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起名>姓氏名人>

姓和的名人 姓和明星(男女明星)

姓氏名人 閱讀(1.13W)

姓和的名人 姓和明星(男女明星)

姓和的名人_姓和明星(男女明星)

和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三十一位,人口約十九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1%左右。

  歷史上姓和的名人:

和洽,三國魏汝南平人,字陽士。東漢末,舉孝廉,不就。率親舊依劉表。後歸曹操,為丞相掾屬。魏國既建,為侍中、郎中令。魏文帝即位,為光祿勳,封安城亭侯。魏明帝時,進封西凌鄉侯,拜太常。為官清貧廉潔有操守,最後以售田宅自給,卒諡簡。和嶠西晉汝南西平人,字長輿。有盛名。襲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遷穎太守。為政清簡。以賈充薦,入為中書令。晉武帝深器之,預定滅吳大計。恆以儲君機為憂。惠帝立,拜太子少傅,遷光祿大夫。家富性吝,杜預謂其有錢癖。卒諡簡。

和鬱,西晉汝南西平人,字仲輿,和嶠弟。以清幹稱。歷傷書左右僕射、中書令、尚書令。懷帝永嘉五年,漢劉曜攻破洛陽,殺官吏,鬱等奔苟。疾卒。

和匹,(公元?~452年),著名北魏大臣。北魏太武帝時任侍中。太武帝拓跋燾正平元年(公元451年)任侍中,爵吳興公。次年,太武帝為中常侍宗愛所殺,和匹祕不發喪,而是與侍中薛提、尚書左僕射蘭延等議立新君,結果亦為宗愛矯皇后令殺之。

和跋,北魏代人。以才辯名。道武帝時為外朝大人,參軍國大謀,有智算。從入中原,以功進尚書,鎮鄴。封定陵公。出為平原太守。道武帝寵之冠於諸將。跋好虛譽,性尤奢淫,道武戒之,不聽。遂誅跋。

和歸,北魏代人。和跋子。代地人(今山西北部),從徵赫連昌有功,拜統萬將軍,賜成皋男。從安頡攻虎牢,拔之。進爵高陽侯。後以罪配涼州為民。蓋吳起事,復以龍驤將軍前往鎮壓。還拜冠軍將軍、雍城鎮都大將、高陽氏。

和安,北魏代人。和歸孫。恭敏善事人,稍遷中書舍人。北魏孝明帝孝昌中,為益州刺史邴長史,固守小劍。樑將樊文熾圍之,不克。遣降至城下說降,安命射之,乃退。東魏孝靜帝嘗夜與朝賢講集,命安看斗柄所指,安答曰:“臣不識北斗。”高歡聞之,以為淳直。除給事黃門侍郎,後為儀州刺史。

和士開,北齊清都臨漳人,字彥通。初先世西域胡商,本姓素和氏。初選為國子學生。高湛為長廣王時,闢為行府參軍。善握槊,能彈琵琶,傾巧便僻,為湛所恩幸。湛即帝位(武成帝)遷黃門侍郎,嘗勸帝以國事付大臣而恣意作樂,武成帝大悅,納之。又與祖說武成帝禪位太子(後主),封官侍中、尚書左僕射。武平元年封淮陽王,除尚書令、錄尚書事,操縱朝政。後為琅邪王高儼殺。

和洪(生卒年待考),汝南人(今河南汝南)。著名隋朝將領。勇烈過人。仕周,以軍功累至車騎大將軍。從武帝平齊,又從破陳大將吳明徹於呂梁,賜爵北平侯。入隋,從韋孝寬討平尉遲迥,又以北道行軍總管擊退突厥。後遷徐州總管卒。

和逢,堯唐岐山人,武則天時負鼎上書,自言願助天子和飪,坐流莊州十餘年。後舉進士第,擢監察史。突厥請尚公主,逢堯奉使稱旨,擢戶部侍郎。坐善太平公主,貶朗州司馬。官終柘州刺史。

和守陽,唐扶風人,字守陽。和士開裔孫。中宗景龍間,為磧西支度田判官。時宗楚客欲陷郭元振,逼守陽誣證之,守陽拒不從。曾為冊立突騎施可汗使。使還,遷北庭都護府長史。改播川郡太守,尋遷北庭都護,專知支度營田十年,儲積巨億。遷隴右節度副大使,改隴西郡太守。遷江華郡太守,卒於途。

和凝,字成績,五代時鄆州須昌(今山東省東平)人。少好學,年19,後梁末帝貞明二年登進士第。初賀瑰闢為從事,瑰與李存勖戰,敗,獨凝以死相隨,時稱義士。仕後唐,歷禮部、刑部員外郎,知制誥,權知貢舉,所收多才名之士。後晉有天下,歷端明殿學士、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帝開運初,罷相,尋轉左僕射。後漢時授太子太傅,封魯國公。凝好修整,性樂善,常稱道後進。凝生平好文章,文章以多為富,長於短歌豔詞,有“曲子相公”之稱,其長短名句《紅葉稿》,又名《香奩集》。詩有《宮詞》百首,詞收於《花間集》,與子合撰有《疑獄集》,有集百卷。

和峴,字晦仁,北宋浚義(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後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出生於官宦世家。他自幼博覽群書,喜音樂,好依聲填詞,是宋初著名詞人,16歲登朝為著作郎。曾任太常博士、東京轉運史、主客郎中、大常丞。他的詞作被收錄在《全宋詞》中的有《開寶元年南郊鼓吹歌曲》三首。其主題是歌頌開國皇帝宋太祖“道高堯舜垂衣治,日月並文明”的功德和“九士樂生平”的盛世。

和嵊(公元951~995年),字顯仁,和峴之弟。宋太平興國年間進士,累官光祿寺丞。淳化初年,撰《七牖題名記》,並補註父和凝所著《古今孝悌整合》十卷以獻,擢直史館。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再獻《觀燈賦》,進右正言,知理檢院。至道初年,與王旦同判吏部銓,後病亡。

和斌,宋代濮州鄄城人,字勝之。初為德順軍指揮使,數禦敵,身被創十餘處。從狄青南征,以功擢權廣西鈐轄。大敗撫水羅世念並收降之。歷知宜、邕州,為高陽關、永興軍路副總管。為將以恩信得邊民心,嶺南珍貨,一無所取,嚴禁邊吏希功釁。官終步軍都虞候。

和勇(?-1474年),初名脫脫孛羅,蒙古和寧王阿魯臺之孫。明宣宗時居住於京師。襲指揮使,積功至都督僉事。憲宗天順年間,充遊擊將軍,統降夷千人往討兩廣。成化初率所部從徵大藤峽,晉左都督。三年召督效勇營訓練,再著戰功,特封靖安伯。

和文,元明山西平定人,字希文。師從呂思誠,學行優異。明洪武中擢用,以勤能稱於時。後累遷至刑部侍郎。和承芳明代舉人,平定人。歷唐山知縣,有惠政。以父喪還籍,斬衰竹杖,徙行千里,居喪哀毀。世稱為真孝廉。

和隆武,清代名將,滿洲鑲藍旗人。因功封三等果勇侯,授吉林將軍。卒諡壯毅。

和映,清代乾隆進士,蒙古鑲黃旗人。原名和寧。奉使衛藏及西域,前後凡十二年。著有《讀易匯參》、《三州紀略)等書。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等要職,為皇上寵信之極,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他還是皇上的親家翁,其子豐紳殷德被指定為皇上最寵愛的十公主之額駙。後被嘉慶皇帝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