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起名>起名大全>

秉姓的起源和歷史名人

起名大全 閱讀(2W)

秉姓是我國百家姓中的一個罕見姓氏,主要出自周王朝乃至春秋時期司炳,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秉姓是一個秉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今大多居住在河南省的開封市,北京市,重慶市,天津市,江蘇省的揚州市等地。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秉姓這個古來的姓氏的起源跟發展以及歷史名人吧。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周王朝乃至春秋時期司炳,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典籍《周禮·天官》中,稱其為“炳儀”、後世文獻中有稱為“秉儀”者,專門在黃昏後點亮和保管宮內火燭,如同唐朝時期內宮的秉燭司,歸由皇后管轄。司炳在春秋戰國時期是重要的諸侯國內宮大夫,同時兼管左右給事、宣傳啟奏。到唐、宋、金諸朝,還負責管理宮廷內部的經籍紙筆、珠寶首飾玩器財貨等事務。

秉姓的起源和歷史名人

在司炳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炳氏、秉儀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炳氏、或秉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二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之後裔,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姓觿》引《姓考》記載:“秉姓,楚大夫之後。”春秋時期,楚國公族有大夫專職執圭,即執掌權圭,亦稱秉圭。圭,古代帝王或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上圓(或劍頭形)下方,在典籍《說文解字》中註釋:“圭,瑞玉也。上圓下方。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谷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矦。從重土。楚爵有執圭。”諸侯君主者,方有周王朝賜予的圭,其地位僅次於後來的君王之璽,高於兵權之虎符,執圭者代王執權,為諸侯君主最緊要的心腹重臣。

楚國的官職爵位中有“執圭”一職,其俗稱“秉圭大夫”,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秉圭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秉氏、執氏、圭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邴豫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邴,是春秋早期的一個城邑,其故城原址在今河南省成武縣,後來晉國的大夫邴豫封邑在邴,其後代遂用祖先的封邑“邴”作為自己的姓氏。後來也有的人省去邑字旁,以“丙”為姓,稱丙氏;也有人以音訛字,改為秉氏。在古代,“邴”亦作“枋”,為泰山下邑,居此者以為氏。齊國亦有邴邑,而亦有邴氏。在史籍《左傳》中記載有齊國大夫邴意茲,但在史籍《史記》中作則“秉意茲”,可見在古代邴氏亦稱為秉氏。

源流四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官位秉儀,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秉儀,為金國時期皇后位下之女官,秩八品,屬下有九品丞儀,負責掌管左右給事、宣傳啟奏、經籍紙筆等事務,可入廷事。秉儀的婚配由皇后指定,多配予功臣,許帶秩,即婚後仍享有做秉儀時的官秩(帶薪下嫁)。

古女真族歷來尊母,因此,秉儀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母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稱秉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官位秉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秉衣,為金國時期皇后位下之女官,秩九品,屬下有九品奉衣,專職負責掌管皇后、嬪妃等的珠寶、首飾、玩器、財務,秉承擔裁製縑事,即皇后、嬪妃等的服裝設計與製作。同秉儀一樣,秉衣的婚配也由皇后指定,多配予功臣,但不帶秩,即婚後不再享有做秉衣時的官秩(沒的工資帶)。

古女真族歷來尊母,因此,秉衣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母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稱秉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六
  源於官位,出自宋朝時期官位秉義郎,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宋朝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宋徽宗趙佶將“西頭供奉官”改稱“秉義郎”,為內侍省下屬官員。內侍省,是宋朝宦官的總機構,另設入內內侍省以統轄親信宦官。在史籍《宋史·職官六》中介紹:“入內內侍省與內侍省號為前後省,而入內省尤為親近。通侍禁中,役服褻近者,隸入內省。拱侍殿中,備灑掃之職,役使雜品者,隸內侍省。”入內內侍省的宦官職銜有: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內東頭供奉官、內西頭供奉官、內侍殿頭、內侍高品、內侍高班、內侍黃門等。內侍省宦官職名有:左班都知、副都知;右班都知、副都知;押班,內東頭供奉官、內西頭供奉官;內侍殿頭,內侍高品、內侍高班、內侍黃門等。自供奉官至黃門,以一百八十人為定員。凡內侍初補者,稱為小黃門,經恩遷補者,則為內侍黃門。宦官的高階官稱另有內客典使、延福官使、宣政使、宣慶使、昭宣使等。宋元豐年改制後,改為通侍大夫、正侍大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中衛大夫、拱衛大夫等。

宋朝明令,不準宦官參預政事,故專設官階,使不與士人混淆。授官最高不過“留後”,平日只“供灑掃”。不過,從宋神宗一朝起,又重用宦官。到宋徽宗時,宦官竟執握兵權。

南宋時期,痛感宦官之害,朝廷重申禁令,不許宦官干預朝政,不準兼兵職,不準申請提領外朝官職。如違反規定者,要受到流放兩千裡或除名的懲處。與此同時,又規定外戚只准“奉朝請”,坐享富貴,不準預政,不準管軍,不許通宮禁,不許接賓客,不得任文官或“二府”(中書和樞密院)的職務。對於皇后、嬪妃等,宋朝統治者也認識到“賊根本,起皇后閣前”,因此宮禁嚴密,幾乎把她們與外廷隔絕;在輿論上,宣傳“女後不可使預事”,“勿專政於女後”的政策。這些做法都是接受漢、唐以來外戚宦官擅權,擾亂朝政的經驗教訓。“西頭供奉官”,實際上是宋朝時期武階官名。在宋朝時期,軍制將官階分為五十四級,“西頭供奉官”為第四十六階,為從九品;改為“秉義郎”後,官階升至從八品。後有遼國、金國在軍制中仿其制式,亦稱“秉義郎”,不過不是由宦官擔任,而是從軍中抽拔功勳者擔任。

在歷朝歷代秉義郎們的後裔子孫和族人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秉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滿族,出自明、清之際滿族棟佳氏部落,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棟佳氏,亦稱董家氏、董佳氏,滿語為Donggiya Hala,世居董佳城、嘉木湖、嘉哈、哈達等地,後大多冠漢姓為董氏鄧氏、陳氏。至清軍入關後,棟佳氏後裔滿洲鑲黃旗人陳秉直,在清順治六年授平陰知縣,後漸累官至浙江巡撫,加兵部右侍郎。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漢化稱秉氏。

該支秉氏族人中能人倍出,據說其族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區,在大江南北亦皆有分佈。

源流八
  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時期官位秉筆,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秉筆,原為春秋時期晉國的史臣之一,但其不同於史令,而是專職在朝堂之上為君主執筆記雜事,或代筆私函,補史令之缺。其在典籍《國語·晉語》中有記載:“臣以秉筆事君。”宋朝時期,朝廷以秉筆之臣設“秉筆”,但無明確官秩。到了明朝時期,由於開國帝王明太祖朱元璋是放牛出身,文筆甚弱,因此正式設定了“秉筆”一職,由精通文墨的心腹太監擔當,隸屬於內廷司禮監,職為司禮監提督的次輔。司禮監,是明朝內廷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務的“十二監”之一,居內務府“十二監”之首,設有提督、掌印、秉筆、隨堂等一系列太監。提督太監掌督理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管理當差、聽事各役。秉筆太監位尊權重,僅次於掌印太監。由於秉筆太監主要任務是將各部大臣奏章、票擬意見呈送皇帝,或將皇帝的批示整理髮還,因此往往在皇帝懈怠國事不理朝政時,多有竊權機會,指揮內、外廷國事形同皇帝;且司禮監管轄著明朝著名的特務機構東廠,積弊為人垢病之事甚夥。

在秉筆、秉筆太監的後裔子孫及族人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秉氏,榮耀一時,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九
  源於姬姓、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邴邑,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在古代,“邴”亦稱作“枋”,原為魯國的泰山下邑。戰國時期,齊國亦有邴邑,實為周敬王姬丐(姬匄)三十六年(魯哀公姬將十年,齊簡公姜壬元年,公元前484年),齊簡公發動攻擊魯國的“稷曲之戰”後,奪魯之地。因而,後有原魯國住民、以及齊國新貴以地名為姓氏者,稱邴氏。

左丘明在《左傳》中記載有個齊國大夫叫“邴意茲”,但後世司馬遷則在《史記》中稱其為“秉意茲”,可見在古代的時候,邴氏亦稱秉氏,“邴”、“秉”二字在姓氏上可通。

源流十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苗族、傣族、彝族、侗族、白族、布依族、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秉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秉氏,世代相傳至今。

歷史名人
  秉阿爺
  秉阿爺:(生卒年待考),苗族;貴州施秉人。著名中藥“苗祖痔清”傳世人。“苗祖痔清”處方來源於貴州施秉苗族地區,該處方是在長征中參加過飛奪瀘定橋戰鬥的戰鬥英雄、老紅軍吳榮政(公元1915~1973年)在生前奉獻的。當年,吳榮政在長征途中作戰受傷,曾在貴州施秉苗寨養傷,當時痔瘡發作,痛苦不堪。苗寨中一位秉姓的苗阿爺為其將痔瘡治癒,並把祖傳祕方傳授於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貴州軍分割槽副司令員的吳榮政將珍藏幾十年的藥方獻出。經現代高科技手段研製並通過藥理、毒理、臨床驗證,藥監部門批准上市,為了了卻老紅軍的心願,故名“苗祖痔清”。該處方組方奇特,由麝香、牛黃、三七、冰片、爐甘石、琥珀等名貴中藥組成,君臣佐使,共同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生肌、活血止血的作用。

醫學界認為:“苗祖痔清”中麝香氣芳香、味辛、辛香走竄,具有消腫散結、開竅通絡、祛惡漏腫痛、祛腐生肌之功;能引藥透達,為通利關節之要藥,同時還有清熱解毒之功;爐甘石味甘性溫、收溼斂瘡,用於潰瘍不斂;牛黃苦、甘、涼,具有清熱解毒功效,配合珍珠、冰片以加強君藥作用;三七味甘苦、性溫、散瘀止血、消腫止痛,諸藥相配,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生肌,用於治療各種型別痔瘡。現代醫學證實,“苗祖痔清”具有清熱解毒、祛腐生肌、活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內痔、外痔、混合痔、疼痛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