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什麼是黎族竹竿舞?揭祕黎族竹竿舞

風土人情 閱讀(2.38W)

聽過很多地方都在跳竹竿舞,但從來沒有真正的瞭解過竹竿舞?竹竿舞又叫做打柴舞是黎族民間最早的,最具代表性的舞種,它我起源於黎族的喪葬活動中,用於保護屍體、驅趕野獸的。發展到現在也就不拘泥於喪葬場合了,在很多場合都有竹竿舞。那麼,什麼是竹竿舞,竹竿舞有哪些價值?一起去看看吧。

什麼是黎族竹竿舞?揭祕黎族竹竿舞


  主要特色與價值:起源於古崖州黎族喪葬活動,是黎族民間最具代表性的舞種。

打柴舞是黎族民間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舞種。黎語稱“轉剎”、“太剎”,起源於古崖州(今三亞市)黎族喪葬活動。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時用於護屍、趕走野獸、壓驚及祭祖的一種喪葬舞。黎族村寨有一喪法叫“旱賽”。即人死後入殮,停棺12天、24天、一個月不等時間,然後入土。在停棺“旱賽”期間,喪家及周村相關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要到喪家跳打柴舞。清代《崖州志》對這一習俗作了記載:“喪葬。……貧曰吃茶,富曰作八,諸心以牛羊低燈鼓吹束奠……。作八,心分花木,跳擊杵”。“跳擊杵”則指跳打柴舞。這是目前所見的唯一記載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獻。

打柴舞又叫竹竿舞,在晒穀場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擺開腿一樣粗的兩條方木作墊架,墊架上橫放若干條手腕粗的長竹竿,持竿者相向地雙手各執一條竹竿尾端,把竹竿與墊架、竹竿與竹竿碰擊出有節奏的聲音,稱為“打柴”。

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是有兩條墊木和數對小木組成。跳舞時將兩條墊木相對隔開2米左右平行擺放於地面上,墊木上架數對小木棍。木棍兩端分別由數人執握,兩兩相對,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擊,發出強烈有力的節奏。

舞者跳入木棍中,來回跳躍、蹲伏,模仿人類活動和各種動物的動作及聲音。持竿者姿勢有坐、蹲、站三種,變化多樣。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槎繩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篩米步、猴子偷谷步、烏鴉步等九個相對獨立的舞步組成。在有節奏、有規律的碰擊聲裡,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間,不但要敏捷地進退跳躍,而且要瀟灑自然地做各種優美的動作。當一對對舞者靈巧地跳出竹竿時,持竿者會高聲地呼喝出"嘿!呵嘿!"場合極是豪邁灑脫,氣氛熱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練或膽怯,就會被竹竿夾住腳或打到頭,持竿者便用竹竿抬起被夾到的人往外倒,並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跳的小夥子在這時,往往因機靈敏捷,應變自如而博得姑娘的青睞。

歷史價值:黎族古代護屍舞的“活化石”。各族多有護屍舞。黎舞與喪葬習俗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只有打柴舞一種,經考證,它是目前發現的黎族古老的護屍舞,對研究黎族舞蹈歷史源流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藝術價值:具有成套的固定的跳法和專有名詞。目前黎族各舞蹈中,有成套的舞蹈內容、跳法和專有名詞,僅僅打柴舞一種。

競技價值和健身價值:由於打柴舞是用粗木棍、舞的全程是在上下、左右、交叉擊木情況下完成的,故講究擊木者和舞者的配合、默契、膽量和身手、腳法的靈敏。稍有不慎則被擊傷。古代,當地黎族人也利用喪葬活動跳打柴舞的機會,進行競技性比賽。解放後,打柴舞經過加工,改編,流行於整個海南省。並列入部分高校、中專、中國小校體育教材,受益眾多。

由於打柴舞道具、節奏、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極強的娛樂、競技成份,打柴舞很快傳遍整個海南黎族地區,成為黎族著名的舞種。

打柴舞節奏強烈有力,動作古樸粗獷,生動形象,藝術感染力強,有很強的娛樂性,是開展群眾文體活動的較好方式。新中國成立後,經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及各縣相關部門加工整理,打柴舞搬上舞臺、銀幕和運動場,成為黎族舞蹈和體育專案,多次參加全國大型文藝匯演和全國民族運動會,獲得金銀獎。經加工、改編後,打柴舞其道具由木棍變為竹竿,故又取名為“竹竿舞”。今天舞臺或運動場所見的均為跳竹竿的形式出現。1957年舞蹈工作者將其改編晉京參加少數民族文藝會演,被譽為“五指山藝術之花”。後來到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個國家演出時,又被譽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

打柴舞依託海南地區黎族民間習俗而存在,該地區習俗的變化,對民間打柴舞的生存延續影響極大。目前,全黎族地區僅崖城鎮郎典村仍保留著這一古俗。因此,搶救和保護黎族民間打柴舞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