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漢服禮儀之邦:為什麼漢服文化是禮儀之邦的象徵?

國學資訊 閱讀(5.03K)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禮儀文化則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到禮儀文化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一些衣著、體態、用餐……而中國禮儀文化中一道奇葩莫過於漢服文化了,那麼,漢服文化為什麼會是禮儀之邦的一個象徵呢?一起去看看把。

漢服禮儀之邦:為什麼漢服文化是禮儀之邦的象徵?

  漢服文化是反映儒教禮典服制的文化總和,貫穿西周到明朝的儒教書史體系《禮記》、《後漢書·輿服下》、《晉書·輿服》、《宋書·禮五》、《南齊書·輿服》、《魏書·禮志四之四第十三》、《隋書·禮儀七》、《舊唐書·輿服》、《新唐書·車服》、《宋史·輿服》、《明史·輿服》,通過祭服、朝服、公服、常服以及配飾體現出來。漢服文化是在漢民族通過儒教《十三經》、大唐《開元禮》和正史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從三皇五帝到明代這一段歷史時期,漢服文化通過連綿不斷的繼承完善著自己,漢服文化是一個非常成熟並自成體系的千年文化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了數千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的服裝。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束腰,用繩帶繫結、寬袍大袖,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

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衣裳通裁)等形制。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

在這次端午活動中,展出了漢服中最常見的的幾種款式:
  上衣下裳制的男裝漢服
  上衣下裳制漢服在周朝文人學士階層十分流行,如孔孟諸子百家,一直到宋明時期也有一些文人儒生喜歡穿這類漢服,顯然是對祖先懷有崇敬仰慕之意。如今男裝上衣下裳制的多為祭祀用服,是十分隆重的禮服。

齊胸襦裙
  齊胸襦裙是對隋唐五代時期特有的一種女子襦裙裝的稱呼,在古代,一般女子的襦裙裝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而隋唐五代時期出現的一種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些服裝史上多稱之為高腰襦裙,根據現在人們對它的考證,一般改稱之為齊胸襦裙。

對襟襦裙
  對襟襦裙也是襦裙的一種,其上襦為直領,衣襟對稱,故稱對襟襦裙。

深衣
  深衣制的一種,上下連裳。直裾深衣不繞襟,衣裾在身側或側後方。漢代以後,由於內衣的改進,盛行於先秦及西漢前期的繞襟曲裾已屬多餘,本著經濟勝過美觀的歷史發展原則,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成了深衣的主要模式。

曲裾
  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後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曲裾按衣襟繞住身體的數量分單繞、雙繞、三繞,又按長度分為長曲、短曲。而活動中展示的是雙繞長曲。

對襟的漢服,兩側從腋下起不縫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著。在宋、明朝時最為盛行。

唐式大袖衫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簪花仕女圖》,圖中仕女穿的便是這種款式的漢服。顧名思義,大袖衫是袖子寬大的一種漢服,是一種禮服的形制,在該活動中模特展示的是對襟襦裙款的大袖衫。而實際上,也有人將大袖衫套在齊胸襦裙、直裾等其他形制的漢服之外,展現出華貴飄逸的效果。

很多人看到短打就會想到“店小二”,然而,這只是現代古裝戲劇帶給人的錯誤印象。其實短打是勞動人民的便服,多用粗布製作,上衣下褲,方便活動。

當天展示模特的合照,從左至右的漢服依次為褙子、直裾、短打、唐式大袖衫、對襟襦裙、齊胸襦裙、曲裾、衣裳,此外,漢服還有交領襦裙、直裰、襖裙、半臂等款式。

漢服交領襦裙
  從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幾千年時間裡,漢民族憑藉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漢民族自己獨特特色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因清朝由滿族統治,漢服遭遇斷代。而如今漢文化復興運動日漸在炎黃子孫中興起。因此在今天,一些重要祭祀、紀念活動、民俗節日慶祝等活動中我們仍能看到漢服的身影,也有漢服同袍鼓起勇氣,在日常生活中穿起漢服,以喚起身邊親友對傳統服飾的記憶。

小結: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這個和漢服文化有著莫大的關聯,這是因為漢服是漢族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部分。曾在周禮的禮典分為五禮八綱。
  知識普及:五禮包括:賓禮、軍禮、嘉禮、吉禮和凶禮、;八綱包括: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禮、
射禮、朝禮、聘禮。冠禮和婚禮是嘉禮的核心。祭禮即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