓去看看吧。

獨吉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一、獨吉姓的簡介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獨吉氏,亦稱獨斤氏、多錦氏、多金氏,源於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獨斤部。在金國時期,獨斤部稱為獨吉氏,以姓為氏,滿語為DoginHala,世居黑龍江索多理村一帶(今黑龍江上游地區)。

二、獨吉姓的起源
  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獨吉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後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者一。姓氏淵源:單一淵源: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獨吉,滿族獨吉氏,亦稱獨斤氏、多錦氏、多金氏,源於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獨斤部。

明朝時期
  女真獨吉氏即多已取漢化姓氏,到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達斡爾族獨吉氏,多冠漢姓為獨氏、金氏、富氏、吉氏等。

郡望
  喀什噶爾州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地區,是中國西部門戶重要交通樞紐。漢朝時期,喀什地區為疏勒國屬地,隸屬大漢西域都護府。在兩《漢書》、《魏書》、《隋書》、新舊《唐書》、《宋史》中均稱作疏勒國。唐朝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設疏勒都督府。宋朝時期為喀喇汗王朝的陪都。元朝時期稱乞思閤兒、可失哈耳、可失哈里、乞失哈里等。在《明史》中稱作哈實哈兒,為東察合臺汗國重鎮。清朝時期稱喀什噶爾。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設喀什噶爾參贊大臣,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設喀公地點噶爾道。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改稱喀什行政區,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改為喀什督察專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先後設有喀什專區、南疆行政區、喀什地區等。歷為官衙、公署所在地。1952年從疏附縣析置喀什市。“喀什”系“喀什噶爾”的簡稱,是突厥語“玉石”之意,“噶爾”系古波斯語“石山”之意,“喀什噶爾”即“玉石之山”之意。

另據《西域同文志》記載:“喀什謂石色。噶爾,謂磚房。其地富遮多磚房,故名”。據語言學方面的考證,認為“喀什噶爾”是古和田塞語,意為“玉石之城”。2000年,喀什市轄四個街道、四個鄉。如今的喀什市交通四通八達,每天有往返於烏魯木齊的航班,公路向東北一千四百七十三公里可達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向東南五百公里可達和田市和西藏的阿里地區,向西北一百八十公里可抵中國與吉爾吉斯共和國邊境的吐爾尕特口岸,向西南四百二十公里可通紅其拉甫口岸接中巴國際公路。

三、歷史名人
  獨吉·鶻魯補
  公元1093~1164年,女真族,即獨吉·義;曷速館部人(今遼寧遼陽阿米吉山)。著名金國參知政事。祖獨吉·回海,父獨吉·祕剌。金收國二年(公元1116年),獨吉·祕剌率曷速館部來附,因獨吉·祕剌領戶三百,遂為謀克。

獨吉·祕剌長子為獨吉·照屋,次子獨吉·忽史與獨吉·鶻魯補同母。後獨吉·祕剌逝世,獨吉·忽史仗勢謀取謀克職位。獨吉·鶻魯補勸其說:“長兄雖異母,不可奪也。”獨吉·忽史只好將謀克職位歸還給獨吉·照屋,當時人人皆稱獨吉·鶻魯補為大義之人,遂改稱獨吉·義。

獨吉·義以質子身份至上京(今黑龍江寧安東京城),由於他善長女真字、契丹字,成為了管勾宮廷文字的御前官吏,即金國朝廷御用文書。

金天會十五年(公元1137年),獨吉·義擢升右監門衛大將軍,除寧化州刺史。察廉,遷迭剌部族節度使、復州防禦使,改卓魯部族節度使、河南路統軍都監,為武勝軍節度使。

邊郡妄稱寇至,統軍司要遷移居民於汴京,獨吉·義獨不聽,日與官屬擊球遊宴。統軍司派人責之,獨吉·義說:“太師樑王南伐淮南,死者未葬,亡者未復,彼豈敢先發?此城中有榷場,若自動,彼將謂我無人。”既而果然無事,統軍謝之,請以沿邊唐州等處諸軍猛安皆隸於獨吉·義。

金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朝廷改唐古部族節度使,為彰化軍,改利涉軍節度使。是時,海陵王伐南宋,諸軍往往逃歸,而金世宗在東京甚得眾心。都統白彥敬自北京使人陰結獨吉·義,欲與共圖金世宗。頃之,金世宗即位,獨吉·義即日來歸,具陳所以與彥敬密謀者。金世宗嘉其不欺,以為參知政事。

在《金史》中評價獨吉·義說:“上曰:‘正隆率諸道兵伐宋,若反北指,則計將安出?’義曰:‘正隆多行無道,殺其嫡母,阻兵虐眾,必將自斃。陛下太祖之孫,即位此其時也。’上曰:‘卿何以知之?’義曰:‘陛下此舉若太早,則正隆未渡淮,太遲則窩斡必太熾。今正隆已渡淮,窩斡未至太盛,將士在南,家屬皆在此,惟早幸中都為便。’上嘉納之。次榛子嶺,世宗聞海陵死於軍中,謂義曰:‘信如卿所料。’”

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獨吉·義被罷為益都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賜金五十兩、銀五百兩。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獨吉·義以疾致仕。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獨吉·義病逝於家,終年七十一歲。

獨吉·思忠
  生卒年待考,女真族,即多錦·思忠。著名金國平章政事。

金國末期,蒙古大軍壓境,年老的元帥獨吉·思忠出任平章政事,領兵抵抗蒙軍。其在職期間,爆發了著名的“野狐嶺大戰”,這一戰決定了蒙、金兩國的歷史,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八萬蒙古軍卻對三十萬金軍進行了大屠殺。

野狐嶺位於張北縣城南十公里,扼中原和漠北,在冷兵器時代為兵家要地,現在叫狼窩溝。由於野狐嶺大戰是在中都西北地區進行的一系列戰鬥組成,所以它被史官賦予了很多名字,譬如:獾兒嘴大戰,這是以木華黎突擊的具體地段而命名;澮河堡之戰,這是蒙古軍最終追殲金國主力的戰場地點為名;之所以現在大部分口徑統一為野狐嶺大戰,是因為正是野狐嶺,決定了金國北方戰局的全盤崩潰。

金衛紹王完顏·永濟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成吉思汗正式斷絕對金國的歲貢。

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農曆2月,成吉思汗在怯綠連河誓師,之後親率大軍南下,蒙金戰爭開始。近十萬人的行動必定有大量蛛絲馬跡,但金國對待此事的態度一直很鬆懈,甚至禁止百姓談論北方邊事,在得知這一訊息後,金衛紹王才開始倉促佈置,他一面調集軍隊向北方佈防,一面求和延緩時間。

金國的軍隊主力,也就是這時候開始調動的。金衛紹王以平章政事獨吉·思忠、還有完顏·承裕(完顏胡沙)行省事於西北路,率領金國主力向中都北的桓州、昌州、撫州(內蒙河北交界處)運動,並授予西京留守紇石烈·執中(胡沙虎)行樞密院事,西京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大同市,打算依託界壕邊堡在中都西北和西南跟蒙古人打防禦戰。

獨吉·思忠率領金軍主力抵達北部地區後,第一件事就是加固界壕修築邊塞,他認為已有的三百公里界壕雖然有城牆,但沒有女牆副壁,所以決定組織軍兵、調集民夫大修土木工程,打算用這種辦法來阻止蒙古軍南下,號稱“用工七十五萬”。

但是這種消極防禦方法,除了勞民勞兵降低戰鬥力和挫傷士氣外一無所獲,獨吉·思忠重新修繕長達三百公里的界壕邊塞費時費力,而實際上只要集中兵力突破一點,整條三百公里長的防線就會全落空。

成吉思汗觀察後,當即分兵三萬給三個兒子去打西京,以牽制紇石烈·執中,自己則集中八萬兵力,在一舉突破烏沙堡後,立即發揮蒙古騎兵機動作戰的優勢,繼續迅猛推進,又奪取了烏月營,徹底擊潰了金軍,並展開“不留喘氣者”的大屠殺。

就這樣,獨吉·思忠苦心構築的三百公里界壕泡了湯,而金國政權就此開始喪失了與蒙古對抗的實力。

獨吉·西郎阿
  生卒年待考,滿族,即多錦·西郎阿;滿洲黑龍江鑲白旗人。著名清朝將領。

清道光年初(公元1821年),獨吉·西郎阿出任頭等侍衛,後累官至喀什噶爾直隸州(今新疆喀什)領隊大臣、護軍統領,對穩定新疆地區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