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錫伯族發祥地 錫伯族源自哪些?

風土人情 閱讀(2.71W)

錫伯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錫伯族主要是分佈在中國的新疆地區,很多東北地區也有錫伯族的人員,主要是畜牧業為主。那麼錫伯族發祥地是在哪裡,錫伯族是源自哪裡呢?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錫伯族發祥地 錫伯族源自哪些?

錫伯族人自稱“錫伯”,漢文則有多種譯音和寫法,如“犀毗”、“師比”、“鮮卑”、“矢比”、“席百”、“席吐”、“錫伯”等。錫伯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大興安嶺、嫩江流域是錫伯族的發祥地和早期繁衍生息的故鄉。綽爾河是錫伯族的母親河。錫伯族原駐地一直是在嫩江流域上游和綽爾河下游,以綽爾門(今江口門,位於綽爾河匯入嫩江處左岸)為中心地帶。那麼錫伯族是什麼民族的後裔呢?據考證,錫伯族是鮮卑的後裔。鮮卑族在公元五世紀從大興安嶺走出,定鼎在今山西大同,創造了赫赫的北魏王朝。當鮮卑族西進時,在今鄂倫春自治旗周圍地區留下了一支護守祖籍嘎仙洞的部族人。後人把這一支部族誤以為是女真人。元代稱他們為水達達女真,明代稱他們為戳兒(綽爾)河野女真,直到清朝才被承認是單獨的民族。“鮮卑”二字,在古語中的讀音為“西伯”。嘎仙洞是鮮卑人的故鄉,而在錫伯族語意為“親生的故鄉”。錫伯族,無疑是鮮卑族的後裔。

古代的鮮卑分為兩部分:東部鮮卑和北部鮮卑,北部鮮卑也稱拓跋鮮卑。據《錫伯族簡史》論述,錫伯族是拓跋族的後裔。漢朝時期,匈奴遠遁,拓跋鮮卑主體遷移匈奴故地,沒有離開大興安嶺的留居者形成了錫伯族的主源。北魏時期,錫伯稱失韋。隋朝錫伯稱室韋。唐朝時期,錫伯稱黃頭室韋。據《新唐書。流鬼傳》記載:唐代,黃頭室韋已從大興安嶺北段遷移到嫩江中下游流域。遼建國前,黃頭室韋分為二部:大黃頭室韋和小黃頭室韋。遼建國後,又分為四部。黃頭室韋為避契丹諱,遂稱黃頭女真。位於嫩江東部支流烏裕爾河附近的錫伯圖爾城是錫伯首城或頭城。

元代,錫伯所居地區屬於成吉思汗三弟貼木哥斡赤斤之下。明代前期錫伯屬兀良哈朵顏、福餘、泰寧三衛管轄。明代後期,定居在海拉爾河流域的錫伯先民隨科爾沁部東遷到嫩江中下游流域。隨科爾沁部東遷的錫伯先民,因後來科爾沁的首領奎蒙克哈斯哈喇(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兒的十三世孫)諸子分封建立十旗而分佈於其中,使錫伯族在嫩江中下游的分佈範圍不斷擴大,向南延伸到西拉木倫河流域,向東擴充套件到第一鬆花江兩岸,並建立了一系列的村屯。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稱帝登位,建國號為“金”,史稱後金。蒙古各包括科爾沁、郭爾羅斯等部先後附金。清朝年間,先後設立科爾沁十旗,將依附的錫伯人也按其氏族編設佐領,分歸各旗,成為蒙古旗的一個組成部分。到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政府將錫伯人從科爾沁蒙古旗內全部遷出,從中挑選年力精壯者為披甲,編設牛錄,分歸滿洲八旗,駐防齊齊哈爾等地以防禦沙俄侵略者。移駐齊齊哈爾的錫伯、達斡爾人被編為24牛錄,分歸滿洲上三顏,即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管轄。從康熙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700年),出於清朝統治者的統治的需要,先後兩次把錫伯24牛錄從齊齊哈爾遷到盛京,遷移人數達到兩萬餘人。清政府強令錫伯族南遷盛京,使錫伯人遭受了很多磨難。但從一方面看,南遷的錫伯人進入到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接觸了漢族、滿族等民族的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錫伯族生產力的發展。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從黑龍江等處南遷盛京各地的錫伯人,又有4000餘官兵萬里西遷新疆伊犁駐防。在伊犁河南岸組建了8個牛錄,屯墾戍邊,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在抗擊沙俄侵略者的鬥爭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現在新疆的錫伯族人便是他們的後代。

自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盛京等地的錫伯人陸續北遷黑龍江的雙城。

清代以前,錫伯族以捕魚、畜牧經濟為主,清代以後,逐漸過渡到以農業經濟為主,手工業、畜牧業經濟為輔。據記載,十六世紀以前,大興安嶺、嫩江流域山深林茂,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水產資源眾多,是天然的狩獵和捕魚的場所。狩獵以秋、冬為旺季,春、夏季主要是捕魚。有首家喻戶曉的古老的打獵歌,這樣描述錫伯族的打獵情景:

錫伯族有豐富的捕魚經驗,他們捕的鰉魚專供清朝皇室大年三十祭祖之用,稱為鰉魚差。鰉魚雖是松花江的一種特產,但產量不多,很難捕到,因而價格昂貴。錫伯族農業經濟在明代以前就已出現,錫伯人還把農業生產技術傳習巴爾呼蒙古人。

錫伯族的家庭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每個家庭都是屬於某個“哈拉”(是姓氏的意思)的。錫伯族的“哈拉”為同一祖先的後代,“哈拉”傳自五、六代後邊分出“莫昆”(氏族)。錫伯族的莫昆是由若干個同一祖先的家庭組成。“莫昆達”主持氏族大事。

錫伯族信奉薩滿教和喇嘛教。錫伯族信仰喇嘛教,始於十六世紀。當時,錫伯族隸屬於蒙古,受蒙古信仰喇嘛教的影響,傳入錫伯族之內。清初,由於朝廷鼓勵信仰喇嘛教,喇嘛教成為錫伯族中占主導地位的宗教。現多已不信教。

錫伯族有自己的語言。錫伯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主要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霍城、塔城、鞏留等地。跟同語支的滿語很接近。母音不分長短,複合母音較多,有原因和諧現象,但不嚴整。動詞有態、體、式的範疇,虛詞比較豐富。在滿文基礎上改制的錫伯文,是我國錫伯族使用的文字。錫伯文和滿文不同的地方,主要是改變了一些字母出現在詞中、詞末時的寫法,又在音節拼寫形式方面作了一些必要的增減。

錫伯族過去男子服飾與滿族服飾大體相同。多著大襟長袍或對襟短衫,戴圓頂帽,喜歡用青、藍、棕等顏色。婦女穿旗袍,扎褲腳,穿白襪繡花鞋,喜歡戴耳環、手鐲、戒指,老年婦女在春夏秋季包白色頭巾。冬戴棉帽,帽簷縫上海豹皮,叫坤秋帽。姑娘留單長辮,婚後梳雙辮,盤結在頭上。

錫伯族婚姻方式有搶婚、明媒正娶、離婚、再婚等方式。搶婚是錫伯族締結婚姻的一種古老方式。明媒正娶一般分說親、定親、迎親等階段。住對月是錫伯族傳統的婚姻習俗,結婚滿一個月時,新娘要返回孃家住一個月。

錫伯族葬禮有:辭靈、出殯安葬、守孝等儀式。辭靈是錫伯族人送葬前夕向逝者告別的儀式。辭靈人的多少,標誌著逝者後代人丁多少、親屬關係如何、鄰里間的感情深淺等。守孝是錫伯族葬禮的最後儀式,逝者的子女要守孝百日,妻子要守孝三年。守孝期間子女不得參加娛樂活動,不能穿鮮豔的服裝,不許大吃大喝,不許拜親訪友等。夫婦合葬是錫伯族喪葬習俗的重要形式。喪葬形式有火葬、土葬、天葬。錫伯族的土葬尚保留部分鮮卑人的特點。男女老人身死,其墓葬皆為土壙內放木棺,遺體仰身直肢,平放入棺,然後將棺葬入土壙中,填土為墳。每一家族,都有固定的墳地。一般選在牛錄外高坡地或乾燥處。

錫伯族的主要節日是春節。錫伯族人過春節既有民族特點,又有宗教色彩。一般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當天要掃房,打掃庭院,晚上送灶王上天,抱人間吉祥,稱為祭灶。除夕當天,請出各種神祖三像,擺設祭祀供品。半夜子時,焚香燃燭,鳴鞭炮,向神位叩拜,稱作接神。男子到村廟中焚香叩拜,叫做行香。徹夜不睡,謂之守歲。

杜因拜專扎坤節(也稱四。一八節)是錫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農曆四月十八日,清政府為鞏固和加強西北地區的邊防力量,從盛京(今瀋陽)及所屬的鳳城、遼陽、開原、岫巖、熊嶽、錦州、撫順等十個城鎮選調能騎善射、驍勇強悍的錫伯族官兵一千餘人攜同家眷共三千二百人,調往新疆伊犁駐防戍邊。當天,將要西遷伊犁和留居故鄉的錫伯族同胞聚集在瀋陽錫伯家廟---太平寺為遠征的親人盛宴餞行,依依告別。翌日,西遷的錫伯族同胞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出彰武臺邊門,經克魯倫路、蒙古路和烏里雅蘇臺(今蒙古國扎布哈郎特)、巴圖魯克等地。一路上餐風宿露,跋山涉水,以驚人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於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農曆七月抵達伊犁地區。為了紀念這一歷史壯舉,西北、東北的錫伯族把每年的農曆四月十八日作為自己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

錫伯族傳統的體育節目很多,如射箭、摔跤、打瓦、“打螃蟹”、踢“熊頭”等。

錫伯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凡客人來家,都熱情款待。錫伯族人相見,須打千請安。錫伯族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禁忌之事,如忌食狗肉,忌戴狗皮帽子,嚴禁用筷子敲打飯桌、飯碗等。

錫伯族現分佈在黑龍江、內蒙古、遼寧、吉林、新疆伊犁地區,據統計資料,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為19022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為33451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為83629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為172847人,人口呈翻倍增長的趨勢。

錫伯族人主要分佈在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還有一部分人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及周邊地區。

古老的鮮卑族的後裔錫伯族正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小結:錫伯族人的服飾是類似於蒙古族,很多射箭和摔跤或者是達瓦這些活動,也是和蒙古非常的相似。但是其實錫伯族並沒有人在蒙古地區。錫伯族相傳是起源於東北地區,後因為遊牧到了新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