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中國古代禮儀習俗知多少?

國學資訊 閱讀(2.93W)

中國是一個十分注重禮儀的國家,尤其是在中國古代等級制度森嚴的年代,以禮治國是古代一些朝代所推崇的,我們在很多古裝劇中都會或多或少的瞭解到中國禮儀文化,那麼,這些禮儀文化經得起推敲嗎?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中國古代禮儀習俗知多少?

  宮廷禮儀第一課:飲食文化
  皇家平日的飲食活動,時時處處都遵照一定的禮儀進行。若逢皇帝大婚、新皇登基或“國喪”等,其形式更為隆重。

皇家的喜慶婚喪、招待外邦使臣和各藩王大臣,皆由光祿寺主持。其飲宴皆有一定的規定:

光祿寺舉辦的“滿席”,共分六等。一等席用面120斤,席上有玉露霜方酥夾餡各4盤,白蜜印子、雞蛋印子各1盤,黃、白點子鬆餅各2盤,音圖例大餑餑6盤,小餑餑2盤,紅、白飽饊子3盤,乾果12盤,鮮果6盤,磚鹽1碟。其陳設計高1尺5寸(摺合公制0.5米),每桌銀價8兩,一般用於皇帝、皇后死後隨筵。二等席用面loo斤。席上有玉露霜2盤,綠印子、雞蛋印子各l盤,方酥翻餡餅各4盤,白蜜印子、黃白點子鬆餅各2盤,餑餑以下與一等席同。其陳設設計高1尺4寸(摺合公制0.42米),每價7兩2錢3分4釐,一般用於裡貴妃死筵。三等席用面亦為100斤,席上無黃、白松餅,另有四色印子4盤,福祿馬4盤,鴛子4盤,其它與一等席同。其陳設計高1尺3(摺合公制為0.39米),每桌銀價5兩4錢一般用於貴妃、妃、嬪死後隨筵。四等席用斤,方酥以下,大體與三等席同。其陳設高1尺3寸(摺合公制為0.39米)。每桌銀價4兩4錢4分。主要用於元旦、萬壽節、皇帝大婚、大軍凱旋,公主或郡主成婚等簇宴以及貴人去世後的隨筵等。五等席用面40斤,方酥以下大體與四等席同。其陳設計高l尺l寸(摺合公制為0.37米)。每桌銀價3兩3錢3分,用於賜宴朝鮮進貢的正、副使臣,西藏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的貢使,除夕賜下嫁外藩的公主及蒙古王公、臺吉等的饌宴。六等席用面20斤,無方酥夾餡、四色印子、雞蛋印子、其餘與五等到同。每桌銀價2米2錢分。用於賜宴經筵講書,衍聖公來朝,越南、硫球、等國朝進的使臣。

漢席自一等至三等,又有上席、中席之分。其品種主要是各類葷素菜餚。以至後來的人們視清宮的“滿席”和“漢席”所具備的特色一向有”滿點漢菜”之稱。

清宮中,妃子產下皇子,更有額外的優待。檔案記載,慈禧在產下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后,“總管史進忠等為懿妃遇喜而每日增添粳米、小米、紅粳米、碎紅粳米、老黃米、大、小米、涼穀米。此8樣米,每樣7合5勺,芝麻4合,雞蛋20個,自今日得給至小滿月(產後12天為小滿月)之日。”皇子的奶媽也受優待:““嬤嬤一人,每日用鴨子半隻,或肘子、肺頭輪流食用。”

宮廷禮儀第二課——古代禮儀
  中國古代禮儀形成於“三皇五帝”時代,到堯舜時,已經有了成文的禮儀制度,就是“五禮”。這“五禮”指的是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和嘉禮。作為人類祖先的聖賢唐堯、虞舜、夏禹等,他們本身都是講究禮儀的典範。傳說堯年輕的時候十分敬重老年人,同輩之間,禮讓三先。每次把打回的獵物平分給眾人,自己拿最少的一份。有時還把那最少的一份獵物再分送給年邁體弱的老者。他的德行受到眾人的稱頌,所以大家都推選他為首領。虞舜講究禮儀是歷代的楷模。我國的《二十四孝圖說》中第一篇《大舜耕田》,就是講他躬耕歷山,任勞任怨;供養父親、繼母和同父異母之弟的故事。

堯舜時期制定的禮儀經過夏、商、周這三個奴隸制社會國家1000餘年的總結、推廣,日趨完善得多了。周朝前期歷經文王、武王、成王三個君主,重新“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政,而民和睦,頌聲興”。周公還在朝廷設定禮官,專門掌管天下禮儀,把我國古代禮儀制度推向了較為完備的階段。

春秋時期的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年),他把“禮”推向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克己復禮”,教育他的****們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食”。總之,為了“禮”的需要,可以捨棄一切。為了宣揚古代禮制,他不遠千里,從魯國到西歧向老子(李耳)學禮。

到了漢武帝時期,“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方略確立後,禮儀作為社會道德、行為標準、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後歷朝歷代都在朝廷設定掌管天下禮儀的官僚機構,如漢代的大鴻臚、尚書禮曹,魏晉時的祠部(北魏又稱儀曹),隋唐以後的禮部尚書(清末改為典禮院)等。同時,禮儀學著述越來越重要。漢代把《周禮》、《儀禮》列為五經之一,是讀書人的必修之課。西漢人戴聖在研究前人禮書著作基礎上,編纂《禮記》一書,也被列為十三經之一。爾後,歷代禮學研究者再在這些禮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先後出現了《周禮註疏》、《儀禮註疏》、《禮記正義》、《禮說》、《禮記集解》、《禮記集說》、《禮書通故》、《禮書綱目》等數以千卷的禮學著作,成為中國歷史文化中一門重要學科,對人類文明進步起著特有的作用。

禮儀即禮節與儀式。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對於逝者來說是安撫其鬼,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信仰的派生物。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於信仰,也是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形式。“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標誌著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直到現代,禮儀才得到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儀都改變成無神論的新內容,從而成為現代文明禮儀。

古代政治禮儀
  1、祭天。始於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在對月亮的崇拜及對星星的崇拜。所有這些具體崇拜,在達到一定數量之後,才抽象為對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從殷代出現“帝”崇拜發展而來的,最高統治者為天子,君權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結束。

2、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說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漢代以後,不宜動土的風水信仰盛行。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祭土神、穀神、社稷等。

3、宗廟之祭。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宗廟的位置,天子、諸侯設於門中左側,大夫則廟左而右寢。庶民則是寢室中灶堂旁設祖宗神位。祭祀時還要卜筮選屍。屍一般由孫輩小兒充當。廟中的神主是木製的長方體,祭祀時才擺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時行九拜禮:“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肅拜”。宗廟祭祀還有對先代帝王的祭祀,據《禮記·曲禮》記述,凡於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嚳、堯、舜、禹、黃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漢代起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則始創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內建立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4、對先師先聖的祭祀。漢魏以後,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唐代尊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唐宋以後一直沿用“釋奠”禮(設薦俎饌酌而祭,有音樂沒有屍),作為學禮,也作為祭孔禮。南北朝時,每年春秋兩次行釋奠禮,各地郡學也設孔、顏之廟。明代稱孔子為“至聖先師”。清代,盛京(遼寧瀋陽)設有孔廟,定都北京後,以京師國子監為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曲阜的廟制、祭器、樂器及禮儀以北京太學為準式。鄉飲酒禮是祭祀先師先聖的產物。

5、相見禮。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官員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駙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平民相見,依長幼行禮,幼者施禮。外別行四拜禮,近別行揖禮。

6、軍禮。包括征伐、徵稅、狩獵、營建等。

古代生活禮儀
  1、誕生禮。從婦女未孕時的求子到嬰兒週歲,一切禮儀都圍繞著長命的主題。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禮儀。此時,設壇於南郊,后妃九嬪都參加。漢魏時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時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禮儀,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東永安門北建木製方臺,臺下設高禖神位。清代無高禖之祭,卻有與之意義相同的“換索”儀式。誕生禮自古就有重男輕女的傾向。誕生禮還包括“三朝”、“滿月”、“百日”、“週歲”等。“三朝”是嬰兒降生三日時接受各方面的賀禮。“滿月”在嬰兒滿一個月時剃胎髮。“百日”時行認舅禮,命名禮。“週歲”時行抓週禮,以預測小兒一生命運、事業吉凶。

2、成年禮,也叫冠禮,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冠禮從氏族社會盛行的男女青年發育成熟時參加的成丁禮演變而來。漢代沿襲周代冠禮制度。魏晉時,加冠開始用音樂伴奏。唐宋元明都實行冠禮,清代廢止。中國少數民族不少地區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成年禮,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褲、盤髮髻等儀式。

3、饗燕飲食禮儀。饗在太廟舉行,烹太牢以飲賓客,重點在禮儀往來而不在飲食,燕即宴,燕禮在寢宮舉行,主賓可以開懷暢飲。燕禮對中國飲食文化形成有深遠的影響。節日設宴在中國民間食俗上形成節日飲食禮儀。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冷飯寒食,五月端陽的粽子和雄黃酒,中秋月餅,臘八粥,辭歲餃子等都是節日儀禮的飲食。在特定的節日吃特定的食物,這也是一種飲食禮儀。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順序,勸酒、敬酒的禮節,也都有社會往來習俗中男女、尊卑、長幼關係和祈福避諱上的要求。

4、賓禮。主要是對客人的接待之禮。與客人往來的饋贈禮儀有等級差別。士相見,賓見主人要以雉為贄;下大夫相見,以雁為贄;上大夫相見,以羔為贄。

5、五祀。指祭門、戶、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戶,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門,冬祭井。漢魏時按季節行五祀,孟冬三月“臘五祀”,總祭一次。唐、宋、元時採用“天子七祀”之說,祀司命(宮中小神)、中、國門、國行、泰厲(野鬼)、戶、灶。明清兩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後,罷去門、戶、中、井的專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與民間傳說的灶王爺臘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國家祀典採用了民間形式。

6、儺儀。濫觴於史前,盛行於商周。周代的儺儀是四季驅邪逐疫。周人認為自然的運轉與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轉換,寒暑變異,瘟疫流行,鬼乘勢作祟,所以必須適時行儺以逐邪惡。儺儀中的主神是方相氏。兩漢,儺儀中出現了與方相氏相配的十二獸。魏晉南北朝隋唐沿襲漢制,儺儀中加入了娛樂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獸角色,由樂人扮演。至今仍有遺存的貴州土家族儺堂儀最為完整典型。

中國禮儀在中國文化中起著“準法律”的作用。

禮儀即禮節與儀式。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對於逝者而言是安撫其鬼,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信仰的派生物。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於信仰,也是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形式。“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標誌著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直到現代,禮儀才得到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儀都改變成無神論的新內容,從而成為現代文明禮儀。

宮廷禮儀第四課——清朝禮儀
  中國號稱“禮儀之邦”。到了清代,禮儀之風更盛,傳統禮儀對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大到國家軍政,小到衣食住行、舉手投足,無不做出詳盡的規定。

跪拜與禮儀
  為維護封建等級制度和宗法制度服務是中國封建禮儀的最大特點,因而禮儀中處處體現著尊卑差別。而足以顯示這種尊卑的,恐怕要屬跪拜之禮了。封建社會,臣子見皇帝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禮;百姓見官員須先行跪拜;下級官員晉見級別相差較大的上級時要行跪拜禮;子孫晚輩拜見長輩要跪地磕頭請安;祭祀祖先當然也要磕頭。

1793年,一個悶熱的午後,83高齡的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小憩。此時,官員送來了英王的禮物,大多為西方的精巧機械,他觀看之後,頗為高興。早些時候,乾隆接到沿海商人代稟的英國使團信件,其中說到,皇帝83大壽時,未及來賀,今特遣使節前來進貢,因信中“情詞極為恭順懇摯”,他已經允准使節馬嘎爾尼等來京覲見,並命令沿海官員妥善接待。

使節未到,禮物已先期到達,這讓乾隆相當滿意。因為有了皇帝的旨意,馬嘎爾尼一行一路受到各級官員的禮貌接待,對中國人的“彬彬有禮”大加讚賞,並向中國官員表示:“敝使昧於貴國風俗,今後各事,請各大人就貴國習尚中所有者便宜行之,敝使決不稍持異議。”

然而,正是雙方都小心翼翼遵守的“禮儀”,卻差一點使英國使團覲見“中國大皇帝”的行動夭折——矛盾就發生在馬嘎爾尼一行即將面見乾隆的前夕,雙方就朝見禮節進行商討時,中國官員要求馬嘎爾尼等向乾隆行三拜九叩大禮,而英國使團堅持要行面見本國國王時的單膝跪拜吻手禮。爭執激烈之時,馬嘎爾尼甚至以不見皇帝相威脅。眼看原定覲見日期將至,雙方終於達成一致:英國使團官員以單膝跪拜禮見皇帝。

儘管最後乾隆表示寬容,讓馬嘎爾尼行單腿屈膝禮,而其背後的意義則是,西方蠻夷,不知禮數。既然禮數不全,其他皆免談。

當然,晚清社會中還有打拱作揖之禮,這多見於平級官員和平輩人之間。雙方一見面,即雙手打拱,彎腰低頭,有時甚至要一揖到地。這已經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禮數了,但比起鞠躬和握手來則又顯得繁瑣了。

晚清從跪拜之禮向鞠躬握手之禮的轉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以人格基本平等為主旨的西式的鞠躬和握手,作為正式禮儀飄洋過海來到中國從清代開始,但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作為正式禮儀在中國流行。

服飾與禮節
  服飾和禮節是一個國家文化源遠流長的最顯露的標誌。在明清兩朝才建立起來的天子形象,使龍袍成為清朝帝王最具特色的服飾。按照清朝禮儀,皇帝龍袍屬於吉服,在一般慶典、公務活動時穿著。而在重要大典、祭祀壇廟、納後大婚時,皇帝穿更高一等的朝服。搭配朝服穿戴的飾物從頭到腳包括了朝冠、朝帶、朝珠、披領與朝靴。不同的服裝名稱,穿著場合也不同,在當時是有嚴格區別的。

清朝以異族入主中原。滿族原是尚武的遊牧民族,在戎馬生涯中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冠服形制與漢人的服裝大異其趣。清王朝建立後,清代服飾也得以充分吸收漢族服飾的成就。以官服為例,馬蹄袖、馬褂是清代官員服制的一大特色,但官服上的“補子”直接取之明代,文官繡禽類,武官繡獸類,分別按品級的高低,繡以各類飛禽走獸,以突出官員在職能和氣質上的要求。與明代不同的是,清朝的官服大褂的前胸是對襟的,補子也分為兩塊,繡在袍衫外面的大褂子上,稱為“補褂”或“補服”,禽獸的花樣與明代也略有差異。由於補子是在成衣後縫上的,對於邊角的加工更為精細,常常配以精緻的花邊,突出了裝飾效果。明代的烏紗帽到清代換成花翎,用孔雀毛上的“眼”即“目暈”花樣的多少,分出單眼、雙眼和三眼的級別。官員的朝服和常服,裡三層外三層,行袍、行裳、馬褂、坎肩、補服,重重疊疊,還要佩戴各種朝珠、朝帶、玉佩、彩絛、花金圓版、荷包香囊等等。朝珠又有翡翠、瑪瑙、珊瑚、玉石、檀木的等級限定,連絲絛都有明黃、寶藍、石青之分。用什麼款式、質料和顏色都要受到禮制的規範,違反規定的以犯罪論處。雍正皇帝賜死年羹堯,就有擅用鵝黃小刀荷包,穿四衩衣服,縱容家人穿補服的罪狀,將服飾的等級之別細分到了極致。女裝雖然相對寬鬆,但精雕細刻無微不至,鑲邊有所謂“三鑲三滾”、“五鑲五滾”、“七鑲七滾”,多至“十八鑲”。在鑲滾之外還在下襬、大襟、裙邊和袖口上綴滿各色珠翠和繡花,折襉之間再用絲線交叉串聯,連看不到的襪底、鞋底也繡上密密的花紋。這樣重重疊疊,無所不在的裝飾效果,雖然有一定的美學價值,但如此繁瑣細密的包裝,是衣冠之治高度細密化的產物,這也使清代的服飾到了難以再發展的地步。

清朝官員穿的朝服,其實是由旗裝演變過來的:圓領、捻襟、左衽,四面開楔,束腰,有扣絆,窄袖(有的帶有箭袖),保暖、便於坐騎。清初開始的制度規定,官員入朝必須穿披肩領袍,謂之朝服。朝服帶有箭袖,就是在本來就比較窄的袖口前邊再接一個半圓形的袖口。一般最長為半尺,形似馬蹄,又稱“馬蹄袖”。袖和肩是清服區別身份的標誌。帶箭袖的旗袍是滿族貴族平時穿著和旗人百姓的節日禮服,一般旗人只許穿披肩領便袍,而到了普通百姓那裡就只許穿無披肩的領袍,謂之便服。

旗袍有單、棉、皮之分。清初,其式樣一般是無領、大襟、束腰、左衽、四面開衩。穿著既合體,又有利於騎馬奔射。出獵時,還可將乾糧等裝進前襟。這種旗袍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個是無領。努爾哈赤為統一衣冠,曾釐定衣冠制,規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帶領子,只有入朝時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領。二是在窄小的袖口處還接有一截上長下短的半月形袖頭,形似馬蹄,俗稱“馬蹄袖”。平時綰起來,冬季行獵或作戰時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類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響拉弓射箭,故又稱之為“箭袖”(滿語稱之為“哇哈”)。滿族入主中原以後,“放哇哈”成為清朝禮節中的一個規定動作,官員入朝謁見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將馬蹄袖彈下,然後再兩手伏地跪拜行禮。

中國曆來被稱為“禮義之邦”,禮儀在古代社會的政治文化生活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閃耀著古代文明的燦爛光華。作為記錄古代文明的文言文,蘊涵大量的古代禮儀,中學語文教材上也涉及許多。瞭解它,不僅欣賞到古代禮儀文化,而且幫助讀者,特別是中學生掃除閱讀文言文的一大障礙。古代禮儀,包括“吉”、“嘉”、“軍”、“賓”、“凶”五個方面,下面結合教材,歷歷介紹給學生朋友。

一、吉禮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只、人鬼的祭祀典禮。
  祭宗廟
  《曹劌論戰》中“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中“犧牲玉帛”是祭宗廟的祭品,祭者將之列於神案之上,祈求祖先之靈的護佑。

拜先聖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我”入塾之初,便被領著拜匾和鹿,“算是拜孔子”,這也是吉禮的一種。

臘祭
  古人在歲末祭社(即祭土地神),祈求生命之本――農業的豐收,是為臘祭。如《祝福》中寫道“天地眾神歆享了牲醴和香菸”,這便是祭者所期望的結果;又如《社戲》中所描述的“社戲”,也是為祭土地神而舉辦的大型民間活動。現今民間所謂“送灶”,則是“臘祭”的遺留。

二、嘉禮和合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
  宴禮
  古禮規定,在宴飲之時,配以樂舞,是為宴禮。如《醉翁亭記》中寫道,“宴酣之樂,非絲非竹”,“絲竹”(即管絃樂曲)便是宴禮的一部分。

投壺之禮
  這種禮節是從古人宴時騎馬射箭取樂演化而來的,“投壺”即把箭投入壺中,壺束頸鼓腹,其中盛以小豆,使箭投入後不至於彈出,一般距投者三箭半,投中者罰不中者飲酒,以此活躍宴飲氣氛。如《醉翁亭記》中所說的“射者中”,其中“射”即投壺。

尊老之禮
  《陳涉世家》中寫陳涉入陳之後,“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議事”,“三老”指三種老人,一是貴族中的老者,稱為“閣老”;二是平民中的老者,稱為“庶老”;三是為國捐軀者的老人,稱為“死政者之老”。這三種老人國家給以優待,聲望極高。課文中的“三老”顯然不指“閣老”,而陳涉召之的目的,無非是看中其聲望。

三、賓禮接待賓客之禮。
  朝覲之禮
  古時候諸侯定期朝見天子或霸主,是為“朝覲之禮”,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燕魏韓趙“皆朝於齊”?閌欽庵擲窠凇

會同之禮
  古時候諸侯四方會齊,共聚一堂,規模巨集大,是為“會同之禮”。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寫公西華的志向:“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其中“會同”即指“會同之禮”。

相見禮
  古人等級制度森嚴,相見時,按長幼之序和官職大小行禮。《范進中舉》中寫范進進學回家,其丈人來訪,范進“向他作揖”,胡屠夫教訓他不要與“平頭百姓”“拱手作揖,平起平坐”,及後來范進中舉後張鄉紳來訪,“同范進讓了進來,到堂屋內平磕了頭”,都是古時的相見之禮。現今相見握手,也是相見之禮,不過卻完全沒有了等級之分。

九賓
  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九賓:由九名迎賓人員立於殿廷,依次傳呼接引使者上殿。這是當時外交上最隆重的儀式。

四、軍禮師旅操演征伐之禮。
  師不功
  古時軍隊獲勝而歸,帝王會出城至郊外迎接,而軍隊打了敗仗,有進帝王也會如此。軍隊吃了敗仗,叫“師不功”或“軍有憂”,軍隊回國,則以喪禮迎接,國君身穿喪服,頭戴喪冠,失聲痛哭,並吊死問傷,慰勞將士。《餚之戰》中秦軍戰敗,“秦王素服郊次,鄉師而哭”,便是“師不功”之禮。

五、凶禮哀憫、弔唁、憂患之禮。
  《餚之戰》中,晉文公去世,其子晉襄公“墨衰絰”,穿上黑色的喪服以示哀痛。
  陶淵明《輓歌》“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中“他人亦已歌”亦為凶禮。

小結:中國是禮儀之邦可以說是名副其實,但是現在的禮儀和古代的禮儀有了很多的不一樣,但是現在我們瞭解古代禮儀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