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起名>百家姓知識>

法姓的來源 姓法的名人 法氏圖騰

百家姓知識 閱讀(1.42W)

法姓的來源

法姓的來源 姓法的名人 法氏圖騰


一、 姓氏起源 起源於戰國時期。戰國時,齊國成為田姓之國,以代姜姓、田姓本為媯姓,是禹王之後。齊國君主襄王名法章,秦國滅齊後,子孫為避免仇殺,不敢姓田,乃以其祖法章之名為姓,遂成法姓。 法姓望族居扶風(今陝西咸陽東)。
二、 郡望堂號 郡望:《郡望百家姓》與《姓氏考略》中記載:法氏望出扶風郡。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之西。
三、 歷史名人
法若真:清代順治進士、詩書畫家,字漢儒,號黃石,又號黃山,山東膠州人。官職達到江南布政使。有《黃山詩留》。

姓法的名人

法雄:字文強,扶風郿人也,齊襄王法章之後。據古書《後漢書》裡有一篇《法雄傳》,說法雄是春秋時,齊國君主齊襄王法章的後代。秦滅齊,子孫不敢稱田姓,故以法為氏。宣帝時,徙三輔,世為二千石。法雄初仕郡功曹,闢太傅張禹府,舉法雄高第,除平氏長。善政事,好發擿奸伏,盜賊稀發,吏人畏愛之。南陽太守鮑得上其理狀,遷宛陵令。

法真:字高卿,東漢扶風郿一帶的人,南郡太守法雄的兒子。好學並且不固定侷限在那一家精通中原和異域的圖書典籍,是關西的大儒者。從遠方來求學的弟子如陳留、範冉等,有數百。

法正:字孝直(176-220),三國時扶風郿縣(今陝西省眉縣)人。建安初天下饑荒,與同郡人孟達俱入蜀依劉璋,不受重用。與別駕張鬆友善,二人均以為璋無能,不足以共大事。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攻漢中張魯,張鬆建議璋與劉備結盟防曹,舉薦正為使者。正還,對張鬆稱道備有雄略,密謀奉戴。鬆又說劉璋請備入蜀,令正再往。正至荊州,向備獻策取益州,說張鬆可為內應,取之易如反掌。備欣然同意,遂率軍西上,至葭萌(今四川省廣元西南)南,返兵取成都,以正為蜀郡太守。二十二年,正又建策攻漢中,備採納,於是有定軍山之役而取漢中。二十四年,備自立為漢中王,以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翌年卒。後備猇亭戰敗,至白帝城,嘆道:“法孝直若在,必阻我東征;即使東征,也必不致傾危。”

法真:字朗如,瑞州(今江西省)高安人。得度於灌溪元文和尚。受具足戒之後,遊方參學到了嶺南,其中居住在丹霞最久。平時潛心於淨土法門。有一天,偶然與禪者談論到“無”字公案,於是生起疑情並在心中蘊釀了很久,有一日突然豁然開朗有所省悟。於是前往海幢寺,禮拜正目老人,兩人的機鋒話語相互契合,於是受到記別印可。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年)大眾迎請他主持海幢寺,提倡禪宗一乘,併兼巨集淨土法門。晚年,辭去寺院住持之事,閉關於寺院東邊之旁,專門持唸佛名,無論寒暑都不懈怠,如是經過八年。曾經有偈頌說:“百八輪珠晝夜提,芙蕖(蓮華)漸漸出深泥。輪珠擲卻芙蕖放,古佛元來不在西。”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九月初,示現些微的疾病。十一日黃昏,召集弟子囑咐後事。次日午時,集合大眾唱唸佛名,香燒過兩寸多的時候,自己舉念《小淨土文》,未過一半即往生。

法若真:清朝前期的書畫家,字漢儒(1613-1996),號黃石,又號黃山,山東省膠州人,善畫山水。舉為進士後當了官,頗有政聲。法若真雖非徽派畫家,但他是康熙年間山水自成一格的畫家。他所作的《樹梢飛泉圖軸》,為其精心之作。此圖畫雨後山景,薄霧輕罩,飛泉奔流,山頭聳動。整幅畫面靜中有動,彷彿有聲。山石用硬筆勾皴,多次皴染,充分表現出嶙峋的石質,和雨後的蒼潤。此圖於丁卯年所作即公元1687年,後於甲戌年補題。款:“真”,鈐“法若真印”白文印,“黃石氏”朱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