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文成木偶戲簡介 有哪些基本特徵?

國學資訊 閱讀(7.18K)

在浙江文成,木偶戲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經過幾百年的演變,雖然文成提線木偶戲是從福建傳過去的,但是在文成已經發展的有了屬於自己特色的木偶戲,文成木偶戲有哪些特徵?一起跟著小編品味中國戲曲文化吧。

文成木偶戲簡介 有哪些基本特徵?

歷史淵源
  據文成縣誌載,我縣的木偶戲系由明初經泰順傳入,與泰順木偶戲同出一源,多為提線木偶。民國期間,最為盛行,全境(指當時隸屬瑞安、泰順、青田,後歸入文成的各個地方)有木偶戲班達50餘個,其中有名盛一時的胡巖袍班,技藝最為高超,傳說他可以用木偶接飛箭。1956年我縣曾選送《火焰山》、《取靈芝》等4個摺子戲參加省木偶優秀劇目會演,其中周聖德等4位老藝人提線的《取靈芝》,獲優秀提線獎。

  文成的木偶戲雖源自福建,傳自泰順,但幾百年來已在我縣生根發芽,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基本內容
  文成木偶戲為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勾牌組成,高約兩尺(現在有的木偶劇團改進後,木偶高達1.2米)。偶頭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內設機關,五官表情豐富;竹製胸腹,手有文、武之分,筆走龍蛇,把盞揮扇,妙趣橫生;腳分赤、靴、旦3種,勾牌與關節間有長約3尺的提線。提線一般為16條,據木偶動作需要取捨,合陽線戲基本提線5條,做特技時可增加到30餘條。

  表演方式:文成木偶戲分前後臺,前臺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後臺為樂隊,表演語言為甌白,曲調京甌,音樂是京甌的詞曲牌為主加鑼鼓。演來細膩傳神,技巧高超。自古及今,倍受稱讚。

  相關器具製品及作品等
  戲臺、木偶、鑼、鼓、鎖吶、二胡等。

  基本特徵
  一、傳承久遠,歷史積澱濃厚。木偶戲於明初就已經泰順傳入文成,在文成出現過很多身負絕技的民間藝術家,如胡巖袍、周聖德等,為木偶戲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二、影響深遠廣泛。據可考的歷史,木偶戲在民國初年一直到改革開放初期,在我縣都大為流行深入人心,幾乎逢年過節,每個村都會舉行幾天木偶戲表演,木偶劇團很是搶手。

  三、表演藝術性較高。民國期間的巖袍班是遠近聞名的木偶劇團,當地至今流傳著胡巖袍斗大三慶班的故事。而解放後周聖德的《取靈芝》曾參加省裡的比賽,獲優秀提線獎。

  四、以提線木偶為主。我縣的木偶戲絕大多數為提線木偶。

  主要價值
  木偶戲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表演藝術之一,保護傳承發展木偶戲有很大價值。

  一、傳承民間傳統文化價值。木偶戲表演藝術歷史悠久,是深受人們歡迎的優秀地方戲曲表演形式,在文成傳承了數百年流傳至今,充分顯示了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保護和傳承文成木偶戲有利於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可以擴大木偶戲的生存空間,從而達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木偶的這一傳統文化藝術目的。

  二、豐富農村文化價值。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對於建設農村文化大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佔領文化陣地和建設和諧社會將有很大的意義。特別是在豐富偏僻山區人民及中老年群體的文化生活的問題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木偶戲有著經濟實惠、通俗易懂的優點,如果再能通過創新和增編新曲目,重新煥發其生命力,將可以很好的促進農村文化的大發展和大繁榮,從而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三、經濟開發價值。文成縣領導提出了要建設“生態文成”“和諧文成”“魅力文成”的文化大縣,許多旅遊點急需許多專案上馬,像木偶戲這種原生態、民間傳統的文化藝術表現形式,如在旅遊點上進行開發利用,效果一定是不錯的。

  小結:木偶戲現在已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木偶戲雖然受歡迎,但是在慢慢的沒落,所以我們要知道它存在的價值所在。