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解讀回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風土人情 閱讀(2.52W)

回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在歲月的沉澱之中也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譬如開齋節,爾德節、古爾邦節、茂魯德節等日子。每每這天降臨,回民們便會早早的開始準備節日用品,以全新的面貌來迎接它的到來。那麼,回族的風俗習慣具體會有哪些呢?

解讀回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因為回族居住分散,各地之間在舉辦婚禮的形式或名稱上難免有一些小的差異,但都是大同小異。通常來說,男家看中某家姑娘,先請親友中的一位長輩或德高望重熱心人,攜帶禮物去女家提親,俗稱“下茶”、“拿盒”或“送問包”、“送說茶 ”。經商議,女家若同意這門親事,即留下禮物,否則當即退還。有時女家無法當場給話,雙方就商定延期回答,男家定親心切而久等無音時,再次請人攜帶禮物上門催問,叫“送催包”。

待女家同意後,雙方共同協商選定媒人各一人,並言定具體日期,準備訂婚儀式,俗稱“送禮”、“下佔茶” 或“下定茶”。男方送女方衣料等物,女方回敬以鞋、繡花襪子等,表示這門親事己定。男方接到這些回禮後,即分送給所有親戚共享,客觀上將兒子已經定了終身大事的資訊告訴他們。在定婚後至結婚前的一段時間裡,若遇到節日,男家須按自己的財力,攜帶時令禮物去女家拜訪,女家則也會給予回禮,一般都是點心、牛肉、水果之類的禮品。有的也送錢,這些錢女方會用來購置陪嫁物品,新家庭的大件物品多數是男方出錢,女方購買。但也不一定,看雙方家庭經濟條件了,如女方條件好,不需要男方出錢女方陪嫁品也會豐盛。女方必備的還有床上用品,居家裝飾用品等。訂婚以後,雙方協商具體日期送彩禮,俗稱“送禮”。即帶彩禮去女家送禮。彩禮的輕重,一般按女方的意願和男方的財力多寡磋商而定,有的女方家還開出禮單,彩禮主要有傢俱、衣料、首飾、現款、羊肉等。

回族青年男女舉行婚禮的前兩三天,男女要帶上蒸饃、羊肉給女方家送去,叫“催妝禮”。婚禮舉行的前一天,男女雙方家庭都要各自家中“做乜帖”,祈禱真主、祝福這樁婚事,同時宴請各自家庭的親友,並進行明天舉行婚禮事宜各自的負責事項和分工,如迎娶、做菜、寫禮單、招待客人等等事宜都要提前安排妥當。男方家庭和親友在這一天還要宰牛(一般是一頭或兩頭)、盤鍋臺、架鍋燉肉、借桌椅等,反正事情很多,親戚朋友不分男女老少齊動員,歡歡喜喜一同備置明天的婚宴。

結婚當天一早,男方派幾名親友帶一禮盒、新衣服、新鞋等前往女家娶親。女方家給新娘開臉(拔汗毛)、洗大淨,稱“離娘水”。有的地方大熱天新娘還要穿紅棉襖,取“豐衣”之“意頭”。待新娘子梳妝打扮停當後,還要請全可人(即父母雙全、子女雙全、夫妻和睦的人)送親,預示新郎新娘白頭偕老,兒女雙全。送親的人須是雙數,送親宜早不宜遲。再同各位長輩、兄弟、妯娌送親的一同上車,必須要有一位壓車的男孩,一行人組成送親隊伍,迎親歸來時的隊伍比較大,大車小車、嫁妝車、媒人、嫂子、小舅子大老哥、三姑六姨等,到了男方家門口都不主動下車,要等送壓車錢後才下來,給少了也不行。

鄰里鄉親故意把躲躲藏藏的男方父母拉到車前,用一根繩子系在車頭上,大家像趕牛一樣,大聲吆喝,讓他們向前拉車,這叫往家裡拉扯新媳婦。新郎則圍著接親車跑步轉圈,以示熱烈歡迎。把這些事情做好後新娘子和送閨女的人才下來允許男方人卸嫁妝,然後進門。賀喜的親友自動排成兩行,夾道歡迎。有條件的從大門到新房門,要鋪紅氈或毛毯子,如沒條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著新娘走進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的,以示尊貴。待送親人全部下車後雙方親屬鄰里互相高聲道“色倆目”。

接著,先請阿訇選誦一段《古蘭經》,然後,阿訇當著證婚人問新郎:“你願意娶她為妻嗎?”新郎如願意要馬上表態:“蓋畢爾圖”(我願娶)。再問新娘,新娘表示同意:“達旦”(我願嫁),阿訇則宣佈:“從現在起,你們二位正式結為夫妻”,並告誡二位新人要互敬互愛。然後眾親朋好友向他們“晤吧哩克”(祝賀)! “尼卡哈”儀式即結束。接著,阿訇從擺在面前的盤子裡抓起一把糖果隨手一撒,在座的人飛身搶奪,這是吉利的“意頭”,也是婚禮的高潮。儀式結束後,方能入洞房。

入洞房後,前來鬧床的人們蜂湧而至,有些地方的農村,宴席曲唱家們口唱《恭喜歌》前來恭喜鬧床,併為東家演唱宴席曲。新郎揭去新娘的紅蓋頭,摘掉頭上的喜花,互相交換禮物,新郎送給新娘包著錢的紅紙包,新娘給新郎小紅布蛋蛋式“針扎子”。此外,新郎還要用喜糖、核桃、喜棗撒向前來要喜糖的人,稱為“撒喜”。

如果男方輩份很大,那參與逗媳婦的人就很多,甚至其中會有一些四五十歲的人對新媳婦一邊滿口嬸子或奶奶的叫,一邊說些玩笑話。如果男方輩分小人就少多了,因為不管歲數大小,只要是輩小就能參與,輩分相同的人歲數要小才能逗,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是“三天裡頭沒大小”,婚姻喜事,誰都可以逗。

(回族婚俗——“耍公婆”)
  鬧床鬧到一定的時候,新娘的姐姐(或嫂子或送親的)攜帶夜餐和核桃棗兒前來洞房鋪床,將核桃棗兒壓在氈角下,又各置數枚於新娘懷裡,祝福兒女滿堂。有的地方,還請二位新人睡前各喝一碗放有二枚熟紅棗的牛奶。也有的在新被子的角中塞上紅棗、花生、瓜子等,意為早生貴子,白頭借老。這時,新郎要給鋪床人送些錢,以示謝意。
  婚宴上,對待孃家人比對其他前來慶祝的親友要隆重,男方親友的主要任務就是伺候好送親的人,所以不能有一點怠慢,入席後先上甜點、乾果、茶水,共有八個碟,這些吃好,撤下後就是九個碗、油香、湯類,阿訇桌上也是一樣的。孃家人一開始動筷子,期間婆婆、公公、新女婿都要親自來和大家見面客套一番。同時外面院子裡的婚宴也就開始了,很多前來祝賀的鄉親開始拿禮赴席,滿院子坐滿了前來慶賀的親友鄉親,人們有說有笑,很熱鬧。 另外,與白天的不同,晚上有兩三桌宴席,就坐的一般都是新郎最要好、交往最多的一些朋友、同學等。
  新婚第二天,小兩口一大早就要起床,新郎去女家向岳父岳母及有關長輩親戚說請安(也叫回門),孃家以設宴款待,一般由已經男青年作陪。俗稱“陪女婿”,表示婚事圓滿成功。如女方在那邊輩分大,那新郎也倒黴,會有很多人去逗他,套馬車、幾個小夥子抬起女婿來墩屁股等,道理是一樣的,熱鬧一番為喜事助興。當天回來後,到婚後第九天,還要宴請一下眾親友,告訴他們新婚幸福美滿。在這期間各親友會在各自家中做一些拿手的好吃的,爭相邀請這對新人來家中做客,和新人聯絡親情和感情,俗稱“請媳婦”,這種活動一般要延續很多天甚至幾個月。於是,一個新的回族家庭就在團團喜慶親和的氣氛中誕生了。

社會習俗
  <1>誕生禮
  回族把出生視為一種大禮,保留著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在孕育期,通常稱婦女有孕為“有喜”。詢問時,一般只說有喜了嗎?而不能問你懷孕了嗎?婦女在孕育期還有許多避諱和禁忌。如不送親,不參加婚札,不見已故的人,不送葬。若在途中遇見送親、送葬的,要儘快避開,不能迎面而行。在飲食上也有一些戒律,尤其注意的是不讓孕婦吃兔子肉。據說吃了兔子肉,生下的小孩嘴和兔子嘴一樣是豁的。也不允許孕婦平時隨意譏笑別人的小孩,更不能笑有生理缺陷的小孩。臨產時,孕婦要洗大淨,儘快住進產房,這叫“占房”。
  嬰兒哇哇降生後,若是男孩,則在家庭或親屬、近鄰中,選擇一個聰明、誠實、勇敢的人首先踏進產房;如是女孩,要選擇一個溫柔、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進產房,這叫“踩生”。回族認為,孩子出生後,誰先進入產房,孩子的氣質、性質就像誰。這是回族人民一種美好的祝願和希冀。
  接生婆接完小孩以後,主人要給她散五至十元的乜貼(小費),有的還給買一件衣服。在孩子出生三天的時候,回族叫“三洗”,也叫“洗三”,要用熱水洗掉孩子身上的汙垢。這天,主人要款待親戚、朋友、鄉親,祝賀小孩平安無事,長命百歲。而鄉親、朋友在“洗三”這天,給月婆子送長面、油香、鍋塊、雞蛋、肉等營養品,表現了回族內部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同心同德的風尚。有的月婆子在坐月子期間缺奶,就讓家裡人拿一個小碗收吃七家面,這叫“修渠引水”。
  孩子滿月後,還要舉行滿月禮,也叫賀滿月。這天,要請剃頭師理齊孩子頭髮,並根據頭髮的重量,相應地向貧窮人施散一部分錢財和物品。同時,將剃下的小孩頭髮,挽成一個小球,用線和沙佈網住,連在小孩的枕頭上,意為壯膽、吉利,健康成長。上海等地回族穆斯林還給孩子留小辮、戴手鐲、鎖片,祝願孩子長大成人。賀滿月,也要做飯菜、炸油香等,款待親朋好友和孩子的舅舅、外爺、外奶奶等親戚以及左鄰右舍。
  孩子到了一百天,有的還舉行“百日禮”,回族也叫“趕百路子”,祝福孩子一生中走寬闊的道路,奔遠大的前程。

<2>命名禮
  在嬰兒誕生的當天或三天之內,必須請一位阿訇給嬰兒舉行命名禮,即起經命,也叫回回名。命名禮首先由家庭主人把孩子抱到門檻裡。阿訇站在門口或門檻外,先對著小孩的右耳低念“班克”,即在清真寺宣禮塔上召喚教民上寺禮拜的宣禮詞。再對著小孩的左耳念“尕麥體”,即教民匯聚到清真寺後準備禮拜的招呼詞。然後,是男孩便在左耳裡慢慢吹一口氣或輕輕咬一下耳朵,是女孩則在右耳朵裡吹一口氣。據說,念宣禮詞、吹氣的意思是,把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兒,由清真寺之外呼喚到清真寺之內,一生下來就要成為一個當然的穆斯林。當阿訇舉行這種儀式後,便從回教眾多的先賢中選出一個美名,告訴家裡人,以示吉慶、俊美。命名禮結束後,要用紅棗、白糖、紅糖、冰糖水等甜東西給小孩兒開口。

<3>抓週禮
  抓週禮也叫歲禮,回族俗稱抓歲。這是回族當中較為普遍的一種禮儀,尤其有的回族生的第一胎,或有些沒有生育能力領別人孩子的,則更重視這種儀禮。
  小孩的抓歲儀式比較簡單。當小孩一週歲時,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等都懷著喜悅的心情,在週歲的頭天晚上或當天早晨忙忙碌碌、說說笑笑地準備歲糕。回族對歲糕很講究,選用優粉、紅棗、香豆子粉、胡麻油等原料。歲糕必須做成圓的,厚約三、四寸,直徑一尺左右,用蒸籠蒸。講究厚道大方。花樣要新穎美觀,一般由六至八個三角形組成。每個三角形上的圖案必須是用面製作的牡丹、梅花、荷花等花草,忌諱用貓、狗、兔、羊等動物一類的圖案。每朵花的中心放一個大紅棗。歲糕做得既白又軟,吃起來又香又甜。切糕人要選請長輩或年老的人。有條件的回族還要宰雞、羊,做涼粉,燴五香萊。由於回族分佈在全國各地,做歲糕的習俗也不完全一樣。有的地方的回族在抓歲那天,只須吃歲糕,不吃米飯、麵條等其它主食。
  在抓歲這天,還要邀請親戚朋友和左鄰右舍的人到家吃歲糕。來賓一般要給孩子帶上玩具等小禮品,表示慶賀。舉行抓歲禮時,主人要放一個大紅桌子,桌子上喜歡擺上鋼筆、毛筆、筆記本、《古蘭經》和用紙製作的小飛機、小輪船、刀、劍及女它玩具等,爾後,由母親或父親把小孩抱到桌子前,讓小孩任意抓。來賓和全家老小圍著孩子一起觀看,希望孩子能抓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東西。

<4>割禮
  割禮,阿拉伯語“海特乃”的意譯。回族俗稱“遜乃提”,也叫割禮或成丁禮。回族男童一般在5~9歲實行割禮,即割除陰莖的包皮。回族為什麼要割包皮呢?因為伊斯蘭教規定男孩到十二歲,已經懂事,要開始承擔宗教義務,履行“天命”和“遜乃”的宗教功課。這樣宗教上的一些規定長期發展,久而久之,慢慢地便成了回族的風俗習慣。
  回族割包皮的習俗,從醫學的角度看是很衛生的,是有科學道理的。男孩的生殖器因包皮過長,不能上翻,即為包莖,包皮下常常積聚汙垢,這種汙垢如不及時清潔,時間長了,會帶來許多疾病,如包皮炎、包皮結石等等。狹窄的包莖還使陰莖發育遲緩。特別嚴重的是,包皮內積留的尿汁精滴,脫落的上皮和包皮垢等都比較容易腐化、甚至潰爛,容易引起陰莖癌。

<5>見面禮
  俗說話“回回見面三分親”。回族無論男女老少,他們見面相互問候時,通用一種祝安詞,也叫見面語。《古蘭經》多次強調見面禮節的重要性,說“如有祝安於你,你應當比他更好地來回答他。”祝安詞一般都是致者先說“安色倆目阿來昆”,意為求主賜你們平安,而回答者則說“吾阿來昆色倆目”,意為求真主也賜你平安。這一禮俗文化,源於阿拉伯。據宗教傳說,易卜拉欣和他的妻子晚年得一“聖子”,天使曾預先向他說“色倆目”,從此後人們也仿效。穆罕默德傳教時期,這一禮俗已普遍流行,並當作一種“聖行”。唐時來華的阿拉伯、波斯人將這一禮俗帶到了中國。這種祝安詞原帶有宗教色彩,但經長期沿用,回族群眾已經把它看成是正常的祝安問候語,相當於漢語的“您好”和“您也好”。
  互致“色倆目”還有許多講究。一般是晚輩先向長輩致“色倆目”。平輩親友相逢,年幼者向年長者致“色倆目”。教民與阿訇相遇,教民先致“色倆目”。客人見了主人,客人先致“色倆目”。出門在外的要向當地留住者先致“色倆目”。乘騎者對步行者先致“色倆目”。男對女先致“色倆目”。夫對婦先致“色倆目”。(西北有的地方是婦對夫先致“色倆目”)。少數人對多數人先致“色倆目”。如個別人到清真寺或碰紅白喜事,要向多數人高聲道“色倆目”(你們好),多數人中凡是聽到的要回色倆目。這樣少數人就不再一一去向每個人致“色倆目”。
  反對說“色倆目”時搖頭晃腦、喜喜哈哈等不穩重的表現。對年輕人見了老人不致“色倆目”,視為一種沒禮貌的行為,遭到眾人的輕視和議論。對於聽到別人致“色倆目”而不回“色倆目”的,視為高傲不禮貌的行為,遭到眾人的辱罵。在遇到對方赤身裸體,或正在上廁所,或正在禮拜時不說“色倆目”。見到漢族等其他不信仰伊斯蘭教民族同胞,只握手問好,不說“色倆目”。回族男女之間致“色倆目”時不握手。回族的祝安詞,不僅見面講,分別時有的也互致“色倆目”。一些出門在外的回族,在給長輩和老人通訊時,稱呼上寫上“代‘色倆目’問候”。現在慶祝回族節日和舉行有關宗教會議時,有關回族人士在講話時,也先道一聲“色倆目”,簡稱“色蘭”,使回族群眾產生一種親切感。

<6>待客禮
  回族人民待人誠實憨厚,和藹可親,有禮有節。當家裡來客人時;走出大門外去迎接。如客人騎自行車,立即把車子接過來推上,對有行李包的客人要把行李接過來提上。客人進屋時,要主動給揭開門簾,讓客人先進屋。客人入座後,馬上沏茶、備飯。一般不跟客人說“你喝茶不?”“你吃飯了沒有?”“給你做飯吧!”等等,即使家裡比較困難的回族,只要來客人,也悄悄出去借面、借雞蛋,想把客人招待好。把飯菜做好端上桌子以後,主人不陪坐、不陪吃,站在地下,先說一聲“請口道”,接著一再謙讓、夾菜,照顧客人吃好飯,回族人認為主人陪坐、陪吃是對客人的不禮貌。
  眾人同桌聚餐時,先洗手以後,謙讓年長的入庫上席,要等他動筷子以後,其它人再動。吃飯時,不說汙言穢語,不貶嫌食物,不在碗裡亂吹亂攪。要小口進食。吃烙餅、饃饃、油香時,不拿在手裡大口大口咬著吃,而要用手掰著吃;放餅時,注意將面子放在上面,掰開後而沒吃完的,不勉強塞讓同席者吃。飲水時,不接連吞嚥。不能對著杯盞喘氣飲吮,要一氣一氣地慢飲。

生活習俗
  <1>沐浴
  沐浴是回族最重要的風俗之一,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回族的沐浴,可分為大淨和小淨。“沐”即小淨,“浴”即大淨。小淨的洗法有若干程式:洗兩手至腕部;洗兩便;漱口;嗆鼻;洗臉;洗兩手至兩肘;抹頭、抹耳、抹額;洗腳至兩踝骨。大淨,就是用清潔的水洗滌全身。沐浴源於宗教活動,《古蘭經》中講到:“通道的人們啊!當你們起身去禮拜的進候,你們當洗臉和手,洗至於兩肘,當摩頭,當洗腳,洗至兩踝。如果你們是不潔的,你們就當洗周身。如果你們害病或旅行,或從廁所來,或與婦女交接,而得不到水,你們就當趨向清潔的地面,而用一部分土摩臉和手。”現在不僅信教的回族群眾常洗大小淨,就是不信教的回族也洗大小淨,這已經形成了一種風俗習慣,人們越來越多地注重沐浴給身體、身心帶來的益處,把沐浴看成是調節精神的方法,是洗滌靈性、修養德性的途徑。

<2>洗滌衣服
  回族重視人的外表,認為外表可以影響內心,衣服是外表的重要內容。《古蘭經》中對衣服有特殊的意義:“阿丹的子孫啊!我確已為你們而創造遮蓋陰部的衣服和修飾的衣服,敬畏的衣服尤為優美。”回族的解釋是,真主為人類造下的衣服有三種功用,第一個功用是保護身體,第二個功用是增加美觀,第三個功用是藉外表美麗人的精神。既然衣服有如此功用,對衣服就應給予相當的重視和嚴格要求,講究清潔衛生就必須從衣服著手。《古蘭經》上說:“你應當洗滌你的衣服,你應當遠離汙穢。”在回族群眾看來,如果衣服髒了,加之不修邊幅,蓬頭垢面,既有害身體健康,又影響人的美觀,更會影響精神面貌,給人留下精神頹廢、人格醜陋的印象。而衣服洗得乾乾淨淨,穿得整整齊齊,即便是舊衣服,也會使人感到舒服、優美,特別是能體現一個人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風貌。回族群眾一般都有保持衣服清潔的良好衛生習慣。

<3>搞好家庭衛生
  回族人不僅注意自己身體和衣服的清潔乾淨,還特別注重自己居住環境的清潔。居住環境的好壞,是否清爽整潔,不但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人的性情。雜亂無章、骯髒汙穢的環境,容易使人心情煩躁、愛發脾氣,甚至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而清爽整潔的環境,既有利於身體健康,又有助於人涵養性情,可以使人心情平靜愉快,養成良好的性格。回族在很早以前就有灑掃屋堂庭院的習慣。現在回族的多數家庭都喜歡把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東西放得井井有序。回族婦女更是講究衛生,屋子裡窗明几淨,門簾潔白,大小物件乾淨明亮,令人賞心悅目。

4>禁吃汙穢食物
  講究清潔衛生的道德要求,還突出地表現在飲食衛生上。伊斯蘭教規,以“淨潔為相依,汙濁的受禁止”為原則。穆罕默德也說過“食一口不潔之物,等於廢四十日的功修”。在伊斯蘭教的影響下,回族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養成了禁食的習慣。依據《古蘭經》中的規定,禁食“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回族群眾對所禁食物有詳盡的解釋,認為“自死物”,一般死於瘟疫,其體內帶有大量病菌及其它分泌物,既不鮮美,又缺少營養價值,且易罹致疾病。
  回族還有禁酒的要求,認為酒是事端的禍首在現實生活中,回族對犯了飲酒禁律的反映,沒有像犯食禁食豬肉那樣強烈,但虔誠的穆斯林是禁酒的。

喪葬習俗
  回族的喪葬禮,是人一生結束後由鄰里鄉親、朋友等進行哀悼、紀念、祈禱的一種儀式,是回族民俗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回族群眾認為,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結果。作為在世的人,對於亡人不論其貴賤或貧富,不管是子孫滿堂,還是鰥寡孤獨,都要盡埋葬的責任,並要葬之以禮。回族的葬禮,既有回回民族的習俗特點,又有伊斯蘭教處理死者的信仰性質。
  回族喪葬習俗隨著回回民族的形成而逐漸形成。回族的喪葬習俗至遲在明代就已基本形成。明代回族著名學者李贄生前遺囑:“倘一旦死,總擇城外高單,向南作一坑,長一丈,闊五尺,深至六尺即止。既如是深,如是闊,如是長矣,然復就中復掘二尺五寸深土,長不過六尺有半,闊不過二尺五寸。以安予魄。既掘深了二尺五寸,則用蘆蓆五張,填平其下,而安我其上,此豈有一毫不清淨者哉!我心安焉,即為樂土,勿太俗氣,搖動人言,急於好看,以傷我之本心也。雖馬誠老能為厚終之具,然終不如安餘心之為愈矣。此是餘第一要緊言記。我氣已散,即當穿此安魄之坑。未入坑時,且閣我魄於板上,用予在身衣服即止,不可換新衣等,使我體魄不安。但面上加一掩面,頭照舊安枕,而加以白布巾單,總蓋上下,用裹腳市甘字交纏其上。以得力四人平平扶去。待五更初開門時寂寂抬出,到街擴所,即可裝置蘆蓆之上,而板復抬回以還。”回族的喪葬還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實行土葬,忌火葬。回族實行土葬,
  第二,主張速葬。
  第三,從儉節約。
  第四,一律平等。
  第五,有自己的場地。

禁忌
  <1>生活禁忌
  回族禁止求籤、玩賭、拜偶像。
  自古至今,男女老少均不讓陰陽、算命先生給自己算命,也不去給別人算命,不揣骨相面,不信風水陰宅,不求仙方神藥,不搞驅鬼治病等等。回族認為求籤、算命等這一切都是不正當的汙穢行為。因為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人的命運是真主安排的,人的一切全由真主前定。
  回族禁止拜任何偶像,在回民聚居的村寨一般不搞人頭塑像,家裡忌擺各種人物和動物塑像,牆上也不願掛人頭畫像,只掛山水風景畫。有的回民家裡雖掛了人物或動物畫像,但禮拜時,在畫像的眼晴上蓋一張白紙。因為回民只信真主,不信其他一切神靈,也不去崇拜一切偶像,養成了在家裡不擺偶像的習慣。
  回族還嚴禁玩賭,認為玩賭對己、對別人、對社會都不利,認為玩賭是“哈拉姆”(阿拉伯語),所賺之錢不勞而獲,是不義之財,使不得。過去回族當中也有個別人玩賭,其結果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新中國成立前,有首回族民歌形象地表現了“十人玩賭九人窮”的下場:“一病未好百病纏,腰子曲得像籠袢,頭上枕的半截子磚,屁股上蓋的是窟窿氈。”
  回民還嚴禁放高利貸。認為放高利貸使不得,但現在民間有人卻實行變通辦法。另外回民還禁止用食物開玩笑;禁止婦女袒胸露臂;忌漢民到回民家裡借餐具;回民還禁止男子戴金飾;不許過度裝飾;嚴禁扎青(黥墨、紋身)、拔部分眉毛等等。

<2>飲食禁忌
  回族人提倡保持純潔的心靈和健全的思想,熱誠的精神和健康的身體,在生活方面杜絕汙穢、骯髒、貪婪、懶散、愚蠢等。所以本身不純淨,並且對人無益,甚至有害的事物和食物都應該遠離,在飲食禁忌方面也形成了回族的特點。很多人都知道不食用豬肉是回族的飲食習慣之一。其實在中國境內除回族外,有此飲食習慣的民族還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保安族。這些民族不養豬,不吃豬肉,對豬都比較反感,回族人稱其為“恨子爾”。
  回族除忌食豬肉外,對奇形怪狀、汙穢不潔、爪利牙銳和性情凶惡的飛禽、猛獸及魚類,回族都禁食。就禽類來說吃谷的、有胃的、似雞嘴的可以吃,如雞、鴨、鵝、鵪鶉、鴿等,而似鷹嘴、食肉的則不能吃,如老鷹、梟、騖、禿鷲、烏鴉等;凡獸類是吃草的、反芻的、有四蹄的、性情馴善的可以吃,如牛、羊、駱駝、鹿、兔等,反之則不可以,如虎、豹、狼、獅、鼠、蛇、驢、馬、騾、狗及猴、熊、象等;海中之魚可以吃的是腹下有翅膀,身上有鱗,脊上有刺,有頭尾的,如鯉魚、鰱魚、鯽魚、黃花魚、帶魚等,不能食用的有鯨魚、鯊魚和烏龜等,海豹、海獅等也在禁食範圍之內。回族還禁食用火器擊斃的“可食類”畜禽。禁戒動物的羽、革、毛、角等,可以為人所用。除魚類之外的動物須要誦安拉之名宰(非“殺”)後才可食用,禁食之物在迫不得已時食之無過。另外牛羊身上的內外生殖器、睪丸、血液、鼻須、耳朵、棗(胰子,就是淋巴結)等也不可食用。現代的事實也證明,這些部位和物質都是各種病菌高發滋生地,是藏汙納垢的所在。所以賣牛羊肉的回民要把牛肉、羊肉收拾得乾乾淨淨,規置得利利索索。什麼肉棘、胰子、汙血管、淤血塊、散髒毛等各種汙物,都應該給去掉。特別是絞餡尤其要洗淨弄清潔。清代回族學者劉智說道:“飲食,所以養性情也,以彼之性,益我之性。彼之性善,則益我之性善;彼之性惡,則滋我之性惡:彼之性汙濁不潔,則滋我之汙濁不潔性。”(《天方典禮,飲食》)解釋禁食豬肉時說道:“豬是畜類中最汙濁的,其性貪,其氣濁,其心迷,其食穢,其肉無補而多害,樂從卑汙,有鋸牙,好攫,齧生肉,愈壯愈惰,老者能附邪魅為祟,乃最不司食之物也。”

結束語:回族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歷來備受外界所關注,當然,這些離不開文化傳承者,也更加離不開回族的老百姓,通過他們的活動,我們才能更加清晰明瞭的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