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齊魯文化特色有哪些?

國學資訊 閱讀(2.04W)

齊魯大地,歷史上它是中華文明的中心地帶之一。這裡有著源遠流長的齊魯文化,並且學派眾多,出現過許多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文藝家,開創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體系和豐功偉業,帶動了中華文明的發展。接下來,我們去關注一下齊魯文化的特色吧!

齊魯文化特色有哪些?


  齊魯文化的特色可以分述如下。
  第一,它以周公和姜太公為先驅者,建立起魯文化和齊文化兩大體系,並在良性互動中發展,促成齊魯文化旺盛的生命和內在的張力。周公之子封於魯,其後人將周禮傳承下來;至孔子創立儒學,以“仁”為核心,將禮樂文化提升為禮義之學,孟子繼之,遂使魯文化形成崇仁、重禮、尚德、貴和的傳統。姜太公封於齊,將周禮部分內容與當地東夷文化和民俗結合起來,在建立禮樂制度的同時,注重發展經濟、健全法制、增強實力。至齊桓公和管仲,形成霸業。後又有晏嬰治齊,政績卓絕。以《管子》為代表的齊文化,禮法並重、農商同舉、義利兼顧。魯文化與齊文化的匯合與互補,使得山東的古代文化既重視人文價值理想,又重視現實國計民生;既注意道德禮樂的建設,又注意行政法規的完善;既保持厚重的傳統,又能寬容開放。

第二,它以禮教儒學和道家道教兩大文化脈絡,形成儒道互補、相輔相成的格局。儒家重人文化成,道家重自然純樸;儒家以教育和修養,提升人性,改良社會,道家以復歸和無為,克服異化,超越世俗;儒家重群體關係,道家重個人自由。儒道互補使中國文化內部有一種良性的制約與平衡,這一點在齊魯文化中尤為明顯。山東是孔子孟子和儒學的故鄉,儒學影響巨大,自不待言。山東的道家和道教文化也很深厚和發達,卻被一些人忽略了。莊子出生地尚有爭議,但他活動於山東、河北、河南交界一帶,卻是可以斷言的。唐代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封《莊子》為《南華真經》,而南華山就在菏澤東明境內。故莊子既傳承楚文化,又深知儒學,以其近之也。此外,膠東面臨大海,自古便有神仙傳說和修仙方士,遂成為道教重要源頭;金元之際又有全真道從這裡興起,這是有深刻歷史文化背景的。

第三,它以儒、道、法為基礎,又能吸收諸子百家,形成多樣性文化兼行並存、對話交流的傳統。先秦時期學術上的百家爭鳴,集中體現於齊國稷下學宮,各種學派都可以在這裡自由發言、平等討論,故天下學者雲集於此。古代山東是學者的天堂,除了儒、道、法之外,還出現過墨家、兵家(孫武與孫臏)、陰陽家(鄒衍)等學派,都產生過重大影響。管仲乃潁上人,而為齊相;荀子乃趙人,而為稷下祭酒:都說明古山東文化昌繁,尊重人才,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西漢時期,齊魯經學儲存最為完整,《易》有田何,《詩》有申培公、轅固生,《書》有伏生、孔安國,《禮》有高堂生,《春秋》有胡母生、申公,《論語》則有《齊論》與《魯論》,傳者多人。東漢經學大家鄭玄,魏晉玄學代表王弼,及大學者何承天、劉勰等皆山東學者。隋唐以後,中國文化中心南移,但在齊魯文化故土上,仍然哺育出許多歷史文化名人,如文學家辛棄疾、李清照、蒲松齡,軍事家戚繼光,大學者王懿榮、傅斯年、牟宗三,宗教家丘處機及其餘全真六子。在北方地區,山東的文化始終是活躍和多彩的。

第四,它以泰山文化為根基,又以東海文化為中介,接引西方文化進入其中,逐步實現其近現代的轉型。山東既有內陸地區,又有較長的海岸線,兼有陸海之利,自古便與朝鮮、日本有海上交通。泰山作為五嶽之首和惟一具有封禪資格的“國山”,代表著中華農耕文明的傳統,體現著崇高自尊和厚德載物的偉大精神,是中國的象徵。在近現代中國落伍以後,西方列強的侵略勢力首先從沿海一帶進入中國,於是膠東成為殖民主義的掠奪物件。在帝國主義的侵華史上,膠東大地記載著許多國家民族恥辱的事件。青島租地乃德國侵略的結果,而後青島又歸於日本掌握;威海劉公島則是甲午海戰中國慘敗的見證。新中國成立,膠東主權迴歸中華。山東人民既有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歷史,同時也學會吸收西方文明的優長,發展對外海上經貿事業,使山東沿海地區的文化較早具有中西融合的特色。而山東的地理優勢和人們較開放的心理素質,對於改革開放以後山東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了積極的推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