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滿族的風俗禮儀文化,你都瞭解哪些?

風土人情 閱讀(2.12W)

在許多電視熒幕上,我們看到的滿族人對於禮儀都是非常有儀式感,滿族人非常的講究禮儀。那麼關於滿族的風俗禮儀文化,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滿族都有哪些的風俗禮儀呢?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滿族的風俗禮儀文化,你都瞭解哪些?

滿族人對於上下級別,日常上有很多的規矩,擁有很多的規定。比如新媳婦是不能和公公婆婆一起吃飯,如果是長輩在吃飯的時候,媳婦是隻能在旁邊伺候的。否則是視為大不敬的,這些都是古老的風俗,現今基本上都消失了。

瀋陽一般滿族有敬老尊上的風尚。青年人見了長者要垂手站立並要和顏悅色地回答長者的問話。有人衝父母狀況,子女必須起立回答。對老人,三天請小安,五天請大安。請安禮,男有“問安”、“打千兒”、“叩頭”。“問安”,是請小安,垂手站問好。“打千兒”是請大安,也叫“單腿跪”,滿語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撣下袖頭,左腿前屈,右腿後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頭與身略前傾。“叩頭禮”,即磕頭,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請安“首必四叩,至三則跪而昂首,若聽命者然。尊長者以好話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則不起也”(《柳邊紀略》卷四)。對神佛、祖先、帝王則三跪九叩。女人禮儀不同於男人,有“蹲安禮”,俗稱“半蹲兒”,即雙腳平行站立,兩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狀。婦女平日相見,以右手撫其額,點頭為拜,俗稱“撫鬢兒”,即手指從眉上額頭鬢角連撫三下,隨後點頭目視。婦女相見,興手拉手之禮,俗稱“拉拉禮”,與漢族婦女拜見禮有別。至親久別相見彼此抱腰接面,然後執手問安,是謂抱腰接面大禮。如幼輩見長輩,兩手抱其腰,長者用手撫其背。老年夫妻相見有“頂頭禮”,老夫婦久別重逢,老伴迎上去用頭頂住老頭胸脯,老頭輕輕撫摸幾下老伴後腦勺或後脖頸。

滿族人,路上遇見不相識的長者,要鞠躬垂手問“賽音”(滿語,好的意思);如騎馬,要下馬閃在路旁讓長輩先行。長者了也很客氣地說:“謝謝阿哥,請上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馬趕路。

兒媳婦對公婆更是恭敬,要端莊恭謹,每日給公婆裝煙三次,一日三餐要站著侍候,早晚還要送上洗臉水和洗腳水。新媳婦頭一年不能上炕吃飯。在公婆面前不許穿短衣服,不許大聲責罵孩子。兒媳婦外出,臨走要給公婆裝煙,說聲“請阿瑪、額娘看家”。來了客人,兒媳婦要紮上圍裙聽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聲媳婦要答應“嗻”,再去幹活。即使媳婦年歲很大,在年歲小的長輩面前也要恭敬侍候。

滿族有重小姑習俗。滿族未結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側坐,媳婦則侍立於旁謹慎侍候。

滿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義。在滿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東西要高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認領。有以“竊人之財為恥”的風習。“鄰里相處,有難必幫”,一家缺米大家湊,一人打柴大家燒,為鄉間鄰里平常之事。互相借貸,不需立契,只憑口頭相約,恪守信義。

舊時農村旅店少,過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主家熱情招待,酒足飯飽後自然留宿。由於滿族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迴避。但客人入睡時必須背女主人和衣而臥,方為有禮。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報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禮”表示謝意即可趕路。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動手做飯吃,飯後收拾乾淨,物放原處,臨行時拿來草放在門前,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來後會感到很榮幸。

關於滿族的見面禮
  滿族常見的禮節是請安、打千。過去小輩對長輩,三天一請安,五天得打千。請安為小禮,垂手站立,鞠躬唱喏:“請某某安。”打千為大禮,其形式男女有別。男人見到長輩,先哈腰,左腿前伸並彎屈,右腿曳後;左手扶膝,右手下垂,與此同時唱喏:“請某某安。”女的頭微低,雙手貼腹相交,膝下蹲,同時唱喏:“請某某安”。《紅樓夢》第八回有描寫家人見寶玉時請安、打千的情景,它這樣寫道:“一見了寶玉,趕來都垂手站立。獨有一個賣辦名喚錢華,因他多日未見寶玉,忙上來打千請安。”滿族請安有“定省”,即少輩對高齡長輩固定每天“請早安”、“請晚安”,這又稱“晨昏定省”。

抱腰接面禮是滿族表示最親密的大禮,一般用於至親相見。其形式是,右手抱腰,左手撫背,交頸貼面。此俗自後金時就興,“親舊相見者,必抱腰接面,雖男婦間亦然”。至親相見也有行“頂頭禮”的,這一般常見於老兩口之間,老頭出遠門回來,老太太迎上前,用腦袋頂著老頭胸脯,老頭輕輕地撫摸一下老太太的脖子,或拍拍後腦勺就行了。

滿族“俗尚齒,不序貴賤”。平日見到長輩,不分貧富尊卑,皆尊稱“馬法”(滿語,意為爺爺)。路途上遇見長輩,“必鞠躬垂手”而問“賽音”(滿語,意為“好”),待長輩走過去後,少輩才可行動。少輩到長輩家,“雖賓必隅坐”。長者到少輩家,少者必打千請安。婦女席炕做活見到長者進屋,則“跪膝而坐,以右手指加於眉端”,連續三下;如果是平輩不跪,則只撫眉端三下,表示敬意。

叩頭禮常見於下級對上級、少輩對長輩。表示恭敬、侍奉、懇求之意,或春節拜年,均行叩頭禮。行禮時,先脫帽,跪左膝,後跪右膝,馬蹄袖一彈,雙手著地,連叩三下頭。此俗自建州女真時就有,《建州聞見錄》雲:“將胡(指女真人為官者)之見奴酋(努爾哈赤),脫笠叩頭,卒胡之於將胡亦然。”祭祀時也叩頭。

尊老敬上”是滿族人禮儀的中心內容。
  入關後康熙、乾隆皇帝數次舉行“千叟宴”,身體力行提倡尊老敬上。因此,滿族人無論是官宦士紳,還是平民百姓,都把尊老敬上視為美德,成為家規族法的重要內容。

平日,同居的晚輩人每天早、晚都要給老人請安。長輩的教誨要洗耳恭聽,不能頂撞。與長輩同行,要隨從其後。進出門時,要先行幾步為長輩開門,並請長輩先行。在屋中,要長輩先坐。長輩說話,非得允許,不得插言。長輩外出遠行,要送出大門外,歸來要迎至大門。年輕人外出歸來,要先向父母請安,然後再回到自己房裡。

路途相遇,小輩須垂立路旁,讓長輩先走。吃飯時,要長輩先坐、先吃,自己才能坐,才能動筷子。食畢,長者先放下筷子,晚輩才能夠離席。過去滿族是“父子不同席”,現已改變。

媳婦對公、婆禮節最多,也最恭謹。如每天要早起做飯,還要裝煙、打洗漱用水、問安等。一日三餐要站立侍奉,不能與公婆同席。而未出嫁的姑娘則有特殊地位,“可就食於翁姑之側”。

滿族人非常“重客守信”。
  滿族人好賓客,信朋友,重感情。入關後的滿族仍沿此習。家裡來了賓客,必設炕桌,置酒款待。宴客的菜餚均是雙數,飲酒必以大盅,盡歡而止。滿族人守信用,答應朋友的事情,一定會千方百計去做。

山區滿族是非常難得來客人的,來一個客人非常的難得,所以當地如果是來了一位客人會非常熱情的熱情準備。主人外出幹活的時候,基本上也是不會鎖門的,路人可以隨意的進來喝水、吃飯。

小結:滿族晚輩見到長輩都是會打招呼,以前的時候是跪安,現今一般都是問候一下就行了。滿族在乾隆、康熙時期的是有很多的禮儀文化,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的都逐漸的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