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泉州踩街活動的由來 泉州民俗踩街活動

國學資訊 閱讀(2.91W)

過年的時候,我國各個地區會有一些地方性的民俗活動來歡度春節,泉州位於福建省,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泉州也被稱為一生要去一次的地方。說到踩街,大多數人還是比較陌生的,那麼,泉州踩街活動的由來是什麼呢?

泉州踩街活動的由來 泉州民俗踩街活動

泉州踩街的歷史由來

泉州踩街活動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它起源於古代元宵節的迎神賽會活動。這種活動在古代泉州非常盛行,尤其是在正月元宵節期間,參與者們會通過化妝遊行的方式來慶祝。這些遊行通常伴隨著大量的裝飾和燈光,展現了當地人民豐富的文化和藝術創造力。明代萬曆年間,《泉州府志》就有關於泉州踩街活動的記錄,描述了當時的盛況,表明這項活動在當時已經相當流行和重要。

隨著時間的推移,踩街活動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具有豐富藝術形式的傳統民俗活動。現代的泉州踩街活動中,包含了多種多樣的表演元素,如貢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吹、籠吹、龍虎鬥、南音清唱、弦管、什音、五音、舞獅、弄龍、閣車、高腳戲、歌仔戲、裝人、紙塑巨像以及“旗鑼鼓槍”等多種表演形式。踩街時的路線通常是預先設定的,參與者們在行進過程中進行表演,有時還會根據觀眾的熱情而臨時停車表演,以此表達對觀眾的支援和感激。

泉州踩街活動的特色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泉州“踩街”的主要傳統藝術形色,有人們熟悉的“貢球舞”(綵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吹、籠吹、龍虎鬥、南音清唱、弦管、十音、五音、舞獅、弄龍、閣車、高腳戲、歌仔戲、裝人、紙塑巨像、“旗鑼鼓槍”等多種多樣。

“裝人”(妝人),即化裝成古戲出中人物或滑稽形象,俗稱“裝人”。前導持一面卷書牌,上書表演單位(境、村)名稱,繼以五音鑼鼓開路,表演節目有人們喜聞樂見的“陳三五娘”、“鄭元和”、“親姆打”、“西遊記”、“白蛇傳”、“打鐵記”、“騎驢探親”、“公背婆”、歌仔戲等等。

錢鼓舞,是一種傳統古典舞蹈。表演者各執皮製錢鼓按音樂節奏起舞,形式多樣,有綵女錢鼓舞,有配合“昭君出塞”的遼人錢鼓舞等。

馬隊閣,以兒童著嶄新古裝,各飾戲中角色,騎在盛裝的馬背上參加遊行。

閣,採用古代的閣棚,如床狀故又稱“閣床”,上面架起長方型的棚子,分“粗閣”和“細閣”兩種,上有綵綢或佈景,兒童1至3人,妝成戲中人形象,坐在棚中,前後由4人扛閣遊行,這是“粗閣”。“細閣”則是閣中有一個古裝少女,坐在瓷鼓上,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形象古樸優雅。

還有一種較為罕見的“龍閣”,又稱“蜈蚣閣”。全長可達三四十米,寬1米餘,中分十餘節由巨木製平板連線成一串,每節均可轉動。閣首雕塑一個大龍頭,閣尾裝大龍尾,全閣披著彩繪鱗狀的龍身長布,看上去猶如一條龐大的活龍。閣上裝著二、三十個孩童,各穿“封神榜”等神話中的人物服飾,各騎稀禽異獸排列其上,中間還穿插兩名女童彈琵琶歌唱。閣的左右兩邊橫槓上,由60個壯漢扛抬,緩步徐徐而行。起歇即由司鑼者鳴鼓統一指揮,樂隊則在閣兩旁步行隨之演奏。

獵戶陣和舞獅陣。獵戶陣全陣成員數十人,各披“獵裝”,分別手執各種兵器(十八般武藝齊全),為首者披掛戎裝騎馬開路,陣中還有若干人扛著禽獸及虎皮隨行,頗有架勢。不時還打出各種套路,十分壯觀。□獅陣除執各種器械外,尚有藤盾牌,雨傘,舞獅子等。

觀看泉州踩街,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全面瞭解踩街文化,以便傳承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